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潛在供應商資質和企業能力的信息和數據,審核潛在供應商通過官網等渠道披露的信息和數據。根據研究結果,重新評估項目資質條件的門檻要求,避免過高或過低。門檻高,容易缺乏競爭,流程不規範,存在公司財險保障範圍被突破的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資金和資產損失。門檻低容易導致過度競爭,中標供應商實力太低,後期合同執行存在賠償和擔保風險。本項目在深入了解市場的基礎上,設置與公司保險資產規模相對應的資質條件,引導優質供應商公平健康競爭。
保險公司企業采購活動的本質是在滿足采購需求的前提下,促進市場充分競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也是企業采購部門價值的體現。在對歷屆采購項目的報名、響應量、響應價、基準價、中標價等數據進行多維度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行業價格、利潤水平、競爭程度等因素反復計算成交價格。通過對成本模型、資產規模、過往損失率、賠付金額的分析,為當期中標率的預期走勢提供參考。結合近幾年保險費率低、前期損失率高的特點,本期項目設定了更靈活的最高限價,給予供應商更大的利潤空間和更強的參與動力。以有效報價的平均價格作為評估基準價,引導供應商合理報價,避免惡性價格競爭。提高價格分數的比重,增加對優質供應商的吸引力。
分析以往評審中出現的超高分、超低分等異常數據,考慮是否以及如何評審技術評分表中的各種細節項。協調項目中的分歧、爭議和投訴風險,並制定相應的計劃。進壹步補充和細化之前采購文件中的模糊部分。在技術評價形式上,應設置資本金、公積金、償付能力充足率、服務人員配置、應訴人員實力、理賠服務承諾等評價指標,堅持客觀評價指標,吸引更多優質供應商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