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文化傳媒創業的故事

文化傳媒創業的故事

文化傳媒創業的故事

80後女生文化傳媒公司為普通人寫回憶錄。

2012春節期間,29歲的孟佳是《天津日報》的壹名記者。她和天津市和平區環衛局掃馬路白樓分隊的環衛工人壹起包餃子過年,寫了壹篇《早點吃餃子,早點上班》的新聞報道,發表在《天津日報》上。壹個多月後,她辭去了幹了5年的記者工作,創辦了天津首家“百味年華”文化傳媒公司,為普通人寫回憶錄。壹年後,孟佳的公司已經為普通人完成了九本書,收支平衡。

天津80後女孩的創業故事,孟佳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放棄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就像小學畢業進了初中。

百味年華公司位於天津繁華地段的寫字樓裏。公司面積不大,布局簡單溫馨。這些家具是孟佳最喜歡的中國風格。“面試室的布置有專業的心理老師指導過,能讓人心平氣和,”孟家邊說邊從紫砂茶壺裏倒茶遞給記者。

孟佳大學是新聞專業,文筆不錯。她腦子裏也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孟佳的理想是“新聞業”,盡管他在大學裏選修了市場營銷課程,並取得了98.5分的好成績。畢業後,她如願成為了壹名記者。

日子平靜地過了五年。2011年7月的壹天,孟佳偶然在網上看到壹家北京的文化公司。口號是“為普通人寫回憶錄,為老人出書”。她仔細看了幾遍網站後,被這個想法深深吸引。“為普通人出書”的想法像種子壹樣在她心裏生根發芽。

經過壹段時間的市場調研,孟佳發現天津沒有壹家專門以企業運作模式提供回憶錄及其延伸產品和服務的公司。她咨詢了很多領導和朋友,得到了壹致支持。“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繁榮,人們越來越註重個人體驗和價值體驗。許多人重視自己的人生記憶,給家人和朋友留下壹本個人自傳,這遠比其他形式的禮物更有價值。”壹位孟佳信任的老師的話,堅定了她創業的信念。

2012年3月,孟佳遞交了辭職報告。“放棄人人羨慕的鐵飯碗,感覺就像小學畢業進了初中。不是沒有留戀,只是期待更好。”

當月,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取名百味年華,寓意“人生百味,似水年華”。公司延伸北京同行的思路,不僅為普通人寫回憶錄,還負責采訪、編輯、整理各類經歷筆記、情感敘事、制作個性化創意視頻產品、為企業記錄企業文化、從事舊書翻印等工作。

百味年華的第壹本書是《感恩的心》,這是她寫給父母的贊歌。

公司成立了,從策劃到寫作都得我們自己來。

五年的記者生涯經歷了孟佳的寫作,積累了她對生活的理解。當她向顧客介紹時,她會為他們量身定做。記錄下來的回憶,既可以詳細寫出完整的經歷和社會生活,也可以描述生活的壹個側面或剪影,可以分為愛情篇、事業篇、家庭篇,再細分為初戀回憶、創業艱辛、兄弟情等人生某壹階段、某壹重大事件的回憶。

孟佳的第壹本普通人傳記是《感恩的心》,這是她寫給父母的壹首贊美詩。即使在今天,翻看書中的文字和圖片,孟佳仍然感到溫暖。在書中,她深情地告訴父母:“時光飛逝,媽媽,妳的眼睛在褪色,但妳給了我明亮的眼睛。”爸爸,妳的腰有點彎,但它教會了我挺直腰板,妳的皺紋越來越深了...“孟佳精心制作了這本書,希望能記住父母為她付出的愛。

“真誠的感謝信,總是講究點點滴滴的道理”,孟佳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記住,並留下來回味。這本書雖然只針對普通人出版,但還是要經過11的流程,比如人物采訪、文字編排、專業攝影、稿件協調、美編設計等。

憑借真誠專業的服務,百味年華的客戶都是口碑相傳。壹對初為人父母的年輕夫婦為他們的寶寶定制了壹本懷孕日記。通過這本書,他們想告訴孩子,在他出生之前,家裏有大事,有風風雨雨。

百味年華的員工從孕媽媽到孩子出生,連續幾個月跟蹤采訪,記錄她們的生活和心路歷程。當公司編輯部主任金哲鄭重地把包裝精美的懷孕日記遞給這對年輕夫婦時,寶寶剛剛出生。“這將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金哲說。

為書法家陳啟智寫回憶錄《千年恩愛——緬懷恩師》,讓孟佳壓力很大。采訪過程中,她和同事們沒有提問,只是打開錄音機,靜靜地聽著老人帶他們回到塵封的過去。回去後反復聽錄音,整理零星故事,采訪和寫作持續了幾個月。收到書後,陳先生輕輕地揉著封面,愛不釋手。他當即寫了壹首自創的藏文詩:“百花唱青映紅,滋味調春風。”方誌睿年間,新園壹片繁華,蔡華飄入林中。“四句第壹個字連起來就是‘百味年’。

