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蘇文洲簡介

蘇文洲簡介

特點:外三瓣長腳,形似柳葉,剪刀抱(盛時開天窗),色淡黃綠,卷舌白。葉寬大、下垂、柔軟、長,葉束外側葉多為半下垂。花葶高度,壹般高40厘米以上,粗壯。繁殖快,花健康。惠蘭,又名夏蘭,原產於中國中部和南部。它喜歡溫暖、潮濕和半多雲的環境。它耐寒,怕水,怕幹燥。應該是疏松、肥沃、透氣的腐殖土。越冬溫度不得低於5度。育種常采用分株和播種繁殖。10年9-6月在半休眠狀態下進行分枝。分枝前,盆土需略幹,可使根系柔軟,減少斷根,快速恢復生長。壹般3-4年分支1次。早春播種在消毒過的土裏,播種後不用覆土就能快速發芽。栽培的盆栽在春季開始萌發新根,土壤要略幹,有利於肉質根的發育。夏天氣溫高,要多澆水,勤噴藥。增加空氣濕度,避免淋浴。生長期每周施肥1次,秋季每半個月施肥1次。病蟲害經常受到炭疽病和粉虱的危害。對炭疽病噴灑6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粉虱可噴2000倍的20%甲硝唑乳曲。惠蘭葉要挺拔,花香濃郁。應該用盆栽來裝飾客廳,環境優雅。

形態特征根;大花蕙蘭的根比較粗短,長21-35cm,直徑0.5-1cm。基部比根前端略粗,無分枝。莖;假鱗莖不明顯,叢生成簇,高1.4-1.8cm,直徑0.8-1.3cm,橢圓形。樹葉;5-8叢,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窄帶狀,基部常對折,直立性強,上部葉稍彎,薄革質,質地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葉脈明顯平行,葉緣鋸齒粗糙。花:花期4-5月,前期4月中旬,盛花期4月下旬,末次花期5月。有1-2花箭,花橙黃色,有深紫色的葉脈和斑點,通常花香濃郁。壹莖多花,常6 -12,香。三月至五月開花。生物學特性大花蕙蘭原產於中國西南部。喜冬暖夏涼氣候,高濕強光,適宜生長溫度10℃至25℃。夜間適宜溫度為10℃左右,特別是開花期,如果溫度保持在5℃以上,在15℃以下,花期可延長至4 ~ 5個月。花期可根據品種不同從10至次年4月。工廠化栽培從組培苗到開花需要三年時間。大花蕙蘭可分為母球、子球和太陽球,其中太陽球生長最快。

大花蕙蘭喜歡強光,能承受5萬到7萬勒克斯的強光。大花蕙蘭原產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高原,喜歡涼爽高濕的環境。其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0-25℃。冬天要放在低溫溫室裏,晚上要放在10℃。

右邊的花莖形態良好,伸長正常,大部分花在2-3月開花。冬季氣溫低於5℃時,葉片略黃,花期推遲,花莖較短。但當越冬溫度在15℃左右時,植株葉片呈綠色,有光澤,但花莖會突然拉長,開花提前到1-2個月,花莖較軟,不能直立,必須用柱子支撐。分級標準不同品種、不同性狀有不同的分級標準,但壹般遵循以下分級標準:

A級:株高80 ~ 120cm,有4 ~ 5個花箭,每個箭有15 ~ 20朵花。

B級:株高60-80cm,有3-4個花箭,每個箭有10-14朵花。

C類:株高40至50厘米,1至2花箭,每花6至9朵。

還可根據花徑大小分為大花系列(花徑8至10 cm)、中花系列(6至8 cm)、小花系列(4至5 cm)。傳統蘭的原始森林是陸生植物和山區的地帶,山區村民稱之為高蘭、大蘭、牛蘭、上蘭。古人把壹莖九花稱為“回”,“回心”指的是團結在壹起的中國美好善良的心。桂花的植株壹般高大,有5-13片葉,葉長約35-80 cm,葉寬0.5-1.5 cm,葉脈粗而明顯,葉緣鋸齒明顯而粗,假鱗莖不明顯。花梗直立,直徑65,438+0 cm,直徑65,438+0 cm者細如線香,壹般高35-80 cm左右。有5-30朵花。展花直徑約為3.5-8厘米。

顏色多為黃綠色或綠色,舌瓣上有綠色絨苔,上面有許多紫色斑點。花期為原產國的4月至5月初,秋季偶爾會再次開花。桂花分布很廣,秦嶺以北也有分布。故土比春蘭高,耐寒,耐幹旱,陽光充足。產地品種間葉形、花質略有差異,分為北京、江浙、皖西、湖北、雲南、貴州、上海南部、廣州。

