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不同於互聯網金融公司,是外資公司,純外資在香港上市。為了啟動和發展消費金融,也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鉆政策空子,甚至觸犯法律規定的利率紅線。而且這些網貸公司或多或少存在變相收取利息的行為。我們來分析壹下後果和應對策略。
如果不歸還捷信的錢,可能會面臨高壓催收。為什麽所有的網貸公司都敢隨便放貸,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妳的詳細信息,還因為他們遊走在法律的邊緣。上門催收,雖然妳用的是網貸,但是當妳不還錢的時候,催收人員可能會通過妳的家庭住址當場催收,可能會面臨鄰居異樣眼光的壓力。爆通訊錄催收,這是網貸催收人員慣用的威脅方式,對出借人心理壓力很大。大部分網貸人都害怕身邊的親戚朋友知道自己網貸的事實,這往往能打擊到貸款人。總之,和其他網貸平臺壹樣,捷信有自己的催收部門,催收人員的工資主要靠回收傭金,這就促使了各種不規範催收行為的出現。
捷信可能面臨的民事訴訟通過壹些催收手段未能償還債務,捷信法律部會整理債務人的信息,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妳欠錢不還,會有很多人卷入民事訴訟糾紛。畢竟訴訟挺不方便的。如果妳恰好被捷信起訴,建議妳大膽參與訴訟,請專業人士評估妳使用的貸款利息是否超過國家利率標準。網貸通過網絡還款,還款記錄和按期還款記錄都可以在手機上調用。認真收集這些證據,計算實際利率,請求法院駁回捷信的不合理利息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