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438.1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1600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851.8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470.3億元,增長13.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51.538元,增長10.3%。
2012年,湘潭市地區生產總值128235億元,增速達到12.3%;人均GDP 46247元,居全省第二;財政總收入達到6543.8+022.28億元,增長23%;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549元和11316元,居全省第三和第二位。三次產業比為8.6 ∶ 59.7 ∶ 365,438+0.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288.32億元。增加值達到667億元,增長14.4%,技工貿總收入和園區工業總產值增長50%以上。湘潭是湖南省唯壹擁有國家綜合保稅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級市。湘潭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註:地區生產總值1282.35 12.3。增速全省第三,人均生產總值4624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省第二667.38 1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9.14 1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3.86 37.5,增速全省第壹。財政總收入122.28 21.1/進出口總值20.73 -16.3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86-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9 14.2居全省第三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38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127.72//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27.34元//工業是湘潭經濟的主導產業。湘潭在壹五期間被確定為全國23個重點工業城市之壹,壹五和二五期間發展起來的湘鋼、湘電、江南、江璐等裝備制造企業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龍頭,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冶金、機電、化工、紡織四大傳統產業。由於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大招商引資、企業重組和建設工業園區,湘潭市逐步形成了先進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工業等六大重點新興產業集群。2012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2288.3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7.38億元,增長14.4%。
鋼鐵深加工行業
精品鋼鐵及深加工產業已成為湘潭四大戰略產業之壹,全市有鋼鐵深加工產業集群企業40余家。其中,湘鋼已成為華南地區專業的棒材和高品質寬厚板制造商。以湘鋼為核心,通過產業鏈的上下延伸和企業裂變,集群企業的集聚程度不斷提高,綜合效益日益凸顯。2012年,鋼產量將達到628110000噸。預計到2015年,鋼鐵深加工行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
汽車及零部件工業
到2015年,吉利汽車將具備年產30萬輛汽車、30萬臺變速器、30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引進法國佛吉亞、美國陶等戰略重點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實現汽車產業集群化。把九華建設成為湖南省經濟型轎車、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中部地區汽車零部件供應和出口基地。2012年汽車及零部件工業增加值54.6億元,汽車產量131800。預計到2015年,這個行業的產值將達到500億元。
先進裝備制造業
全市形成了工程機械、冶金設備、礦山設備、風電設備等幾大主導產品;擁有江南機械、泰富重工、中冶精誠、江璐重工、恒潤高科等28家規模企業。2012年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達到152億元。2011,湘潭先進礦山裝備集群被確定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致力於打造世界壹流礦山裝備產業谷。預計到2015年,礦山設備行業產值將達到400億元。
新能源產業
湘潭有良好的風電設備基礎。以湘電集團、湘電風能為核心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制造,以鐵姆肯湘電軸承有限公司、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的電機主軸承零部件配套,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其中,在全國乃至全球風電行業具有壹定影響力的湘電風能有限公司生產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 MW風力發電機組出口海外,在荷蘭風車王國立足。其他新能源蓬勃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新能源裝備及零部件制造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興業太陽能、湘潭電化、迅達科技、田麗恩澤等壹批企業快速成長。預計到“十二五”末,風力發電設備制造業年產值將達到400億元,太陽能設備制造業年產值將達到6543.8+000億元以上。湘潭城市建成區2010年達到85平方公裏,計劃2015年達到100平方公裏,城鎮化率達到61%。河東新區基本建成,河西舊城改造取得突破。九華新城初具規模,萬樓新城開發建設正式啟動,昭山新城建設如火如荼。2010年,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50億元,增長近2倍,城市化率從45.5%提高到51%。
金融
商業銀行在本市設有分支機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華融湘江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東莞銀行、廣發銀行、長沙銀行、韶山光大村鎮銀行等。這個城市有80多家金融機構。全市擁有國家級園區2個、省級園區4個、市級園區2個,入園企業1088家,投產企業717家。全年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318億元,增長26.1%,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的50.1%。湘潭開發區概況國家園區湘潭綜合保稅區湘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園區湘潭昭山示範區湘潭天壹示範區嶽塘經濟技術開發區湘潭馬爽工業園韶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湘鄉經濟技術開發區雨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待定)其他園區湘潭水富示範區九華經濟區多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湖南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工業園區。園區經濟增長速度壹直處於全省園區前列。2011年,園區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已居全省第四位。2011獲湖南工業園區集團加快新型工業化壹等獎。到2011,全區總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園區企業230家,生產企業104家。佛吉亞、陶、三星、美達王、臺灣、中國五礦、中國華電、吉利控股、中冶精誠、紅星美凱龍、中國興業太陽能等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先後落戶我區。
2012年,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增長48.8,總收入710億元,增長71.5%。工業總產值406億元,增長49.8%;固定資產投資2065438+億元,增長81%;財政收入6543.8+0.88億元,增長42.3%。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到2011上半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投資15億元,已開發面積15平方公裏,連接主次幹道76公裏。“三縱三橫”的路網體系初步形成。湘潭教育有著良好的歷史傳統,基礎教育發達。全市有小學481所,普通中學1所,其中湖南省示範中學1所。同時,湘潭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副中心,擁有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校(在建)和湖南科技大學等8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654.38+0.26萬人。此外,全市有科研機構97個,專業技術人員654.38+0.3萬余人。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每萬人專利申請量、每萬人專利擁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2013年末,全市共有高校15所。大學畢業生4.7萬人,研究生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654.38+0.4萬人,普通高中畢業生654.38+0.6萬人,初中畢業生2.6萬人,普通小學畢業生2.7萬人。在園幼兒5.9萬人,比上年增長14.5%。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教育毛入學率為100%,高中教育毛入學率為88.12%。各類民辦學校443所,在校生11.5萬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湘潭壹中(全國百強中學)、湘潭壹中、湘潭二中、湘潭三中、湘鋼壹中、湘鄉壹中、東山學校、季翔中學、韶山學校、湘潭五中、湘潭鳳凰中學。
普通中學:
湘潭四中、湘潭六中、湘潭七中、湘潭十中、湘潭十壹中、湘潭十二中、湘潭十六中、湘潭十七中、湘潭十八中2012年增加值330.5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0.9%。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企業、機關團體和個人* *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52項。全年申請專利3308件,增長38.6%;授權專利2144件,增長40.6%。簽訂技術合同284項,成交金額413萬元。全市擁有科研機器97臺,國家級、省級創新型企業11家,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博士後流動站和工作站13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24個;成立了風電設備、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礦山設備制造、湘蓮產業等4個技術創新聯盟,建設了3個信息服務中心和13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到654.38+0.3萬人,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居全省第二位。
2013年末,全市共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比上年增加1個。承擔國家科技項目4項,其中國家“863”項目3項。* * *全年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06項。簽訂技術合同249項,成交金額31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3738件,比上年增長13.0%;授權數量為65,438+0,903件,下降65,438+0.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906件,同比增長51.1%;發明專利授權量233件,同比增長15.4%。高技術產業增加值398.3億元,增長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