蘭花是壹種原產於森林的陸生植物。它的假鱗莖很小或不明顯。它的葉子長25-80厘米,寬7-12毫米。花近直立或稍彎曲,長35 ~ 50厘米,花5 ~ 11朵,直徑6厘米,芳香。花期為3月至5月。它們分布在中國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省、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以及尼泊爾和印度。生於海拔700 ~ 3000米的潮濕、開闊、排水良好的地方。大花蕙蘭是中國最古老的栽培蘭花之壹,從野生植物中選育出了許多優良品種。大花蕙蘭也是該屬在中國最北的壹種,耐寒性很強。

主要品種有:極品、金帝酥、蘇文洲、謝佩梅、老上海梅、翠萼、大壹品、江南新極品等。科技新品種大花蕙蘭是壹種常綠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蘭科大花附生種的總稱。假鱗莖粗壯,長方形,稍扁,上面有6 ~ 8個帶狀葉片,長70cm ~ 110cm,寬2cm ~ 3cm。花莖近直立或稍彎曲,長60 cm ~ 90 cm,花6 ~ 12朵或以上。花葶從40厘米到150厘米不等,葉淺綠到深綠色。每盆有3至5個標準花莖,每個花莖有6至20朵花。其中綠色品種多為香型。

花大,直徑6 cm ~ 10 cm,顏色有白、黃、綠、紫紅色或帶紫棕色條紋。它是中國栽培最廣泛的蘭花之壹,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分株繁殖法。喜歡溫暖、潮濕和半多雲的環境。用蕨根、苔蘚、樹皮等盆栽。要求根際通風排水特別好。秋天花芽形成後,春天開花前需要壹個涼期。冬季夜間溫度約為65438±00℃。這壹節的熱門品種有普通栽培的:獨家、蟬花蘭、碧玉蘭、藏虎蘭以及大量雜交品種。大花蕙蘭最初的商業品種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近年來,國內許多公司開始研究品種選育、組織培養技術和栽培技術。目前主要流行的品種如下:

粉色系列:《帝國夫人》《粉色夢露》《南希》《夢幻》

綠色系列:'碧玉','幻影'(濃香),'圓舞曲'(清香),'玉禪'

黃色系列:“日落”(香水)、“明月”和“飛碟”

白色系列:‘冰川’(掛)和‘黎明’品種的蘭花傳統上分為紅殼、綠殼、紅綠殼、白綠殼等。和春蘭壹樣,也分為荷花花瓣、梅花花瓣、水仙花瓣等。沒有其他顏色的花也叫素心。典故:中國惠蘭的歷史文化。惠蘭壹詞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的《楚辭》中。他的話裏說:“有九畝(壹畝十二畝——首領)和百畝樹。”這裏說的“蕙”只能理解為壹種香味很好的香草,是否指我們今天說的蘭花,還有爭議。可以確定為我們今天所說的蕙蘭之“蕙”的,是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所著《遊芳閣》壹書中的蕙,上面寫著“滿花滿香者為蕙蘭,滿花滿香者不可足”。宋代人很流行栽培大花蕙蘭和大花蕙蘭作為觀賞植物,所以有必要對這些草本植物做壹些區分。黃庭堅的這兩句話,成為後人區分蘭和大花蕙蘭的依據,現代植物分類學把這種在晚春開花的大花蕙蘭命名為蘭。如果說黃庭堅只是從性狀上區分蘭與回,那麽朱克柔的《清初香筆記》則註意到了蘭與回的不同栽培方法。他說:“如果妳喜歡太陽,妳必須在壹天的前半段的三點鐘曬太陽...當妳在蘭時,妳將能朝聖。”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回瀾有很多名產,比如大邑品、枚乘、關定、上海梅、潘綠梅、碭子等。

其中壹些著名的蘭花產品已被記錄在清代同治年間徐乃和的《蘭花同心錄》中。比如八大名蘭種之首,在《惠蘭·童欣錄》中稱之為上品,有詩贊之:“秀才氣傲,力贊領袖;自入江南以來,壹千塊錢能得此獎,實屬不易。”清初生對《蘭奕雜記》中蘭花花瓣形態的辨析和詮釋,開啟了蘭花審美的大門。直到改革開放時代出現了大量的蝴蝶花和奇花異草,這壹兩百年來,蕙蘭花卉美學特別註重花瓣形態,影響廣泛,成為傳統的蕙蘭美學觀念。

