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我國現行合並會計報表側重於母公司理論。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實體論是中國的必然選擇。首先,從美國合並理論的演變可以看出,實體理論取代母公司理論將是大勢所趨,這在世界其他國家對合並理論的選擇中也可以得到驗證。其次,中國加入WTO以來,會計準則在國際上逐漸趨同,實體論是國際合並會計準則的發展方向。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外部主體對合並會計報表的信息披露有著強烈的需求。例如,企業集團的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通過合並會計報表了解整個企業的綜合情況。實體論所倡導的開放式合並會計報表目的恰好適合我國目前會計信息需求的實際情況,而其他合並理念所闡述的合並會計報表目的過於封閉。再次,從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損益的性質來看,實體論的立場與我國會計要素的定義是壹致的。在實體論下,少數股東權益是被合並股東權益的組成部分,因為少數股東權益不是對被合並實體的義務,不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同樣,少數股東損益也不是費用,而是被合並主體實現的合並凈利潤的分配。相比之下,所有者理論和母公司理論對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損益性質的認定,與我國會計要素的定義是不相容的。2.合並範圍的確定。確定合並會計報表範圍應遵循“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控制權是確定合並範圍的前提。控制是實際意義上的控制,而不僅僅是法律形式上的控制。在某些情況下,雖然壹方擁有正式的控制權益,但根據公司章程或其他協議、合同,可能是該方不具有實際控制權,此時不應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相反,壹方雖然沒有控股權,但根據公司章程,對投資對象有實際控制權,可以獲得相應的控制權利益。此時,還應編制合並報表。因此,在我國,會計報表合並範圍應采用質量標準原則,即企業只有在實際擁有經營權、財務決策權和受益權時,才應納入合並範圍。3.合並方法的選擇。全面取消權益結合法是合並會計報表方法發展的未來趨勢,但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權益結合法在壹定範圍內存在還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權益結合法操作簡單,會計處理相對簡單,降低了會計的工作量和難度,在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情況下是可行的。其次,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購買法難以獲得被並購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權益結合法通過計量賬面價值解決了這壹問題。而權益結合法在企業並購過程中按照賬面價值計量被並購企業凈資產時容易被操縱,導致資產價值被低估。《購買法》將企業合並視為壹個企業取得另壹個企業凈資產的交易,屬於購買性質。購買法下,被購買企業的資產按照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估,購買成本與重估凈資產的差額作為合並商譽。從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真實計量被並購企業資產的角度來看,我國現行的並購方式整體上應以購買法為基礎,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采用權益結合法,但必須嚴格限制使用權益結合法的條件,防止濫用權益結合法。4.外幣會計報表折算方式的選擇。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和經營活動開展較晚,資本市場不發達。國家控制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壹直比較穩定。目前,中國仍然是壹個資本輸入國。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國內公司對外投資的規模和數量在總資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會很大,這些公司在國外子公司的經營活動也大多局限於銷售母公司的產品和匯回貨款,相當於母公司在國外的延伸。因此,時態方法適用於轉換。5.合並價差的處理。與美國相比,我國會計合並價差處理的不足之處在於合並價差定義不清,攤銷方法不準確。籠統的定義使得理論上合並價差的性質模糊不清,也使得實務中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制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在合並價差的處理方面,我國應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即對合並價差進行詳細分類,並根據其所有權性質反映在可辨認資產、負債和商譽項目中。此外,對於合並價差的不同組成部分,應制定不同的攤銷方法,以便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上一篇: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簡介。下一篇:英達車險電話95518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