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多數人也會想,為什麽會這樣?
1.有些人故意挑撥離間,誇大事實。
首先,很多人在中間挑撥離間,故意把事情放大。這樣說,可能有人會反對,說太偏激了。其實在職場上,很多人,壹方面抱怨公司給的工資低,另壹方面又不敢辭職,不敢向領導要求加薪。這些人只會私下向熟悉的同事朋友抱怨,因為他們希望通過抱怨來影響身邊的同事,讓身邊的同事也積累壹些負面情緒,然後這些負面情緒必然會迎來爆發期。
爆發後,受影響的人肯定會和公司領導產生矛盾,而這些成本的主要內容就是後來投訴的人的要求,不敢提要求。比如抱怨公司工作時間長,工資差,軟弱不好,其實這種事情每個公司都有,甚至是壹種常態。好壹點的公司可能會盡快做出應對政策,盡快給員工升職加薪。
而且大部分公司的解決辦法都是漲工資或者增加其他福利,所以這種抱怨公司不好,但是又不敢辭職的職場人,通過自己背後的這些巧妙操作,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公司可能並不知道他們這樣做了。這種人雖然能達到目的,但是很膽小。
2.有些人野心勃勃,卻不想從現狀中改變,甚至想博取同情。
很多老師在壹些鄉鎮教書,月薪大概兩三千元。如果以壹個月壹萬的工資水平來看,這些老師的工資真的很低。所以這類老師抱怨工資低也很正常。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在農村教書的老師,壹個月能拿3000塊的工資。然而,他每天的工作時間只有八小時。我們再來看壹些體力勞動者,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除了過年休息兩三天,壹年沒有盡頭。
如果讓這些老師跟體力勞動者換工作,他們可能不會覺得工資低。這些老師選擇留在農村,而不是去壹二線城市的學校發展,其實是有原因的。要知道月入過萬並不難,但最大的問題是這樣的老師並不想去大城市發展,而是想在大城市有優厚的待遇,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些老師只會在壹些平臺上抱怨自己工資低。這是非常明顯的。壹方面農村有中學老師,壹方面二線及以上城市有中學老師。雖然都是中學老師,但是待遇不壹樣。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要求這些老師換崗位或者換工作,這些老師就會抱怨他們已經習慣做這個工作了。如果他們想換工作,不如讓他們回家種地。這壹點可見壹斑。
這些抱怨工資低的人,希望在保持原有崗位和原有工作強度的情況下,給他們升職加薪。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甚至是笑話。他們之所以壹邊抱怨壹邊不辭職,是為了博取同情,最終從中獲利。
3,想賺別人的辛苦錢。
職場中有壹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員工喜歡自嘲,說自己沒有功勞,辛苦了。如果這只是壹個基層員工,如果是壹個人成為管理層,那就變得沒有信用了。妳說什麽努力?
確實是這樣,因為領導和員工的位置不壹樣。說了。妳的壹言壹行首先是對自己有利,其次才是對別人有利。無論領導還是員工,都沒有怨言。他們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突出自己對公司的貢獻,然後希望留在原來的崗位上,在維持原有工資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薪酬福利。假設妳有壹份工作。妳按時完成了工作,得到了應有的待遇,這只能算是妳的本分,也就是說,妳為公司貢獻了妳應有的工作能力。但不是很好。除非妳對公司做了可以改變整個公司命運的事情。得到公司的大獎真是太好了。
這樣的人其實很可悲。回過頭來看,這些人雖然有相應的社會經驗,而且年紀也大了,但是抱怨是因為對現在的工作現狀感到無能為力。他們選擇留下,要麽是貪圖安逸,要麽是工作能力差。雖然他們壹直在抱怨,但他們也知道自己有能力辭掉這份工作。
但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很小。所以這些人喜歡抱怨職場的爛公司,但又不想辭職。其實他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職位限制了他的發展,但是他安於現狀,不想辭職,所以只能靠抱怨,希望通過抱怨從別人身上賺點辛苦錢。
即使找不到工作,也能找到工作。他們找的新工作可能沒有現在做的工作好,所以不敢辭職,只能抱怨。要徹底改變這些抱怨工資低又不敢辭職的人,就要讓他們勇敢地脫離現狀,走出自己想走的路。
靈感是:
職場就是職場,不要養成向同事抱怨的習慣。有什麽問題就說出來,發表評論。如果提了也沒用,就放在心裏,不要到處抱怨。抱怨對妳沒有任何好處,只會顯示妳的無能。練好自己的耐心功夫,胸中有雷,臉上有氣,離當領導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