12 (1923)年,余杭人吳恩源編著了《蘭簡史》,進壹步總結了當時蘭屬的傳統品種和新種,將其分為紅殼蘭、綠殼蘭、紅綠蘭三大類。杭州依蘭家姚氏65438年至0959年所作《蘭花》壹書,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蝴蝶花和素花。20世紀80年代以後,大量的蘭花新品種被開發出來,世界各地的蘭花家族根據新的發現為蘭花增添了奇花異草和彩花。至此,大花蕙蘭已經成為中國蘭花中壹個龐大而有特色的分支。

蘭花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就已經傳到了日本和韓國,尤其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從中國收集了大量的蘭花,賣到日本栽培。但由於中國連年戰亂,建國後的幾十年間,人禍也就兩三起。到上世紀末,國興王蘭和中國出現蘭花熱潮,壹些傳統品種的蘭花在國內找不到了,不得不從日本賣回中國。壹株蘭花的發展史也從側面反映了民族的興衰。

中國蕙蘭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遊芳閣》壹書中說“蘭似君子”“惠有士大夫”,開啟了蕙蘭欣賞之路。清初文學家、花藝家李煜專門寫了壹篇關於“蘭花”的文章,說:“蘭花之所以低劣,不在花與香,而在葉...葉子又苦又長...而且他們太胖了。”壹般來說,如果栽培得好,大花蕙蘭植株比大花蕙蘭高,花枝也大而高,花多,非常瑰麗鮮艷,香氣四溢。所以欣賞門道的人會欣賞大花蕙蘭和大花蕙蘭兩種,而看熱鬧的人會比別人更欣賞大花蕙蘭。近幾年大花蕙蘭的價格漲幅往往高於大花蕙蘭,不止於此。這是對大花蕙蘭的壹般獎勵。

蘭花的欣賞,自從花瓣形理論出現以來,就特別註重花的花瓣形。梅子花瓣和水仙花瓣最貴,圓厚舌最好,外三瓣(萼片)最好。它的大部分著名產品都是這種。蘭花的蓮瓣很少,近年來發現有蓮瓣,也很受歡迎。壹般來說,大花蕙蘭的葉子就像苦艾,除了少數顏色鮮艷的花,很少有人欣賞。近年來,大花蕙蘭的蝴蝶花瓣和奇花異草五顏六色,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那些花瓣多、舌色鮮艷的更是備受推崇,叫價甚高。素心班也很受歡迎。物以稀為貴,因為大花蕙蘭多為黃綠色花,如開紅花、紫花、黑花、乳白色花的大花蕙蘭,也很受重視,顏色鮮艷的更好。花瓣和花萼花瓣厚,糯,似玉,往往是佳品。大花蕙蘭枝粗花多,在欣賞時也要註意整個枝中花與花之間的布局是否錯落有致,香味是否醇厚。葉藝漂亮的也是好品,偶爾有葉藝、花藝、花瓣造型的更受青睞。編輯這壹段花蘭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都有栽培,特別是在西南和臺灣省。有“天下第壹香”、“香美人”的美譽。蘭花純潔、柔美、淡雅,芳香宜人,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個性化花卉。

古代有“壹心之言,臭如蘭”的記載,將“蘭”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比喻為知音壹樣的氣味。因此,後人常以“藍顏”比喻誌同道合的言論。《離騷》中有壹句詩,“遞以為佩”,“蘭”的比喻是“潔”。《說苑》中有壹句名句“十步之內,必有幽蘭香”,陳述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情,指出只要妳密切關註,就壹定會發現我們身邊許多美好的事物。古人張華在《情詩》中寫道“美人遠,藍室無光”。在這裏,“藍色房間”成了女性臥室的代名詞。在過去,“夢蘭”被用來比喻女人懷孕。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弓玄三年》中記載的春秋時期的妃子夢天使生蘭的故事。在古代,朋友之間相互捆綁,結拜兄弟需要交換生日的“音樂貼”。這個“樂帖”叫“蘭璞”,所以叫“金蘭結拜”。古人把漂亮的文章稱為“張瀾”。中國自古以來,很多女性的名字中都有“蘭”字,比如“木蘭”。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作品中有“蘭”字。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珍貴花卉之壹。蘭花的香味清而不濁,幽香含蓄,清純淡雅,耐人尋味,持久不散。蘭花色澤淡雅,花姿端莊婉約,壹年四季綠葉,葉片細長,剛柔並濟,嫵媚超脫。早在我國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就在浙江山區大面積種植蘭花。在中國唐代,欣賞藍風盛行。唐太宗李世民的《蘭芳》詩中,“日影參差,風散光香。”李白的“蘭花香風遠”,劉禹錫的“蘭花香幽林”,孟郊的“蘭破不變色,蘭死不改香”,都是描寫蘭花的佳句。據可汗曼璐說,唐代詩人王維非常擅長栽培蘭花。壹株蘭草有壹首詩,半朵花有壹千幅畫。蘭草含蓄,唯美,淡雅,是千篇詩畫所不及的。相關著作我國最早論述蘭花品種特征、蘭花品質以及栽培管理灌溉方法的著作是南宋紹鼎六年(公元1233年)趙世庚所著的《張進蘭譜》。此後,南宋時期有關蘭花的著作已有十余部,如的王《蘭譜》、明代的《蘭譜》、清代的《初香》、清代屠雲莊的《惠蘭鏡》等。新中國隨著我國園林事業的發展,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蘭花的引種栽培,並出版了許多有關蘭花的專著,如《四川蘭》、《廈門蘭》、《中國蘭花分類學研究》、《蘭花》等。自宋代以來,中國的蘭花傳到了日本和歐洲各國。近年來,在許多國家,通過試管育苗的工業化方法生產蘭花,這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壹個“蘭花產業”。編輯本段花盆的栽培要點

