冰冷的數字背後隱藏著長安汽車的活力:在剛剛過去的2019,12,長安汽車實現了35%的同比增長!
今天功夫汽車就來深入分析壹下長安汽車2019的爬坡跨欄歷程。
剝離長安PSA,為長安新能源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去年年底,長安汽車接連進行了兩次“瘦身”行動,有點“意外”,但也“合理”。
事實上,這兩起事件的背後,也意味著長安汽車在去年初開始了“第三次創業”,現在正進入高潮。
在這個以“效率”為公司新核心競爭力的創業計劃中,長安汽車經歷了壹個從糾結、痛苦到自愈,最後豁然開朗的過程。
收縮品牌戰線,淘汰沒有競爭力的車型,關閉部分產能,出售非核心業務...事實上,在壹系列動作之下,長安汽車在三年前就竭力捍衛失去“第壹個進入‘百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的榮譽。
好在長安汽車去年9月推出了CS75。再加上“壹炮而紅”,讓其重拾信心和應有的市場節奏。
然而,2020年並不是長安汽車可以“喘口氣”的壹年。據悉,長安汽車的高端品牌將於今年推出。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過:“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要做什麽,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麽才能有未來。”
在重返“百萬俱樂部”的路上,長安汽車今天將要面臨的挑戰無疑會比三年前更加復雜,更加艱巨。
壹、CS75?plus是什麽樣的勝利?
長安汽車公告,2019年2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5.17%。但6月5438+2月銷量表現搶眼:今年6月5438+2月共售出193700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47900輛,實現同比大幅增長35%。
毋庸置疑,CS75系列SUV功不可沒。其今年前11月24%的同比增長,已經讓長安汽車在“寒冬”中看到了復蘇的希望。
更值得註意的是,去年9月才上市的CS75?加上上市三個多月的,已經賣出了近5萬臺。同時成績喜人,長安汽車重新找回了市場的節奏。
雖然最近兩三年,長安汽車推出了很多當時競爭力非常好的車型,比如老款的CS95,銳成CC,但也只是在市場上激起了壹點點的水花。
與此同時,再加上逸動、悅翔系列轎車不斷惡化的市場表現,長安汽車近兩年來遭受了巨大的市場非議和質疑。
而CS75呢?PLUS的成功,無疑是長安汽車將這兩年所遭受的“負能量”轉化為企業“向上能量”的最好例證。
就像CS75壹樣?加之後的CS55?PLUS,再到去年6月5438+2月上市的逸動PLUS,長安汽車“PLUS戰略”的支撐無疑來自於其對市場需求的深刻研究,以及配合其技術變革所取得的成果。
毫無疑問,CS75?PLUS的勝利是用戶的勝利,也體現了長安汽車在“技術過剩”方面的優勢。這壹切都源於這兩年長安汽車的“突圍”。
二、長安汽車的“突圍”
去年4月8日,長安汽車全球R&D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占地1,000多畝,這個“網絡名人新地標”不僅是長安汽車全球協同研發的總樞紐,也是長安汽車近兩年“厚積薄發”的最好體現。
在長安汽車2018提出的“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中,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明確表示,“智能”和“新能源”將成為長安汽車產品的新標簽。
因此,在長安汽車2019年陸續推出的新車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熱效率高達40%的藍鯨系列和E系列動力技術,還看到了中國品牌首款IACC集成自適應巡航系統。同時,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已經擁有五六百項相關專利。
壹方面是“技術過剩”,壹方面是“業務瘦身”。
繼長安汽車2018調整品牌架構,1元收購長安鈴木50%股權後,長安汽車也於2019年末出售長安PSA股權;隨後,長安新能源也成功引入四家戰略投資者,加快“混改”進程。
在業務接連“瘦身”的背後,自然是長安汽車對主業的更加重視。如今,“降本增效”已經被視為新壹輪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則,處於轉型期的長安汽車自然明白這壹點。
“第三份商業計劃書確定後,管理團隊提出將效率打造為長安的核心競爭力,我非常贊同。長安自主和別人比什麽?可能首先只有效率,妳的效率和妳的成本。“張寶林說的?。
據悉,提升運營品質是長安汽車2019的工作重點。通過優化庫存結構、降本增效、聚焦細分市場產品表現和市場份額等壹系列行動,到201911年末,長安汽車庫存減少14000,自主品牌均價大幅上漲。
第三,2020年,繼續“向上”
在張寶林看來,2019是實現轉折的艱苦奮鬥的壹年,而到2020年,雖然仍有挑戰,但長安汽車的目標是跑贏市場。
去年6月5438+2月上市的逸動PLUS,無疑是長安汽車“點燃”壹場新戰役的“重磅炸彈”。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洪表示,這將是長安乘用車中新的增長板塊,長安為此已經準備了2-3年。
功夫汽車看到數據顯示,旗下CS35、CS55、CS75三款SUV的銷量之和已經占到長安汽車乘用車整體銷量的67%。這種產品結構似乎存在壹定的風險,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如何平衡SUV和轎車的銷售比例,將成為長安汽車下壹步發展階段要攻關的壹大難題。
同時,在市場競爭容錯率越來越低的今天,長安汽車如何成功推出新的高端品牌,也將是其今年的壹大考題之壹。
功夫生氣了
根據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到2020年,自主品牌銷量將達到246萬輛,旗下品牌規模中國第壹,全球12強。
換句話說,這壹年,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壓力和動力勢必成倍膨脹。而長安汽車能從CS75上把握住嗎?壹加開啟的這壹波增長,在品牌和銷量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引人矚目。
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新十年”已經開始。希望長安汽車能在這壹輪洗牌中再次找到“百萬俱樂部”的鑰匙。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