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大學畢業的孔祥偉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南京某外資銀行從事客戶理財業務。工作期間,由於業績突出,參與了多項杠桿投資,獲利頗豐。自2014年3月以來,孔祥偉向親戚朋友借了200多萬元用於杠桿投資,如炒黃金和期貨交易。由於2015年股市大跌,到2010年6月,共虧損300多萬元。因為孔祥偉女友家庭比較寬裕,得知孔祥偉投資失敗後,女方主動提出出資654.38+0萬元幫助孔祥偉償還債務,條件是孔祥偉要收養其妻壹家。孔祥偉無奈答應了女友家的條件,償還了在寧朋友的部分借款,20156438+01辭職,回海安結婚。
帶著欲望,
由於孔祥偉遲遲不還剩余的200多萬元借款,債主們不斷上門討債,甚至在孔祥偉的婚禮上大做文章,讓孔祥偉和妻子的家人顏面盡失。如何償還貸款,重新樹立自己在妻子和家人眼中的金融白領形象,是孔祥偉日以繼夜謀劃的事情。想著想著,孔祥偉就打起了客戶銀行存款的歪主意。原來,回到海安後,孔祥偉憑借自己的金融背景,迅速成為海安某銀行的理財客戶經理,負責向客戶推薦理財產品,吸收理財資金。孔祥偉發現,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對較低,通常在4%到5%,而期貨和黃金的投資巨大,但收益卻是銀行理財產品的10倍甚至100倍,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收益差。於是,孔祥偉動了心思,“我可以先借客戶的資金炒期貨,到期再按照銀行的理財收益返還給客戶。”
轉賬存款
2016年5月,家住海安縣的馬老漢聽說孔祥偉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就去銀行咨詢理財產品。孔祥偉熱情地向馬老漢推薦了壹款理財產品,收益率4.5%。馬老漢覺得還不錯,就把銀行卡裏的60萬給了孔祥偉。按照銀行的正常操作,孔祥偉應該使用銀行的POS機將客戶的資金刷入銀行的理財賬戶,但孔祥偉卻用自己的銀行卡申請了壹臺POS機,並將這臺POS機和銀行的POS機同時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在提取客戶資金時,他用自己的POS機將客戶的資金刷入自己的賬戶,然後給客戶開具虛假的理財收據。
被警察抓住
2016,16年2月,壹個偶然的機會,馬老漢拿著財務收據去孔祥偉的銀行查詢收入情況。碰巧那天孔祥偉在休假,銀行工作人員沒有查詢投資記錄,導致了這起案件。孔祥宇隨後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據孔祥偉供述,其作案時,雖然利用擔任理財客戶經理的職務便利,但並沒有對所有人下手,而是選擇了不會操作網銀、不會使用手機銀行的老年客戶。因為這些老年客戶認為把積蓄存在銀行最安全,所以壹般不會在存款期間去銀行查詢。經查,截至案發,孔祥偉* * *轉移存款11.3萬余元,造成經濟損失近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