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據統計,我國有近9億人患有牙齦炎和牙周炎。隨著人們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患者治療意識的增強,牙科臨床及科研迅速發展,金屬烤瓷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金屬烤瓷牙是經高溫將烤瓷粉熔附在復合材料底材上形成的口腔修復體,烤瓷牙就是在金屬牙內冠上塗覆壹層釉料類材料,通過高溫鍛燒使釉料材料熔融形成近似於真牙的顏色和光澤的修復體,具有強度高、韌性好、耐腐蝕性強及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點。
金屬烤瓷牙內冠根據使用和制備工藝的不同分類,主要包括金合金、不銹鋼、鎳鉻合金、鈷鉻合金等。金合金價格昂貴,其余幾種合金不同程度上含有鎳、鉻、鈷等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容易使患者發生過敏和牙齦出現黑線現象,所以不銹鋼、鎳鉻合金、鈷鉻合金等烤瓷牙內冠已逐步退出市場。相比於這些材料,鈦合金材料具備比強度高、彈性模量較低、耐腐蝕性等優點,因此逐漸受到廣泛的關註與研究。但鈦合金作為金屬烤瓷牙用內冠存在如下不足:①金瓷結合差,容易出現崩瓷現象;②口腔裏的細菌數量和種類繁雜,常用鈦合金沒有抗菌作用;③生物相容性差。
國內專利申請號為201610967676.7提供了壹種金屬烤瓷修復體內冠及其制備方法,通過濺射方式在鈦合金內冠鍍覆TiN膜,避免了金屬色外露並提高了後期烤瓷過程的金瓷結合強度,但沒有解決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可解決如下問題:①提高牙內冠與牙科陶瓷的金瓷結合強度;②具有壹定的抗菌效果;③生物相容性好。
基於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壹種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於:牙內冠表面先進行浸銀,浸銀處理後再進行化學鍍Fe-Ag-Mo-B。
本發明提供的烤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其制備工藝過程為:
(1)浸銀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浸鍍液:硝酸銀15~20g/L、硫脲205~225g/L;
2)用鹽酸調整pH值為3.9~4.2,保證溫度20~30℃;
3)根據牙模制備鈦合金內冠,將內冠放入無水乙醇超聲波清洗5min,用去離子水清洗後吹幹;
4)將內冠放入配制好的浸鍍液中保持1.5~2.2min;
5)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2)化學鍍Fe-Ag-Mo-B,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化學鍍液:FeSO4·7H2O 18~22g/L,KNaC4H4O6·4H2O 85~95g/L,KBH4 5~10g/L,NaOH 16~24g/L,Na2MoO4·2H2O 35~45g/L,AgNO3 8~10g/L;
2)用氨水調整pH值為8.8~9.2,溫度65~75℃;
3)將表面浸銀的內冠放入配制好的化學鍍液中保持10~15min;
4)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本發明所提供的金屬烤瓷牙內冠通過浸銀處理,減弱了金屬牙內冠的活性,利於表面進行化學鍍。
本發明所提供的金屬烤瓷牙內冠通過表面化學鍍Fe-Mo-Ag-B,減小了金屬牙內冠的表面應力,且表層含有與陶瓷結合性好的B元素,使牙內冠在後期的烤瓷過程中與牙科陶瓷強合性好,增大了金瓷結合強度,Fe、Mo元素可增強牙內冠的生物相容性,Ag元素賦予抗菌功能。
本發明與現有的鈦合金牙內冠相比,具有以下優勢:①通過化學鍍Fe-Ag-Mo-B減小了鈦合金內冠的表面應力,且表層含有B元素,使內冠與牙科陶瓷的金瓷結合強度高;②利用加入的Ag元素達到抗菌效果;③金屬烤瓷牙內冠表層含有Fe、Mo元素,生物相容性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列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
壹種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浸銀:①配制浸鍍液:硝酸銀15g/L、硫脲210/L;②用鹽酸調整pH值為4.0,保證溫度25℃;③根據牙模制備鈦合金內冠,將內冠放入無水乙醇超聲波清洗5min,用去離子水清洗後吹幹;④將內冠放入配制好的浸鍍液中保持2.0min;⑤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2)化學鍍Fe-Ag-Mo-B:①配制化學鍍液:FeSO4·7H2O 19g,KNaC4H4O6·4H2O 92g,KBH4 8g,NaOH 20g,Na2MoO4·2H2O 40g,AgNO3 9g,加水至1L;②用氨水調整pH值為9.0,保證溫度65℃;③將表面浸銀的內冠放入配制好的化學鍍液中保持15min;④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3)抗菌實驗:將制好的金屬烤瓷牙內冠經無水乙醇、去離子水超聲清洗,各8min,然後放入體積分數75%酒精溶液中消毒45min。測試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牙齦卟啉單胞菌。首先將消毒後的金屬烤瓷牙內冠放進培養皿中,加入50mL菌懸液,靜止培養2h,以使細菌充分黏附。之後用PBS溶液沖洗掉表面疏松黏附的細菌,壹***沖洗3次。將沖洗過後的金屬烤瓷牙內冠放進50mLPBS溶液中,超聲振蕩3min,將表面黏附的細菌沖洗掉。之後將含有表面黏附細菌的PBS溶液取5mL,均勻鋪在培養基板上,將培養基板放進37℃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2h,觀察、計算菌落數。
