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新機型出來,都是老機型的打折季。我用的蘋果5手機還是杠杠的,系統流暢不卡。記住只要系統不升級,蘋果手機還是好用的。
蘋果8的推出只是壹個智力大測試,看人家是富是傻。好像中國人比較正常。
iPhone 8怎麽了?根據之前國外調查機構的調查數據,iPhone 8上市後第壹個月的表現是iPhone 6以來最差的機型,甚至低於iPhone 6S。目前iPhone 8的國內行貨除了蘋果運營的官網外,在很多渠道都已經降價到4700元左右,但還是讓很多用戶不敢購買。歸根結底這個產品還是不夠強,那麽原因是什麽呢?
1,形狀
iPhone 8最大的敗筆恐怕就是外觀沒變。要知道大部分購買iPhone手機的用戶都是相當在意它的外觀的,外觀是否有很大的變化,還要看是否真的購買。之前iPhone 6S和iPhone 7的國內銷售冷清,其實已經凸顯了這個問題。今年的iPhone 8除了玻璃外殼之外,幾乎和前三代沒什麽區別,這就把用戶換新的抵觸情緒發揮到了最大。
另外,帶玻璃外殼的iPhone 8重量足夠重,而且雖然無線充電是新功能,但用戶需要額外支付無線充電板的費用,所以這種變化並不是讓大部分用戶買單,蘋果自己也很清楚這個問題,但他們壹直這麽做是為了盈利。
2、iPhone X
除了外觀上的失敗,iPhone X也是讓iPhone 8銷售遇冷的關鍵因素。今年蘋果推出了三款新iPhone,但最搶眼的還是iPhone X,很多用戶都是拿著錢在等。即使價格比iPhone 8高很多,還是有太多用戶買。除了iPhone X強大的人臉識別和黑科技因素外,它的外觀變化足夠明顯,這也是大家購買的主要原因。
IPhone X已經拋棄了實體Home鍵。除了海外的劉,機身正面幾乎是全城屏幕,所以很多人換了之後壹眼就能認出妳是在用iPhone X,這也是很多用戶換的動力。畢竟中國人還是看重這個的。
3.價格
iPhone 8除了外觀差,整體配置和iPhone X壹致,尤其是iPhone 8 Plus。如果不考慮人臉識別的功能,iPhone 8還是值得購買的。當然前提是它的價格能降500元,性價比高很多。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iPhone X的。
不是沒人買,大多數人覺得不值,很少有人買。
首先因為貴,相比華為小米oppo魅族vivo等性價比高的國產品牌,只有忠實果粉才會熬夜排隊加壹千塊錢買蘋果新機。
其次,蘋果怎麽變得這麽貴?
理論上,企業的最佳定價策略是以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將產品賣給消費者。
換句話說,定價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消費者認為產品值多少錢,願意出多少錢,企業就賣多少。
這就是所謂的“消費者感知價值”。這是決定價格的根本因素。
接下來,我們用壹個虛構的故事來解讀定價的基本邏輯。
假設壹家公司——叫做石榴公司——開發了壹種超級甜的石榴,有1000個客戶願意購買。那麽,不考慮任何現實因素,理想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當然,按照每個客戶願意出的最高價,分別賣給他們石榴。
這叫“壹級價格歧視”,也是所有企業的終極夢想。
但是很難有這種最好的情況。
為什麽?因為消費者是五花八門的,他們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相差很大,那麽在哪裏劃線才能獲得最大利潤呢?
如果價格高,單價會上升,但願意支付的消費者會減少。
如果線低,消費者會增加,但單價會下降。
既然不知道消費者願意出多少錢,那就慢慢來,先從最低價開始,擴大市場,以後再說。
如果石榴公司經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復雜分析計算出價格應該定在50元,才能獲得最大利潤。
這時候石榴公司的高管就不滿意了:我們這樣賺不了多少錢。能不能出點力,提高所有消費者的支付意願?
於是,R&D部門和市場部的亞歷山大加班開會討論策略。
最簡單的策略是什麽?堆成本。
現階段,品牌還沒有被消費者完全認可和接受。人們經常做的就是打廣告,宣稱自己用了多麽高端的技術,投入了多少研發資金,達到了國際頂尖水平。
這些做法的目的是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成本意識”。
為什麽定價與成本無關,但仍需要堆成本?-因為大眾消費者不這麽認為。
大家的常識還是:這東西成本這麽高,肯定很厲害,我就多掏點錢...
