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征信行業相關公司:百姓征信、樸道征信。
本文包含核心數據: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信用卡發卡量和貸款余額、個人信貸市場規模等。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不斷增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以自住和投資保值為目的購買房地產。2012至2020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呈穩步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末,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34.44萬億元,同比增長14.6%。
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貸款數量和貸款余額逐年增加,信貸管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壹方面,要警惕個人住房不良貸款問題;另壹方面,也要註意“不得炒房”的要求。信貸資金“涉房”監管趨嚴,銀行對房貸的審核也趨嚴,對購房者的資質進行了嚴格的考察,所以對個人征信報告的需求會逐漸增加。
信用卡發行數量和貸款規模逐年增加。
近年來,信用卡市場也迎來了加速發展的黃金期,信用卡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更為重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中國的信用卡市場在刺激內需和消費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5438+2月末,我國信用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期末信用卡還款總額791萬億元,較2019增長4.2%;我國信用卡累計發行量已達7.78億張,較2019年增長4.3%。
個人征信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申請房貸、車貸、信用卡到使用征信,再到租用充電寶、免費出行。個人征信使用越來越頻繁。
個人信用查詢累計數量快速增長。
從個人信用查詢累計次數來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數據,2014年至2020年,我國個人信用查詢累計次數呈快速增長趨勢。2014年個人征信查詢累計4.05億次。2020年,個人信用查詢累計次數已達31.61億次,個人信用查詢次數增長680%。
中央銀行信用信息中心
個人征信市場巨大,但發放的牌照很少。
據測算,2020年個人征信市場規模將達到379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20%。結合GlobeNewswire《全球消費者征信行業報告》預測的2021-2026年中國個人征信市場復合增長率和過去五年中國征信市場復合增長率,預計2021年中國個人征信市場規模將達到436億元。
註:中國個人征信市場規模=累計查詢次數*個人征信平均查詢單價。
面對如此大的個人征信市場需求,國內獲得個人征信牌照的公司只有兩家,壹家是百姓征信,壹家是樸道征信。
2018年,百行征信獲得全國首張個人征信牌照,2020年7月成為全國首家擁有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業務雙牌照的征信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推動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了百興征信。其余股東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鵬遠征信、中國程心征信、考拉征信、中智成征信、北京華道征信。主要定位是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點對點借貸等領域開展個人征信活動,納入央行征信中心未覆蓋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
截至2020年底,白航征信有限公司拓展的金融機構總數達到1.887家,納入個人征信數據庫的個人信息主體總數達到6543.8+0.63億。2020年,白航征信有限公司個人信用報告總使用量為654.38+0.67億,白航征信有限公司所有產品總使用量超過4億。
公園道鄭新於2020年2月28日在北京朝陽保稅區註冊成立,郵編65438。是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許可批準的第二家全國性個人征信機構。樸道鄭新主要股東及持股情況:北控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JD.COM數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曠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優香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有5%的股份。
樸道鄭新公司將堅持市場化運作機制,以“征信+科技”為核心競爭力,在法律框架內專註於非信用替代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努力解決傳統金融服務難以覆蓋的信用白戶或準白戶的融資支持問題。通過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提供獨立、包容、公平、專業、安全的征信產品和服務,在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大眾的同時實現自身業務。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征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