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證監局已經介入,今天下午專門聽取了東百集團的匯報。看來情況挺復雜的。”壹位知情人2月14日晚告訴記者,“但福建新天地集團是否真的是幕後黑手,目前還沒有官方結論。”
此時距離福州市財政局與新天地集團兩家子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合同還不到兩個月。
當天,新天地集團網站“突然”無法登錄。此前,該網站披露,持有東百集團20%股權的第壹大股東深圳欽州實業,以及年前簽訂協議共同收購東百集團10.37%股權的福州青龍投資有限公司和福州華港投資有限公司,均為新天地集團的“下屬企業”。
“如果欽州實業真的屬於新天地集團的嫡系,壹旦東百集團10.37%國有股權轉讓獲得國資委批準,新天地集團直接控制的東百集團股份將達到30.37%,將引發要約收購。”知情人說。
收購懸念
2005年2月22日,65438+東百集團發布公告稱,福州市財政局將13689400股東百集團國有股權分別轉讓給青龍投資和華港投資,每股價格36943元,轉讓金額5057萬元。
雖然轉讓價格高於2005年第三季度每股凈資產2.79元,但與4年前深圳商飛實業和欽州實業轉讓29%股權的價格相同。
“那時候東百集團沒落,國有股轉讓很痛苦。現在東百集團業績全面回升。2004年每股收益達到0.226元,調整後每股凈資產達到1.392元。2005年三季度末,每股收益達到0.65,438+05元。但是股權轉讓的價格和四年前壹樣,完全不合理。”興業證券陳姓分析師認為。
東百集團公告顯示,青龍投資、華港投資註冊地址為福州市伍肆路新天地大廈16層,法定代表人為何建光,與新天地旗下的港督地產等公司共用壹個辦公單位。
65438+10月10日,東百集團2006年第壹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收購中僑(福建)置業有限公司剩余股權》的議案,控股子公司福建東方百貨管理有限公司以1980年6月出生的傅洋女士持有的中僑置業25%股權13萬元,去年6月,東方百貨以3900萬元收購香港中僑集團持有的中僑地產75%股份。
為什麽東百集團不壹次性接受100%股權?
“這可能是新天地集團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收購,空手而歸。”知情人說。
2005年6月5日,65438,中僑地產為新天地集團旗下的怡康貿易和怡康集團提供總額為8000萬元的貸款擔保。保障期截止到2005年2月5日65438,現已到期。《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被收購公司不得向收購人提供任何形式的財務資助。
顯然,中僑地產為益康商貿和益康集團提供的貸款擔保排在最前面,東百集團收購中僑地產排在最後。新天地集團巧妙的資本運作在於它的“雪藏”。
隱形捕食者
“雖然欽州實業和新天地集團的關系目前尚無定論,但這裏面還是有跡可循的。”知情人說。
公開資料顯示,東百集團原國有股份總數為565,438+0,926,5438+0,920,占總股本的39.37%。由於經營業績下滑,2001年6月22日,福州市財政局首次公開征集東百集團國有股受讓方,底價6543.8+650億元,成為全國“公開征集國有股受讓方”第壹案。新天地集團旗下的福建益康集團和廈門的福建盛輝集團作為壹致行動人參與競標,最終盛輝集團和益康集團出價最高。達到654.38+0.92億元,比排名第三的深圳市商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高出654.38+0.5萬元,但最終福州方面同意的結果是,時尚知名度不高的商飛實業勝出。
戲劇性的變化是,轉讓股份比例幾經波折,從39.37%變成了29%。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未入圍的欽州實業以20%的比例被接納,成為第壹大股東。商飛實業僅持股9%,轉讓價格為每股3.6943元。其余10.37%股份仍由福州市財政局持有。
然而,商飛實業和欽州實業在正式轉讓轉讓的股權方面進展緩慢。直到65438+去年2月30日,東百集團發布公告稱,持續四年半的兩次股權轉讓獲得國資委批準。市場認為,欽州實業和商飛實業都是“商飛系”掌門人李飛烈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兩家公司的聯合持股意味著東百集團成為“商飛系”的壹員。
“現在事實開始變得清楚了。實際上欽州實業控制東百集團,新天地集團控制欽州實業。”知情人說,“新天地集團在第壹次受挫後采取迂回戰術,最終讓欽州實業走上前臺進入東百集團。其巧妙的操作手法,真如行雲流水。”
壹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欽州實業法定代表人、東百集團董事局主席畢德才是新天地集團實際控制人的嶽父。
“新天地集團是外資企業。通過欽州實業、青龍投資、華港投資曲線控股東百集團,規避國家法律法規和外商收購上市公司的壹些特殊規定。”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種種跡象表明,新天地集團這個鬼頭鬼腦的資本大鱷還在“建設中任重道遠”,而可能觸及要約收購的東百集團是否還能洞悉市場,讓新天地集團揭開幕後的面紗,關鍵在於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