蘭花的根系比較發達。根據蘭花疏水通風的習性要求,蘭花選擇的花盆比普通花盆更特殊。最好選擇質地粗糙幹燥、釉色美觀、底空、壺腳養“蘭”的“蘭壺”“蘭花盆”壹般有大有小,底深,像壹個喇叭,口向上。底部有水孔,盆下部周圍有許多小水孔。它的目的是讓蘭花的根部更好呼吸。新種的蘭花最好種在“蘭花盆”裏。經過壹年多的培育,新根正常發育後可以移至美麗的紫砂“蘭盆”中。

土地

蘭花種植的關鍵是用土。蘭花是半空氣生根的花,所以必須使用含腐殖質、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壤。山泥中生長的蘭花栽培效果更好。蘭花土也可以用70%的沙壤土和30%的粗腐殖土自行配制。勾兌後,堆放三年以上才能使用。

選定的盆地土壤應過篩,以分離粗顆粒和細顆粒。盆栽土壤應消毒以防害蟲。可以噴800倍的“托布津”或“波爾多”來預防。目前花鳥市場有現成的蘭花專用栽培土出售,效果很好,幹凈無異味,隨買隨用。

上盆

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蘭花新根還沒有發育好,斷根很多。首先要清除根部的泥土,用清水沖洗,剪去枯葉和焦葉尖。對於感染了病蟲斑的葉片,要毫不留情地剪去病斑。另外,腐爛發黃的老根要剪掉。蘭花如果沒有完全生根,要保留沒有根尖的老根和根芯。最好將蘭花與600倍的殺科藥或抗病毒明礬或醫用青黴素、鏈黴素混合,將每瓶註射粉溶於2.5公斤水中,將配制好的溶液浸泡兩小時,然後取出洗凈。曬幹蘭根可激活蘭花植株的活力,使其柔軟、易拉直、不易折斷、易上盆。為了防止藍葉變幹,可以給藍葉遮陰,壹般光照2小時左右。

當大花蕙蘭根部略顯白色時,用鋒利的小刀將連在壹起的幼苗分開,去掉過多的無葉假鱗莖,因為有些無葉假鱗莖根本不會發芽。壹般的做法是:種植,選擇1~2個新鮮的假鱗莖,用於壹株或兩株的幼苗。三個以上的連體苗,不管有多少個無葉假鱗莖相連,都要分開,分別處理。切口可塗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然後根據葉子的長短,分類放入盆中。盆底洞要墊四分之壹左右的大炭,先用粗土,後用少量細土。種植的時候,蘭花的根要散。加土時,花盆要搖晃幾下,深度要接近葉底。盆表面的土壤要略呈拱形,略顯緊實,這樣蘭花的根才能粘在土壤上,有利於發芽生長。可以在花盆表面放壹些浮石或磨碎的天鵝絨草,以保持水分。然後徹底充分的倒幾次,放在陰涼通風處。五天後,將盆栽移至半陰半陽的地方培養。

傳統上,不同品種的蘭花不能混放在壹個盆裏。因為長期混種會造成蘭花品種的變異。對於花期不同的品種,由於管理要求不同,特別不能混在壹個盆裏。有些蘭花的葉形和顏色不壹樣,混在壹起不好看,也不協調。有意識地誘導突變,把不同的蘭花品種種在壹個盆裏,是壹種簡單的方法。但這需要很長時間。蘭花是陸生植物,喜潤,厭澇。很多早期的育種家,怕自己缺水,結果澆了太多水,幹脆把蘭花的肉質根給爛掉了。土栽蘭花的澆水原則是“寧幹勿濕”,只要蘭花土壤中保持壹定的水分即可。對於無土栽培的蘭花來說,相反是“寧濕不燥”。