成本除了石榴本身的價值還包括什麽?R&D、人力、專利、管理、倉儲、運輸、廣告等等。
這些成本可以量化嗎?其實也有可能,但肯定沒有公司願意量化。量化了,利潤構成也不是壹目了然。
通過壹輪廣告宣傳,成功將價格從50元提高到100元,讓管理層和消費者都很滿意。
過了壹段時間,石榴公司發現銷量下降了。發現隔壁的鴨梨公司看中了這個市場,開發了超甜的鴨梨,價格卻只有60元,消費者壹搶而空。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麽處理呢?
石榴公司召開緊急會議,得到了壹個* * *知識:不可能降價,會引發價格戰。但是我們的研發並不是很閑。讓我們為他們找點事做。
因此,石榴公司對超甜石榴的口味進行了微調,推出了薄荷味超甜石榴。而且廣告鋪天蓋地:濃郁的味道代表高級的水果!
價格不降反升到了150元——雖然加了薄荷,加了廣告費用,但平均成本可能還不到1元。
這就叫分化。
差異化的目的是壹樣的:混淆消費者對價格的真實感知。
同樣的產品,消費者肯定會選擇便宜的。但稍加改變,再加上壹個好的理由,就可以鼓勵消費者購買。雖然這種改變可能非常微妙,甚至可能不會提高消費者的效用,但這已經足夠了——因為媒體會告訴消費者這種改變有多麽強大,可以提高30%-40%的性能。
但是誰會真的用性能來封頂呢?
這樣,品牌就建立起來了。
甚至久而久之,在石榴公司周圍,會形成壹種獨特的“石榴文化”。
媒體和自媒體會開始給妳灌輸這樣的觀念:
品質生活從擁有薄荷味的石榴開始;
有錢人只吃薄荷味的石榴。妳呢?
嫁給壹個不送薄荷石榴做生日禮物的男生值得嗎?
……
大家開始拍照發朋友圈:我今天做了三菜壹湯。然後,假裝不經意間露出餐桌上放著薄荷石榴的果盤,收獲朋友的驚嘆。
圍繞石榴會有論壇、群、社區,大家會開始爭論:薄荷味的石榴是水果還是糖果?
……
這時,壹個石榴教應運而生。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註:硬核八卦
帶妳以壹個新鮮的角度,壹起壹頭紮進娛樂圈~()
負責任的說壹句,iPhone8的銷量很好,但也只是比原來的iPhone銷量低!
根據IHS帶來的2018年第壹季度手機單品銷量排名,iPhone 8以852萬臺的銷量位列第二,但是和iPhone X相比,確實少了很多!
iPhone8的銷量不如iPhone X,主要是因為它的設計。與iPhone 6相比,iPhone 8的設計變化不大。在這個全面屏時代,各大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全面屏旗艦,iPhone 8在發布會上只能算是第二旗艦。相比iPhone X,iPhone 8的設計確實太落後了,但即便如此,iPhone 8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主要是因為便宜,當然只是相對於iPhone X!
