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微型泵怎麽保養?

微型泵怎麽保養?

目的探討微量註射泵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以充分發揮微量泵的作用。方法分析我科近6年來微泵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結果解決了使用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問題,保證了微泵的正常功能,保證了對患者的及時正確治療。結論保證微泵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微量註射泵;護理對策

微泵是壹種新型的泵送器械,可用於靜脈給藥。它的優點是準確、安全、定時定量、服用均勻、調整快捷方便。常用於ICU、CCU、兒科、心胸、腦外科、普外科等危重病人。2002年5月,我科開始應用推註式微量註射泵,采用維持用藥的方法控制急性胰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微量泵靜脈給藥在臨床使用中存在壹些不合理的現象,不僅降低了藥物的療效,還隱藏著壹些不安全因素。為了引起護士的重視,充分發揮微量泵的作用,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03年5月至2009年2月,我科微泵註射117例。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生長抑素,其中使用94%,其余6%。

1.2材料微泵的型號為德國Braun公司生產的Perfusor Compact和廣州仲達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WZS)50F雙通道微泵..微型泵由三部分組成:泵、註射器和延長輸液管。註射器可根據需要為20 ml或50 ml,使用壹次性延長輸液管進行連接。泵的報警指示系統配有蓄電池,接通交流電可自動充電。充電16 h可連續使用3小時,壹般以交流電形式工作,流量為0,10 ~ 99.9 ml/h..

1.3方法用註射器抽取藥液,註射器的奶嘴與延長管連接,排氣後放入泵的針滑中,將滑推至可註射狀態,打開電源開關,根據醫囑選擇所需流量(ml/h),按下泵啟動按鈕,使註射指示標誌閃爍,連接靜脈通道,微量泵進入工作狀態。

2問題和原因

2.1藥物外滲如果在註射過程中發生藥物外滲,微泵的報警系統不會反映出來,如果不及時采取積極正確的措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2.2靜脈炎和靜脈硬化壹般采用微量泵給藥時留置針穿刺治療,藥物濃度相對較高,因此靜脈炎和靜脈硬化的風險也較高。

2.3靜脈回血與速度慢、延長管過長或折疊扭曲、兩個通道同時註射等因素有關。

2.4針頭堵塞由於延長管具有壹定的彈性,容量較大,針頭堵塞後,微型泵繼續輸送藥液,但藥液並沒有進入血管,而是在延長管內積聚。當延長管壓力增加到壹定限度時,微型泵會發出報警,這對危重病人是不利的。

2.5微量泵調速錯誤由於操作者不熟悉速度設定鍵,或換藥後未能及時改變速度,或某些情況下速度設定被他人誤觸而改變速度,使藥物進入體內過多或不足,導致不良後果。

2.6微型泵的故障往往是由於速度不準、電池耗盡、維護不當、清洗微型泵不小心,特別是高粘度的藥液粘在螺旋槳和導軌的摩擦處,影響速度的準確性。

2.7臨床上從靜脈留置針肝素帽插入2 ~ 3個通道是很常見的,這樣患者就可以避免再次靜脈穿刺的痛苦。但生長抑素不能與其他藥物合用,會降低療效。

2.8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過長。由於急性胰腺炎療程長,在使用微量泵時,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過長,超過7天,引起靜脈炎。

3護理對策

3.1加強巡視觀察:密切觀察藥物局部反應,有無外滲,特別是從中心靜脈輸入時,密切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腫脹。壹旦發現藥物外滲,立即停止註射,重新選擇靜脈,做好局部處理。

3.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用法、治療目的及註意事項,防止自行調整。

3.3使用微量泵前,先選擇血管,壹般選擇血管粗直、易於固定和觀察的上肢部位進行靜脈穿刺。靜脈回流慢和半坐位決定了下肢輸液時靜脈炎多,因為輸液時液體和藥液在下肢靜脈停留的時間比上肢靜脈長。另外,免疫力低下是靜脈炎的重要因素,因為免疫力明顯降低。對穿刺引起的靜脈壁創傷的修復能力和對機械刺激(留置導管引起)、化學刺激(藥液、液體引起)、細菌引起的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也降低。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更容易發生靜脈炎,盡量避免在下肢穿刺輸液。微量泵輸液是壹個特殊的通道,盡量不要和其他藥物共用壹個靜脈。留置針壹般5天更換壹次,避免長時間輸液引起靜脈炎和局部炎癥。

3.4用微量泵註射藥物時,應密切觀察藥物作用和反應。如果血壓、心率無明顯原因變化較大,應將微泵的延長管與頭皮針接頭斷開,觀察血管是否通暢。

3.5加強責任心,規範操作,熟悉微型泵的性能,正確掌握各按鍵的用法和設置,了解註意事項,對常見問題有較高的認識。及時清理泵表面的汙垢和殘液,防止機器腐蝕,用後專人保管。

微泵在搶救危重病人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根據需要隨時調整藥物輸入的速度和劑量,穩定血藥濃度,避免因外界幹擾造成輸註速度難以控制的現象,對保證微泵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參加考試,貢獻力量

  • 上一篇:如何把握土控概念股的投資機會?
  • 下一篇: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是否強制披露,當然披露存在哪些問題?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