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孫莉莉專利

孫莉莉專利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豐田將向廣汽集團提供混合動力車的核心系統。值得註意的是,這也是豐田首次向海外公司出售混合動力汽車技術。

據悉,開發和供應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的日本公司BluE?Nexus已與廣汽集團達成技術轉讓協議,藍?Nexus是豐田、電裝和愛信精機的合資企業。

廣汽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這壹消息尚未正式公布,但可以確定的是,廣汽集團采用豐田THS系統的混動產品最晚將於2021年上市。在混合動力方面,廣汽集團將並行開發兩條路線,壹條是與豐田聯合開發;另壹條路線是采用廣汽集團自主研發的G-MC系統,可以同時滿足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截至目前,豐田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這並不是最新的“新聞”,因為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已經被中國的壹些車企“學習”了,比如袁可立。另外,我們知道豐田之前在新能源領域也開放了專利,那麽相比之前,豐田向廣汽提供混動技術有什麽不同?壹般來說,這壹次是直接提供完整的系統,以前是公開專利技術或者部分技術。要知道,車企要想把專利技術變成體系,投入大規模商業化,還是需要壹些門檻的。

誠然,有豐田技術支撐的廣汽集團原則上可以率先收獲混合動力技術市場的紅利,但正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說,面對未來的工業化,廣汽集團還需要做很多工作。另壹方面,作為壹家擁有混動技術優勢的豐田,與中國合作夥伴加深合作將為其帶來更多利益,例如,促使中國車企更加重視混動技術,提振豐田在中國的份額。

新能源發展初期,總有壹句話縈繞在這片新藍海上空。“世界上有兩種混動,壹種是豐田混動,壹種是其他。”眾所周知,作為全球最早進入替代能源領域的汽車廠商之壹,豐田在混合動力技術上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自1997年推出普銳斯以來,豐田已在全球售出超過15萬輛電動汽車,並保持著零電池事故的記錄。

作為此次合作的主角,豐田經過多年的堅持,逐漸將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開放給其他廠商。去年4月,豐田汽車公司宣布,計劃在年內免費開放約23740項與混合動力車等電動汽車相關的專利。不過當時豐田免費開放專利是有先例的,在汽車領域也不是第壹個。更早的時候,2015,1,豐田宣布開放氫燃料電池技術的5680項專利,雖然至今很少有人“落地”。

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業已經迫使技術* * *成為技術路線對抗的重要選擇。目前,企業對未來汽車行業技術走向的爭論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多技術路線並行成為競爭的常態,而市場對技術路線的選擇更關註市場和供應鏈的成熟度。和特斯拉在2018年底開放所有電動車專利,大眾在2019年3月開放MEB平臺壹樣,豐田將混動技術出售給廣汽,也是為其掌控多年的混動技術搶占更多的技術市場份額,以期在未來汽車技術路線變革中保持領先地位。

顯然,這次與廣汽的深化合作,不僅僅是因為與廣汽的關系,更是因為豐田的2030規劃。2017年,豐田公布了到2030年普及電動汽車的重要時間節點,即2030年銷售的新車中,HEV和PHEV車型將超過450萬輛,EV和FCEV車型將超過1萬輛。簡而言之,豐田電動汽車的總銷量將超過550萬輛。但後來為了迎合政策,豐田將這壹目標提前了5年左右,即2025年電動車總量將超過550萬輛。

如果我們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離開中國市場,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單壹市場。選擇與廣汽合作,不僅可以幫助豐田更快地實現電動汽車的銷售目標,還可以擴大其與廣汽混合動力系統的市場份額,吸引更多的合作。《日經》在報道中還提到,今年,豐田試圖通過完善新能源產品陣營來提升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不僅是豐田,其他日系車企也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日產CEO Makoto?Uchida)曾經說過中國是日產非常重要的核心市場之壹,並強調這並不是日產提出的新觀點。“我們壹直將中國視為核心市場,未來將繼續投資。”近日,日產在國內正式發布了e-POWER混動系統,並透露這款最新的日產混動系統將率先搭載在軒逸上。

今年6月,政府決定將2021至1的混合動力汽車定位為“低油耗汽車”,並給予優惠政策。在此之前,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油汽車被視為同壹類別。作為占全球新車銷量30%的最大市場,國內政策的變化將對以豐田為首的日系車企在華構成“東風”,也將明顯影響德國大眾等歐美車企和中國車企的戰略。根據LMC的說法?根據Automotive提供的數據,混合動力汽車占全球汽車銷量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7%增長到2030年的26%。

本質上,市場是企業行為的主宰。業內壹直有壹種觀點認為,燃油車向電動汽車的“進化”正在逐漸加速,混合動力汽車只是壹個過渡。日經提出,鑒於汽車行業的壹系列變化,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生存將取決於他們能否在混合動力汽車仍受歡迎的情況下開發出有競爭力的純電動汽車。顯然豐田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危機和壓力,所以賣完整的混動系統是車企轉型中的策略還是手段也就不難理解了。

文/孫莉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壹句話評論”關註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訪問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阿斯利康、輝瑞和葛蘭素史克制藥的代表好做嗎?
  • 下一篇:特朗普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搞事情會出大事情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