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市場消息,龍湖、碧桂園、美的地產三家民營房企將從本周起陸續發行人民幣債券,發起機構還將發行包括信用違約互換(私募CDS)或信用風險緩釋證書(CRMW)在內的信用保護工具,幫助民營房企逐步恢復公開市場的融資功能。
上述三家房企均向第壹財經表示,公司擬發行融資工具的消息屬實。
同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市場首單民營房企信用保護證業務今日落地,該業務由中證以自有資金與中信證券共同發起設立,將以重慶龍湖為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上支持ABS發行。
業內人士認為,探索市場化的信用保護工具,有助於引導市場恢復對民營企業債券的投資信心,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有助於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家房企率先試水。
低迷已久的住房融資市場突然傳來好消息。
記者從碧桂園獲悉,在中央高層的指導和證監會的推動下,交易所積極推動優質民營房地產企業公開市場融資。本次發行的債券為碧桂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發行的公司債券(壹期),發行規模不超過5億元,發行期限為65,438+0,654,38+0年。
據悉,該債券將由中信建投證券和中國證券金融公司* * *進行增信,預計增信金額為2億元人民幣。同時,本次公司債預計於5月17日在交易所掛牌,簿記建檔時間不晚於5月20日,將推動CDS(信用保護工具)的盡快建立。
在龍湖,今日市場首單民營房企信用保護證業務由中證金融以自有資金與中信證券共同發起設立,將支持以重慶龍湖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ABS發行,服務上遊供應商融資。擬在現券創設不超過4000萬元,支持參考發債規模4億元。
美的置業並未透露具體發債金額和發行時間等細節。截至發稿,碧桂園漲10.41%,報4.88港元;美的地產漲7.89%,報65,438+05.04港元;龍湖集團上漲4.83%,至38港元。
與以往不同的是,信用保障工具的設立成為此次房企融資的亮點。
此前,交易所壹直在積極探索信用保護工具的試點工作。4月初,在滬深交易所舉辦的壹場論壇上,交易所相關人士表示,將通過市場化信用保護工具,引導市場恢復對民營企業債券的投資信心,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幫助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國泰君安證券在會上表示,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信用違約事件日益增多,部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債券發行人對承銷商為其提供信用增級服務有現實需求。同時,債券投資者除了在二級市場賣出頭寸外,缺乏有效的信用衍生品控制信用風險,壹定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的融資。
通過“發債信用保護”的模式,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發債效率,不同程度優化融資成本。交易所的信用保護工具業務可以更好地促進民營企業的債券融資。
5月11日,中國證監會在官網發文稱,交易所債券市場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穩定和促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據悉,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實施。通過與債券承銷機構合作,打造信用保護工具,增加信用,支持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戰略方向。
提振民營企業融資信心
得益於信用保護工具,三家房企流出融資方案,再次體現了監管對民營房企融資的重視和對疏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切實推動。
從去年8月份開始,房企融資環境大大降溫。房地產行業的信用評級受到了多部門對經營性貸款和渠道融資業務管理力度的加大以及眾多房地產企業爆倉的影響。海外融資和國內融資同時收緊,部分銀行怕房地產企業債券違約,提前抽回貸款。
據天風證券統計,2021年7月,華宇、融信、萬通、陽光城、新希望、新力、中南建設發行債券。進入8月後,中尾民營房企發債明顯減少。只有珠江投資等壹般民企發債,濱江、龍湖、旭輝、碧桂園等優質民企發債。
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召開房企座談會,表示相關經營主體可以重啟中標、短期融資等融資工具。此後,壹批央企、國企、城投,以及龍湖、碧桂園等優質民企獲準註冊並發放中簽票,龍光、新希望、旭輝等房企也紛紛采取融資行動。
今年6月65438+10月65438+7月,龍湖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子公司重慶龍湖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2022年(第壹期)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28億元。
16年5月,龍湖再次發布2022年(第二期)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發行規模不超過5億元,附有投資者第三年末回售選擇權和發行人票面利率調整選擇權。
但整體來看,能夠成功發債的房企大多是少數優質民營企業,房企整體融資形勢仍不樂觀。據遠東信貸統計,4月份,房地產行業發行債券602.24億元,償還債券909.23億元。房地產行業通過債券市場的凈融資額為-306.99億元。
柯睿還表示,目前行業風險尚不明確,疫情影響疊加。政策傳導不如預期,企業融資回暖依然緩慢。房企融資量較2021仍明顯下降。
“三家民營房企公開發債,提振了當前房企的融資信心。”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語認為,在目前需求端政策刺激下,市場回暖不及預期,很多房企還沒有完全走出資金困境。官方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提高了其他房企和行業對行業的信心。
韓毅智庫研究總監俞曉雨表示,這壹政策更像是釋放了壹個積極的信號。企業只有安全、穩定、優質,才能獲得政策傾斜。這三家房企基本面良好,安全邊際高。如果企業出了大問題,目前很難享受到政策的支持,只能等市場好轉再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