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發展簡史。

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發展簡史。

香港文化傳播,原名余浪集團,由漫畫教父黃玉郎先生於1979創立,1986在港交所上市,是當時大中華區的漫畫帝國。後來,它成功收購了香港的主要報紙《每日日報》。該報由香港著名文化天才蓋順偉先生創辦,並主持創辦了香港第壹份彩色日報,日銷量達38萬份。這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報紙的主要記者。由於余浪集團在文化產業的主導地位,引起了投資界的覬覦,引發了胡仙女和香港星島報業集團憑借雄厚的資金優勢成功收購余浪集團,並將公司名稱變更為“文化傳播集團企業”。

1998香港金融風暴後,胡仙女和星島報業集團將文化傳播(343)34.9%的股份出售給澳洲金網資本有限公司,希望打造壹個新的文化商業局面“華人文化科技”。

1999年,王瑾資本成功邀請臺灣省中文計算機之父朱邦復先生帶領全臺中文科技研究團隊加盟,並將30多年來中文科技基礎設施研究的重要成果“微型中文造詞機”歸功於文化傳播資產。同時,朱邦復先生成為文化傳播的最大單壹股東。於是,文化傳播正式開始了漢字的科技革命,誓將中國傳統文化轉化為科技文化,在計算機科技領域與國際社會主流文化全面結合。

眾所周知,文字是文化的基礎。然而,對於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文明來說,傳統的文字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阻礙了其文化在信息時代的發展。朱邦復先生幾十年來致力於漢字研究。2001年,朱邦復先生在澳門的科研基地,成功將繁體字轉化為信使字和科技字,利用字庫生成器技術,將中國幾千年積累的字符濃縮到1MB以內,並成功“落地”到CPU處理器中,突破了文字處理器中CPU的束縛。

2002年,文化傳播與IBM合作,將嵌入式CPU的中文處理技術與PowerPC嵌入式CPU架構集成。PowerPC架構標誌著嵌入式CPU架構的普適性,是嵌入式系統技術硬件核心的典範。2003年3月,集團與IBM聯合開發了全球首個嵌入式中國芯,名為“龍飛CPU”,從而完成了嵌入式通用系統技術的硬件核心。

這些科研上的重大突破,有賴於眾多合作夥伴的幫助,尤其是被譽為科技公司搖籃的IBM,在技術和資源上的巨大支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雙方終於將朱邦復的字體生成器技術嵌入到先進的CPU處理器芯片中,正式宣布CPU中央處理器從即日起加入漢字處理功能,使中國計算機成功誕生,標誌著中國文字與國際社會文化在計算機技術上的全面融合。

2003年7月,文化傳播集團還與美國著名芯片制造商Transmeta Corporation合作,獲得了在嵌入式Linux系統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的MidoriLinux的控制權、管理權、運營權和開發權。由於MidoriLinux內核完全開放,各類嵌入式產品可以根據個性化需求自由拆裝和擴展,極大地促進了嵌入式Linux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是智能家電走向電腦化、信息化、輕量化的重要基礎。MidoriLinux嵌入式系統內核的出現標誌著通用嵌入式系統技術在軟硬件結合方面趨於成熟。

中國的文化傳播嵌入式CPU技術、MidoriLinux的嵌入式通用內核和IBM的PowerPC的嵌入式通用硬件核心,構建了嵌入式通用系統新的技術框架和標準——龍飛美島莉嵌入式技術工業標準。這壹新的工業標準目標,結合中國龐大的家電產業,將開辟壹個全新的計算機產業,稱為“嵌入式功能計算設備”。這三項國內領先的嵌入式技術的成功結合,在全球嵌入式通用技術領域具有重大的科技價值和歷史意義。它與中國龐大的家電產業相結合,構成了未來信息家電產業的核心技術框架。這壹發展標誌著計算機正式從PC的局限中發展出來,也標誌著壹個新的計算機產業及其配套的新零部件產業在東方的中國誕生了。

除了美國主導的互聯網通信標準、歐洲主導的PC行業標準和無線通信標準,中國還將主導全球的家電和計算機行業標準。這種新的工業體系和標準可以完全擺脫Wintelx86架構的束縛,真正讓計算機騰飛,真正讓計算機進入普及階段,成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工具。電腦“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時代正在到來。

  • 上一篇:0元成立公司:免費公司註冊是陷阱嗎?如何看待免費公司註冊?
  • 下一篇:不知道幸福人壽保險公司是否合法?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