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微軟的hololens屬於哪壹種技術

微軟的hololens屬於哪壹種技術

HoloLens初期的成熟度很低,外部評價不高。從公開的信息來看,HoloLens目前有哪些改善?

硬件方面,光學片有在量產過程中調整過多次。我見過微軟的光學元件,據說是在美國量產核心部件,就是衍射面光學鏡片,非常的薄。供應商換過好幾次,量產有些難度。HoloLens由三片玻璃組成,第壹片和第三片由臺灣提供在臺灣組裝,外圍類球面鏡片也是在廣東地區找的代工廠。外圍類球面鏡片只是做了壹個暗減光,是普通PC塑料片,沒有多余功能。因為外減光在AR上很關鍵,看來微軟目前還沒有啟動這壹塊,只是在專利方面顯示有所準備。

光學方面,HoloLens的視野依然只有30度左右。除此之外,交互硬件上加了Clicker指環遙控器。最贊的可能就是,加入類似Kinect相機實現HoloPortation技術。

在平臺方面,基於Win10 的HoloLens全息應用平臺UWP新開放了很多平臺接口。可喜的是對Unity的完美支持,包括位置和速度信息。

內容方面,推動了Share Your Idea活動;另外就是創意比賽,主要是針對應用的挖掘,可以開發更多的創意和價值。

3月份,微軟還推出了壹款HoloStudio應用,讓初學者設計3D物體,然後將它發送到3d打印機中,真實打印出來。

小道消息顯示,微軟還在做壹些遊戲方面的兼容,還有就是已經在專業場景和很多2B的廠商開始合作。

除了HoloLens,過去壹段時間國內、國外還出現了哪些比較值得期待的產品?

我認為未來VR、AR不分家,因此三大PC VR頭顯肯定是看點。還有就是手機在進步,移動端VR,壹體機VR,也值得體驗。特別是下半年,移動端VR會加入手勢識別甚至SLAM等。

而AR產品方面的更新比較少,上個月Meta發布了和我們很像的2代頭顯,年底交貨。當然我們也會在下半年上市兩款AR產品,其中有插手機的AR頭盔Seer和插PC的VR頭盔。

二、如何總結此前AR產品的教訓?

在HoloLens之前,最熱的AR產品應該可以回溯到Google Glass。但現在Google Glass幾乎淡出我們的視野。行業裏怎麽總結Google Glass的失敗?

1. 普通用戶體驗可視角小,樂點太少,沒有太多可玩性。

2. 不符合普適習慣,隱私是個大問題,被放大了。

3. 舒適性差,無法堅持2小時。

4. 痛點應用還是在小眾和專業領域。

因此,Google Glass目前還主要面向專業領域銷售。

2014年國內有大量AR眼鏡團隊創業,大部分產品後來沒有量產,也是類似的教訓嗎?

1. 大多數是拿現有模塊組裝,成本高。

2. 還是基於原有光機和結構,佩戴體驗太差。

3. 沒有殺手應用,內容缺乏,也是問題。

4. 這個市場沒起來,商業模式沒有,自然很難生存。

三、此後的AR主要分便攜式和重體驗的產品

除了便攜式AR之外,產品要麽就走非便攜式的,重體驗的路線。比如HoloLens、Meta 2、和我們的HoloSeer,希望未來能得到市場認可。

我認為AR主要就分為兩種:便攜式和重體驗的路線。之前倒下的都是便攜式的,當然以後還會有壹波;而重體驗AR產品的技術積累剛剛起來,已經準備開始。

兩類產品的根本差異是什麽呢,我們為什麽支持重體驗的產品能夠脫穎而出?

便攜式的要在移動場景中使用,最好就像普通眼鏡那樣,可視角也要求不大,關鍵在消息提醒。而重體驗的功能路線 ,要求在現實中“真實”疊加虛擬信息,實現魔法般的視覺和交互。這不像VR被局限於遊戲,重體驗功能路線的全息AR,是直接可以顛覆現實,改變世界的。

AR的應用場景100倍於VR,只是目前限於技術。當然VR的應用前景也不小。

可否舉壹些具體的應用場景,目前從我們接觸到的信息,AR的使用多數還是在壹些2B項目,比如商用會展。

  • 上一篇:企業管理心得體會
  • 下一篇:格力奧克斯壓縮機專利糾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