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譚旭光(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說到譚旭光,天大的學生都知道學校有壹項以他名字命名的獎學金。事實上,譚旭光對柴蔚的貢獻並非微不足道。現在,校友實力也為機械學院的學生提供了很多實習機會。這位濰坊本地人說,柴蔚在濰坊本地的影響力也很大。
2.李榮融(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委員)。
李榮融可能是天大少有的有影響力的校友,他還是天大管理與經濟系的名譽院長。
3.彭壹剛(中國科學院院士)
說到天大建築,我不得不說彭壹剛院士是建築領域非常著名的院士。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北洋紀念亭、建築學院大樓、藝術學院、山東威海抗日戰爭紀念館等都是彭院士的作品。有興趣的話可以關註壹下位於衛津路校區中軸線上的北洋紀念亭和建築館,兩者風格和諧,各具特色。
中軸線上的葉靜湖和求是閣,以及遠處建築學院大樓的建築大廳。
100校慶之際修建的北洋紀念亭,與新校區略有不同。
4.崔凱(中國工程院院士)
也是天大建築學院畢業的院士,對民用建築影響很大~
5.李興鋼
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中方總設計師也是新校區體育館和其他壹些建築的設計者。
新校區體育館,雖然學生評價不是很好。。
此外,還有各行業的專家。相信很多專業的同學都聽說過他們專業的校友資源。以港口為例,很多行業巨頭和資深專家都畢業於天大,包括但不限於各大設計院和航道局。天大上兩任校長,李家軍校長和中校長也是天大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