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網絡
豐田最近很活躍。
4月2日,由豐田和比亞迪共同投資的純電動R&D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汽車技術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將“進行純電動汽車以及車輛所用平臺和零部件的設計、研發”。這被視為豐田在中國電動化布局和R&D本土化的重要壹步。
但事實上,豐田最近在中國加速布局的不僅僅是電動車的研發,在自動駕駛方面也是如此。
兩個“種子選手”壹個接壹個地被選中
18年3月,豐田宣布與Momenta達成戰略合作,Momenta將為豐田提供基於攝像頭視覺技術的高精度地圖和更新服務,雙方將共同推動豐田自動地圖平臺(AMP)在中國的商業落地。
Momenta總部位於蘇州,是壹家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成立於2016。它致力於打造“自動駕駛大腦”,核心技術是基於深度學習的環境感知、高精度地圖和駕駛決策算法。
據媒體報道,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畢業於清華大學。畢業後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AI相關研究。2015從微軟跳槽到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商湯科技,擔任執行研發總監。2017年,Momenta獲得由蔚來資本和戴姆勒集團領投,在行業內聲名鵲起。
至於為什麽選擇Momenta,豐田的解釋是:“Momenta擁有基於視覺的感知技術和高精度的測繪技術...通過與Momenta的合作,可以加強豐田在中國市場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力。”
另有消息稱,豐田與Momenta不僅是業務合作,還有可能投資後者,但這壹消息並未得到官方證實。
雖然目前仍處於合作初級階段的豐田和Momenta都選擇低調進行合作,但從豐田與另壹家中國自動駕駛的合作路徑來看,從商業合作轉變為戰略投資的可能性很大。
2月26日,豐田作為戰略投資者投資4億美元,領投馬驍知行。擴大兩家公司在旅遊領域的合作。去年8月,豐田已經與馬驍智行建立合作,雙方共同在中國開放道路上開展自動駕駛試點項目。
據媒體報道,馬驍知行由百度首席架構師彭軍和百度最年輕的T10工程師樓天成於2016年底共同創立。2065438+2007年初完成天使輪投資後,馬驍知行於2065438+2008年分別完成了65438+12萬美元的A輪和1輪12萬美元。今年2月,完成第二輪融資4.62億美元。本輪融資後,馬驍之星成為中國自動駕駛領域融資規模最高的創業公司。
關於上述合作,豐田中國對媒體表示:“中國有自己獨特的自動駕駛規則,我們認為與中國本土公司的合作對於開發適合中國道路環境的自動駕駛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在技術升級的關鍵時刻,豐田加碼中國。
伊姐認為,除了官方的解釋,豐田押寶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兩家初創企業,也反映了豐田在新技術領域的兩個動向。
第壹,敞開心扉,廣交朋友。眾所周知,豐田之前對電動汽車並不是很熱衷,其高管也公開表示不贊成電動汽車產業化。但自去年宣布加速電動化轉型戰略以來,豐田在電動化領域動作頻頻,而且與以往主要靠自己和日本供應商研發新技術不同,豐田在電動化領域的態度非常開放,廣交朋友,多方借力。
在中國,豐田首先與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實施電池等供應鏈的國產化;隨後又攜手比亞迪成立合資公司,推進電動車研發國產化。
自動駕駛領域也是如此。此前,豐田已經宣布與百度、滴滴、華為等中國科技巨頭在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方面展開合作。如今,我們開始關註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公司。相比百度、華為等巨頭,創業公司的創新性更強,成本更低,豐田這樣的巨頭也能在合作中擁有更多的主導權。
二、“中國最重要”?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壹再強調“中國是最重要的”。現在,重要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豐田也開始在新技術的研發方面更加傾向於中國。
此前,豐田等日系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被認為不如Waymo、Mobileye、福特、通用、特斯拉、博世、蘋果等歐美公司積極,相對保守。此前,在海外,豐田對自動駕駛最大的投資是2018年與優步建立合作,並與軟銀共同在優步投資1億美元。
中國已被公認為電氣化和智能化等新技術的熱土。從數量上看,到去年年底,中國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已經超過30家。在加州車管所發布的2019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報告中,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5家來自中國。從應用場景和政府、政策支持來看,中國也更有優勢。
L2自動駕駛技術量產後不成問題,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到了升級換代的關鍵時刻,L3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難度大幅躍升。誰率先升級L3,誰就有望在自動駕駛賽道上贏得最後的勝利。
此外,與電氣化和車聯網壹樣,中國的自主品牌車企已經率先在自動駕駛方面進行了應用,但豐田等跨國車企也在加緊為其在華合資車企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
近日,豐田接連押註馬驍智行和Momenta兩家中國初創企業,並聯合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自動駕駛模擬平臺“VISTA”,表明豐田要在自動駕駛領域加速推進,高度重視中國作為新技術開發應用“熱土”的戰略地位。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