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華人民***和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國家級的獎勵。獎勵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包括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大獎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99年開始設立,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主要獎勵在當代科學技術做出特別大貢獻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給予獲獎者5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中華人民***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那些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評獎組織機構:獎勵委員會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是對獎勵進行評選的機構,設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委員等職位,壹般主任委員,秘書長各壹名,副主任委員兩名,另外有委員若幹名。委員會成員主要是中國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及各知名大學的專家學者。
獎勵委員會領導下設的五個獎勵評審機構,對獎勵頒發的全過程負責。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獎金數額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二、國家星火獎。
星火獎是國家於1987年設立的獎項,以鼓勵實施"星火計劃",促進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廣大農村科學技術進步,振興地方經濟。具體獎項包括星火科技獎、星火人才培訓獎、星火管理獎、星火優秀青年獎和星火示範企業獎。獲獎者可以是單位、集體和個人。
星火科技獎:給予開發或者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具有引導性和示範性;投資省、見效快、經濟效益顯著的項目完成者。
星火人才培訓獎:給予在培訓專業技術人才方面有重要貢獻的單位、集體和個人。
星火管理獎:給予在實施"星火計劃"的組織管理工作中有重要貢獻的單位和集體。
星火優秀青年獎:給予在振興地方經濟中作出突出成就的優秀青年。
星火示範企業獎:給予在振興地方經濟中具有引導和示範作用的先進企業。但是如果企業生產或開發的項目,嚴重汙染環境、損害寶貴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則不予授獎。
評獎組織機構:國家星火獎評審委員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評選相應級別的星火獎,並選數項報送國家科委。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的國家星火獎評審委員會,負責國家級星火獎的評審、批準和授予工作。
星火獎每年評定壹次,主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獎勵形式、獎金金額由評審機構確定。
三、中國專利獎
為大力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促進我國自主知識產權質量的提升和結構調整,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特設立中國專利獎。
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壹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每兩年舉辦壹次評選活動。中國專利獎設金獎和優秀獎。金獎12至15項、優秀獎若幹項,由評審委員會確定每屆金獎和優秀獎的具體數目。
評審機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
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負責中國專利獎的評審、批準和授獎工作。
四、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
1、何梁何利獎
何梁何利獎即何梁何利基金設立的獎項,是由何善衡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先生、何添先生、利國偉先生的偉倫有限公司***同捐資,於199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科技獎勵基金。
基金獎項設置:?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長期致力於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貢獻卓著,並取得國際高水平學術成就者。?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在特定學科領域取得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者,尤其是在近年有突出貢獻者。並按學科領域分設數學力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天文學獎、氣象學獎、地球科學獎、生命科學獎、農學獎、醫學藥學獎、古生物學考古學獎和技術科學獎等獎項。
何梁何利獎每年頒授獎金總額不超過1500萬港元。其中,"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每年最多不超過3人,每人獎金100萬港元;"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每人獎金20萬港元。
評審機構:?
經基金信托委員會第壹次會議通過,基金設有由國內科技權威和國際知名學者組成的評選委員會,依據章程負責評選和授獎工作。評選委員會中,國際學者占四分之壹。評選委員會下設若幹專業評審組,日常辦事機構設在北京,掛靠科技部。
2、中國青年科學家獎
1996年,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與西安金花企業集團於第三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開評之際***同設立"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金花基金。該基金1000萬元人民幣全部由西安金花企業集團提供,主要用於"中國青年科學家獎"評審活動的評審、宣傳、表彰等方面。
評審機構:
"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金花基金設立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基金管理委員會設立主任兩名,成員若幹,主任由全國青聯有關方面負責人及西安金花企業集團董事長吳壹堅先生***同擔任。
3、陳嘉庚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是以對我國科教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勵。它的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陳嘉庚獎。2003年2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同出資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用於獎勵相關學科領域內取得重大原始創新性成果的中國本土在世科學家,目前***設六個獎項: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每兩年評選壹次,每個獎項每次評選壹項,獲獎人數壹般為壹人,最多不超過三人。獎金三十萬元,同時授予獎章和證書。
評審機構:
陳嘉庚科學獎只接受專家(教授、研究員)推薦,不受理個人申請。各獎項分別設立評獎委員會,負責陳嘉庚科學獎的初選與評審工作。
4、發明創業獎
發明創業獎由科技部批準,中國發明協會設立,是首個為發明家設立的國家獎項。其宗旨是貫徹落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力,動員廣大群眾關心、支持和參與自主科技創新。2005年10月評選出首批50名獲獎人員,其中,有10名獲得特等獎,並獲"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和5萬元獎勵。
評審機構:
獎項的評審由中國發明協會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委員會***有18人,由兩院院士和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
5、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
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是由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批準的科學技術獎勵。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主要獎勵在促進自主創新、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企業家、科研和管理人員。
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分為:特別創新獎和創新獎兩類。特別創新獎授予在高科技產業創新中做出重大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創新獎授予在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做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每年評審並授獎壹次。授獎總數為20項,其中特別創新獎2項(集體和個人各1項),創新獎18項(集體和個人各9項)。特別創新獎獎金每項為人民幣10萬元;創新獎獎金為每項人民幣3萬元。
評審機構:
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由"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評審委員會"確認並由聯合設獎單位頒發證書、獎金。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評審委員會負責創新獎評審工作,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6、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
根據科技部《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勵管理辦法》,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審定,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於2002年在全國範圍內面向社會設立"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獎勵在全國技術市場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個人和項目。該項獎勵的重新設立是原國家科委開展的"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 的延續。
金橋獎分為集體獎、個人獎和項目獎。
評審機構:
依據新的國家科技獎勵辦法,授權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繼續開展此項工作,以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我國技術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金橋獎由各省(市)科技主管部門、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科技司、行業主管單位的科技部門以及有關協會作為金橋獎的推薦單位,負責向金橋獎評審委員會推薦符合評獎條件的集體、個人和項目。
7、生產力促進獎
2003年9月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準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設立生產力促進獎,該獎性質為社會力量設獎,經費來源為協會會費和其他社會贊助。2004年下半年正式啟動首屆暨2004年度生產力促進獎評審工作。
生產力促進獎是面向全國在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帶動體系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生產力促進中心所頒發的年度榮譽獎,分設生產力促進(發展成就)獎和生產力促進(服務貢獻)獎,各30名。
評審機構: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各省級協會為推薦單位,沒有省級協會的可由省級科技管理部門推薦,特殊情況可自薦。
科易網提醒:在技術發明及推廣轉讓過程中,會員朋友會接觸各種獎項評選活動,因此壹定要註意防騙。會員除了要仔細分辨各個獎項的正確名稱、了解具體申報程序和相關組織機構外,還要警惕不少騙子借某些正規獎項的名義,以"偷換概念"的手法向發明人寄送虛假的評獎信息,因此要註意求證。其中壹個辦法就是,所有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均要通過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的批準,因此可以向獎勵辦查證獎項的合法性。
不知道這個回答妳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