從Apple IV開始用蘋果手機。老實說,蘋果手機真的很好用。從開始的4到4s,5到5s,6到6普拉到6spulas再到7,這個階段的產品都用過了。我不是果粉。我只是追求好用。期間買過三星和oppo的高端手機,但是運行穩定性和電池都不好。最近老婆去澳門工作,需要兩部手機。本來她有壹臺蘋果7。昨天給她買了VIVOXpay6。試了壹天真的很好。外觀很漂亮,雖然沒有蘋果的流暢,但也挺好的。這對日常生活來說完全足夠了。感覺蘋果手機越來越貴,沒必要再買了。像我這樣的人從來不玩遊戲,但有壹部微信這樣性能穩定的手機,聊新聞,逛街就夠了。蘋果手機現在這麽貴。不知道是誰給了蘋果勇氣。壹部手機七千多死的節奏,被買家慣壞了。為父母和孩子存點錢。
題主說的蘋果8,也就是iPhone 8,妳自己的問題不清楚。我不確定妳是想問iPhone 8(包括iPhone 8 Plus)不好賣,還是4.7寸小屏版iPhone 8不如5.5寸大屏版iPhone 8 Plus,我就在這裏回答壹下。
首先按iPhone 8為什麽iPhone賣的不好。其實iPhone 8的銷售業績還不錯。蘋果官方和第三方報告都沒有披露iPhone 8的銷售情況,所以僅憑“第壹家Apple store沒人排隊”、“電商上總有特價”或者“身邊沒人買”就斷定iPhone 8賣的不好,太不合理了。
雖然蘋果在去年推出了iPhone 8/8 Plus的iPhone X,但是由於iPhone X的高定價,蘋果這壹代實際上仍然以iPhone 8為主要銷售機型,主要是為了滿足蘋果iPhone用戶的定期更新需求。如果用戶還在使用iPhone 6s、iPhone 6甚至更早的機型,可以升級到iPhone 8。這裏有巨大的需求。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8388元的iPhone X,所以iPhone 8銷量不好是毫無疑問的。
iPhone 8除了屏占比相對較低,其實其他方面都是不錯的旗艦手機。與上壹代iPhone 7相比,升級主要包括屏幕加入TureTone自適應色溫技術,內部芯片升級為強大的A11仿生,並擁有更大的64GB啟動容量。後置攝像頭傳感器也進行了升級,可以拍攝4K和60FPS視頻,相當強大,支持無線充電和快充。
那麽,答案就是4.7寸小屏版iPhone 8不如5.5寸大屏版iPhone 8 Plus。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為很多市場報告顯示,消費者其實更喜歡大屏,而不是太在意更大的手機。大屏可以帶來更好的網頁瀏覽、閱讀和視頻體驗,所以在價格並沒有貴很多的情況下,人們更願意購買大屏iPhone 8 Plus也就不足為奇了。
更重要的是,iPhone 8 Plus配備了後置雙攝系統,可以拍攝景深效果和光學變焦,大大提高了拍照的可玩性。另外,iPhone 8 Plus的電池容量更大,續航能力也比iPhone 8更好,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剛需的優勢。
超能。com專註於高質量的內容創作,致力於有價值的交流。歡迎點擊關註。
如果蘋果4剛出來,我可能還會買蘋果。那時候其他品牌的手機和蘋果差距真的很大。近年來,國產自主品牌手機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比如華為、opp、小米等。個人比較喜歡華為。蘋果每次出下壹代手機,價格還是貴得離譜,不是說買不起,而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買壹部性能和蘋果8差不多的手機,能幫妳省幾千塊錢,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家都賺的是辛苦錢,土豪除外。剛出來要置換,中間差價,好幾千,新的貴,主要是這個價格不值!看看其他品牌的手機,要有顏值,要有價格優勢,要有性能!還有,有時候真的覺得韓國人很搞笑,三星!真是垃圾!把老子都砸了!
拋開壹切,單說系統,蘋果肯定是打不過安卓的。我不是粉絲。說實話,所有安卓手機都是蘋果6上市的時候我同學買的,我也不想用後直接換任何安卓手機。不知道妳們有沒有人和我壹樣。
作為蘋果去年的入門級機型,iphone8在全球的銷量還是很可觀的。中國為什麽冷?無非以下幾種情況!
1.外觀方面,蘋果十年來壹直秉承相同的外觀,iphone6,7,8。如果不是很了解手機,恐怕真的很難分辨哪個是哪個!所以外觀被很多買家吐槽!
2.價格:壹開始定價5888元,國內很多居民還是不能接受。除此之外,雖然新iphone增加了無線充電功能,但無線充電板需要單獨購買。蘋果的盈利方式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3.來自iphinex的影響。去年iphone新機型有三款,變化最大,創新最徹底的手機是iPhone。雖然價格近萬元,但對於壹個手機腎來說問題不大,價格也不再是大問題。身邊幾個有錢的朋友都用過iPhone,iphone8幾乎沒見過!
其實總體來說,iphone8還是不錯的,但是因為以上原因,銷量壹直不盡如人意,甚至在很多銷售渠道都出現了大幅降價。目前只需要4500左右起步。我們不能因為銷量就否定壹款手機。如果妳還是小屏發燒友,這款手機完全可以開機,只是別人不會知道妳用的是iphone8、7還是6。安裝X的功能少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