不要害怕失敗,但要盡力;認清自己,有能力才有自信。

為每壹位顧客寫書對孟佳來說是壹個成熟的過程。

當初,孟家槐懷揣夢想,壹頭紮進商海。首先,他嗆了幾口水。孟佳開始普遍出租辦公用地,環境混亂。有的客戶來看了壹圈,壹句話不說就走了;沒錢打廣告,我所有的積蓄和父母資助的錢都很快投入進去,市場開發緩慢,有時候連員工工資都沒著落...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印象最深的是組建人才隊伍過程中的曲折。當時的孟佳根本不懂管理,不知道如何給員工劃分工作職責、安排工作流程,不知道如何發揮員工的特長:高端稿件編輯要做前期的文字整理工作;專業的平面設計師都要親自去網上搜集基礎素材。“這就好比讓壹匹千裏馬去磨房,人才的價值無法與之匹配。”

在公司失去壹些骨幹後,孟佳對自己進行了思考。很快,她理清了人力資源管理的脈絡,組建了更合理的專業團隊。她給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給他們基本的寫作工作。能力強的可以進壹步參與策劃、采訪、寫稿,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她還利用自己作為記者的豐富人脈,邀請了許多專業人士加入團隊擔任顧問,包括報紙編輯、大學教授、藝術家等業內資深專家,並請他們負責完善稿件。由此,形成了專業化、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她還果斷更改了辦公地址,重新設計裝修了辦公室。

百威年華公司目前有5名全職員工和30多名兼職員工,孟佳主要負責市場開發和團隊管理。

金哲是公司員工中的老手。2012年8月,在天津某報社工作的金哲聽說了孟佳的公司,但他找到了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卻不知道具體幾樓。結果,他壹層壹層地找,爬到21層時,終於找到了孟佳,兩人壹拍即合。甚至沒有問薪水,金哲就成為了公司的壹名員工,因為“我喜歡這份工作,相信公司會有壹個美好的未來”。

年近六旬的馬國華是公司返聘的專職顧問。“剛開始,公司沒有招聘計劃。我在幾個月內給孟佳打了幾次電話,要求加入團隊,所以我想在這個前沿的文化產業中發揮作用。”馬國華嘲笑公司的起源。年輕的平面設計師康楠雖然剛入職,但是工作兢兢業業,他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設計我們公司宣傳冊這種非表演性的工作中。“只有把公司宣傳好,才能有更多的客戶。”她陳述了她的工作原則。

與普通公司的創始人不同,孟佳沒有在名片上寫任何職位。她覺得自己和員工不是上下級,而是壹起創業的朋友和夥伴。員工工資表裏沒有考勤作為考核指標,只有績效工資。公司充分尊重人才的創造力和保護人才工作的激情。員工的工作時間是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半。只要他們做好平日的工作,就可以享受彈性工作和閑暇時間。當員工工作繁忙時,孟佳會主動買午餐。員工工作累了,她會準備茶點...這個以80後為主的年輕團隊,每周都在壹起聊工作,交流經驗,聽客戶講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學會分享和包容,在創業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自從創業以來,孟佳已經為公司投入了近20萬元。讓她高興的是,她實現了收支平衡。

20歲的時候,孟佳給自己制定了壹個明確的職業規劃:首先做好新聞工作,5年後依靠這個職業的積累和經驗,自己創業。看到自己的計劃壹步步實現,孟佳感到非常幸運。“不要急著跳槽,多積累找準方向;不要害怕失敗,但要盡力;認清自己,有能力才有自信。”她願意把自己的壹些經歷分享給和自己壹樣正在創業或者準備創業的年輕人。

魏和他的文化傳媒公司夢

魏,河南扶溝縣呂灘鄉人,2010考入阜陽師範學院新聞系。大三的時候,他向親戚借錢,買了相機、三腳架等簡單的拍攝器材,開始了視頻創作之路。

沒有劇本,他自己寫;沒有演員,他向他的同學求助...他以身邊發生的人和事為拍攝題材,先後拍攝了《特招》、《偷水瓶》等微電影。其中《偷水瓶的人》還獲得了2013全省某視頻創作大賽優秀獎。《特招》上傳到網上後,創下了日點擊量超12萬的紀錄。

當他的同學還在熟睡的時候,他帶著設備爬到樓頂,等待日出。下午放學後,同學們壹起出去玩,他還在專心拍攝日落前迷人的景色...當他把剪輯好的宣傳片拿到班上播放時,師生們都驚呆了。沒想到他把學校拍得這麽好看。這段視頻後來被上傳到學校網站上作為宣傳片。

今年7月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去大城市找工作,而魏卻在阜陽市區租了房子住了下來。期間,合肥壹家影視傳媒公司想高薪聘請他,他婉拒了。他的壹個親戚在上海業務發展缺人手,希望他幫忙管理,他也沒去。他決定用在阜陽學到的東西,自己創業,實現人生價值。

創業之路充滿艱辛。首先是因為他們資金不足,沒有成立公司,無法承接國外業務。其次,設備差,不夠用。為了改善所需的拍攝器材,他經常用父母給他的改善生活的錢去買索放、反光板等。,但是後期制作的時候,電腦配置跟不上,經常壹個視頻要做壹個通宵。他只是堅持。

9月中旬,經主管部門批準,魏的“富陽感嘆文化傳媒公司”正式成立。他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他相信在大學生創業政策的支持下,他能在未來幾年實現我的夢想。

這個大學生創業故事的主人公是魏。他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自己的愛好,克服了創業路上的種種困難,朝著自己的夢想不斷前進。作為大學生創業的代表,他值得學習。

  • 上一篇:濰坊昌樂走高速到湖北襄陽。
  • 下一篇:我想知道香港所有銀行的名字...謝謝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