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位於四川峨眉西南。《峨眉縣誌》雲:“雲美青,妝遠。真如螓首蛾,細而長,美而艷麗,故名峨眉山。”相傳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佛教認為普賢菩薩象征著德行和德行。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全國文明景區示範點,國家5A級景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四川省風景名勝區。
關於峨眉山的起源,眾說紛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峨眉山就聞名天下。峨眉山的名字早在西周就有了。據金代常曲《華陽國蜀誌》記載:“杜宇以包斜(今陜西漢中)為前門,以熊耳(今四川青神縣)、靈官(今四川雅安蘆山縣西北)為後門,以(今四川都江堰市)、峨眉(今四川峨眉市)為城墻。”金左思《蜀都賦》寫道:“畫兩江雙溪,以抗峨眉之重阻。”但為什麽叫“峨眉”呢?眾說紛紜。壹說峨眉山因“山美水高”而得名,壹說是因為“兩山並立”。以此命名。還有壹種說法是,峨眉山聳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因愛水,即古代的“涑水山”而得名,故稱“梅山”。峨眉山只是因為是山才離開了水,從“魁美”變成了“峨眉”。這種說法是現代學者趙羲之的理論,“是山之眉當其遊。”眉毛也是以水命名的。“峨眉山自春秋戰國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峨眉天下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