4)生物相容性實驗:在金屬烤瓷牙內冠表面平整部位接種新生大鼠顱骨成骨細胞,接種密度為300個/mm2,用含有體積分數為10%的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養基培養,每1d換液,分別培養3d和5d,然後每孔加入MTT 0.1mL,37℃培養4h,吸棄上清液,再每孔加入DMSO 0.5mL,用酶標儀於波長490nm處測定吸光度。
實施例2:
壹種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浸銀:①配制浸鍍液:硝酸銀18g/L、硫脲212g/L;②用鹽酸調整pH值為4.2,保證溫度25℃;③根據牙模制備鈦合金內冠,將內冠放入無水乙醇超聲波清洗5min,用去離子水清洗後吹幹;④將內冠放入配制好的浸鍍液中保持2.2min;⑤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2)化學鍍Fe-Ag-Mo-B:①配制化學鍍液:FeSO4·7H2O 21g,KNaC4H4O6·4H2O 91g,KBH4 8.5g,NaOH 21g,Na2MoO4·2H2O 45g,AgNO3 10g,加水至1L;②用氨水調整pH值為9.2,保證溫度70℃;③將表面浸銀的內冠放入配制好的化學鍍液中保持12min;④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3)抗菌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4)生物相容性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實施例3:
壹種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浸銀:①配制浸鍍液:硝酸銀15g/L、硫脲205g/L;②用鹽酸調整pH值為3.9,保證溫度20℃;③根據牙模制備鈦合金內冠,將內冠放入無水乙醇超聲波清洗5min,用去離子水清洗後吹幹;④將內冠放入配制好的浸鍍液中保持1.5min;⑤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2)化學鍍Fe-Ag-Mo-B:①配制化學鍍液:FeSO4·7H2O 18g,KNaC4H4O6·4H2O 85g,KBH4 5~10g,NaOH 16g,Na2MoO4·2H2O 35g,AgNO3 8g,加水至1L;②用氨水調整pH值為8.8,保證溫度75℃;③將表面浸銀的內冠放入配制好的化學鍍液中保持10min;④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3)抗菌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4)生物相容性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對比例1:
壹種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化學鍍Fe-Ag-Mo-B:①配制化學鍍液:FeSO4·7H2O 18g,KNaC4H4O6·4H2O 85g,KBH4 5~10g,NaOH 16g,Na2MoO4·2H2O 40g,AgNO3 9g,加水至1L;②用氨水調整pH值為8.8,保證溫度75℃;③將表面浸銀的內冠放入配制好的化學鍍液中保持10min;④將內冠取出,空氣中晾置5min後水洗。
2)抗菌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3)生物相容性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對比例2:
壹種金屬烤瓷牙內冠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鈦合金內冠。
2)抗菌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3)生物相容性實驗:按實施例1進行。
實施例與對比例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中實施例和對比例表明:①實施例1~3中鈦合金內冠通過浸銀後再化學鍍Fe-Ag-Mo-B減小了鈦合金內冠的表面應力,且表層含有與陶瓷結合性好的B元素,使牙內冠在後期的烤瓷過程中與牙科陶瓷強合性好,增大了金瓷結合強度,對比例1沒有浸銀而是直接化學鍍Fe-Ag-Mo-B,金瓷結合強度則大幅降低,說明沒有浸銀而是直接化學鍍Fe-Ag-Mo-B結合力弱,對比例2則是壹般的鈦合金內冠,金瓷結合強度更低;②除對比例2沒有化學鍍Fe-Ag-Mo-B外,其他4例均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和生物相容性,說明Ag元素賦予了抗菌功能,Fe、Mo元素可增強牙內冠的生物相容性。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