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來,更多微生物研究者從事飼料研究,微生物飼料發酵技術取得長足進展,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具有實用價值的專利技術不斷出現。其中比較典型的有:郭維烈先生倡導的微生物組合發酵技術和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微生物發酵飼料課題組發明的氣壓平衡膜自動控制技術。微生物組合發酵利用了微生物之間相互協同和競爭抑制原理,實現發酵原料不消毒直接接種培養,從而大幅度降低傳統發酵飼料生產中原料消毒耗能過程;而氣壓平衡膜技術實現了好氧微生物和厭氧微生物***存順序發酵,並且能自動產生和維持發酵體系的厭氧環境,物料發酵完成後不作幹燥處理,極大地簡化了生產工藝,這為無抗生素發酵飼料推廣應用奠定了可靠技術基礎。
2004年5月,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聯合北京市飼料監察所和無抗發酵飼料項目組,在北京周邊郊縣、山東濰坊、濟寧、河北易縣等地進行了牲豬無抗生素飼養試驗。通過大量的試驗和反復實踐,實現了呼吸膜可移動式固態發酵方式生產高活性微生物飼料。2006年8月,技術通過了農業部成果鑒定,核心技術具有原始創新性。這項技術是牲豬無抗生素飼養的實用技術,特別適合在我國畜牧養殖條件下推廣使用。
文章摘自晟亞育達《無抗發酵飼料的生產與應用技術問答》壹書,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