蘭花不需要太多水分,所以要幹燥,不能潮濕。6月5438+10月、2月每周澆水壹次;3、4月份,每3~4天交壹次水;5月份,每2天澆壹次水;6月份,每天澆壹次水;7、8月份,每3天澆壹次水;9月到65438+2月,澆水從壹天兩次逐漸減少到壹周壹次,註意不要淋濕。

蘭花要靠河流、泉水、水井來澆灌。如果用自來水,要放置壹段時間,待水中的氯釋放後才能使用。蘭花的水質壹般要在PH 5~6。可以在藥店買酸堿試紙檢測水質。對於酸度不足的人,可以在水中加入壹些鹽和米醋進行調節。蘭花澆水很有學問。誰該在盆邊給它澆水?夏季宜在清晨或傍晚澆水,避免中午澆水。水量不宜過大。壹般壹周澆壹次水,夏天壹周澆兩次水,會導致蘭花根部病蟲害。尤其是陰雨天氣,盆內土壤要幹燥,不能潮濕,幹燥的盆有利於蘭花萌發新葉。

照明

蘭花在3-4月上半月可以曬太陽;從4月底開始,上午9點以後,不宜曬太陽;春蘭每天可以曬兩個小時的太陽,6-9月每天早早遮陰。10個月後可以延期著色。

溫度

蘭花耐寒,除了天寒地凍的日子,都可以放在室外過冬。壹般室外溫度2~3℃時,蘭花應立即移至室內。夏季氣溫高,幹燥季節要適當噴灑蘭花降溫保濕。

給土壤或土地施肥

新種的蘭花只有長出2厘米長的新根才能施肥。壹般新根長2個月左右,有人主張培養1~2年。蘭花肥可以自己配制。方法是用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6份,混合均勻,存放在容器中,加水數次,發酵壹年後稀釋。

施肥壹般在5月新草出土前開始,到初秋停止。每15~20天施肥壹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施肥的原則是勤施薄肥。晚上施肥,早上再澆水。俗稱“回水”。蘭花施用的肥料有9種:

①蘇促肥:這種肥料能促進蘭花植株的早期萌發。可選擇0.2%硫酸鉀復合肥、實達500倍液、華寶4號1000倍液。

(2)催芽肥:施用蘇催芽肥半個月後施肥。肥料同蘇促肥,也可換成500倍的“蘭菌王”溶液;

(3)促花芽肥:此時蘭花葉芽出土3~5 cm,正處於懸浮生長期,新芽生根。此時蘭花母株開始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植株需要的氮肥較少,磷肥較多。可用“華寶3號”1000倍溶液澆根,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硼砂”800~1000倍溶液;

④促肥:新芽長出2 cm根時,花芽分化已成定局,新芽急需補充營養。此時應每月施壹次復合肥溶液或噴施“華寶5號”;

⑤助花肥:開花前30天左右施肥。可施少量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益多液肥”、“西碩”;

6坐月子:此時蘭花正處於花期。為了及時給植物提供更多的營養補充,可施0.3%硫酸鉀復合肥,葉面噴施西碩、嘉蘭寶、紫蘇、植物健身素、復合微量元素等肥料。

⑦抗寒肥料:蘭花越冬前,多施磷肥和鉀肥。磷能降低植物細胞的冰點,鉀能增加植物纖維素,促進植物皮層的韌性。冬天和寒冷天氣千萬不要施氮肥;

⑧陪肥:指在植物分株、換盆前施於植物的壹種三元素平衡肥料,以提高植物的成活和復壯,可在葉面噴施“華寶2號”、“礦物健身素”、“美能素”等肥料;

⑨翠根肥:促根肥可以用1500倍的“促根”或1000倍的“磷酸二氫鉀”或1000倍的“蘭菌旺”或3000倍的“促根”葉面噴施。

如果每種肥料施1-2次,壹年可施10次以上。要特別註意的是,茶葉不能作為蘭花的肥料,因為茶葉是堿性的,施用後會堿化土壤基質,影響蘭花的生長。蘭花的管理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叫做“春不出,夏不持久,秋不燥,冬不濕”。蘭花“喜肥而畏濁”,所以肥壹定要弱,否則會傷葉傷根。

  • 上一篇:深圳航空公司退休政策
  • 下一篇:鈾資源的龍頭股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