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筆金融大爆炸後的“0元買入”遊戲,誰該負責?
2018-07-13 16:53:00?
來源:?大漠金融
近日,百姓四大高回報平臺連續被雷,風波波及到受影響的百姓。礦爆平臺之壹的連筆金融,從6月19開始就無法提現。近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15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單個投資者的損失高達幾百萬,涉及的資金整體還很難統計。
站在連筆金融幕後的斐訊和銷售斐訊路由器產品的JD.COM也深陷其中。
在連筆金融的高返利模式中,斐濟路由器是極其重要的壹環。斐訊的主要路由器產品,原本默默無聞。在與連筆金融合作推出“0元購”活動後,他們迅速積累了可觀的銷售額。用戶通過JD.COM等銷售平臺購買斐訊電子產品後可獲得“K碼”,再通過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在連筆金融激活“K碼”,即可分期獲得貨款全額退款,返還周期數從3個月到12個月不等。
以上過程說明,這種“0元買”模式其實是壹種變相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購買斐訊產品後,消費者成為連筆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這種模式既降低了連筆金融的獲客成本,又刺激了斐訊產品的熱銷,進而代言連筆金融,等等。直到連筆金融出現兌付和提現危機。
連筆金融被立案調查後,這個遊戲的每壹個玩家都被質疑。根據受害人的舉報材料,斐訊與JD.COM、連筆金融壹起,導演了壹場0元騙局。最近,許多受害者幹脆去JD.COM總部維權。
JD.COM很難與這段關系撇清關系。
斐訊“0元購”產品不僅通過官網銷售,還通過JD.COM、蘇寧、國美、聯通、移動、電信等第三方平臺銷售。
在連筆財務崩盤後,7月6日,斐訊發布公告稱,斐訊與連筆的營銷合作是廠商自發行為,與JD.COM、蘇寧、國美等任何第三方銷售平臺和終端賣家無關。
但在受害者的維權者看來,JD.COM很難全身而退:自2016起,斐濟新聞與JD.COM展開深度合作,其成果在JD.COM平臺上頻頻傳播。除了為斐濟“0元購”產品提供入口,JD.COM還將斐濟“0元購”打上自營標簽,並提供免息白條等資金支持。很多受害者出於對“京東”的信任,選擇了Fixun的“0元購”產品。COM的自我管理”。
菲菲此前曾在JD.COM大規模投放廣告,JD.COM也成為菲菲最大的銷售入口。今年618期間,Fixun公布總銷量突破710萬,72.2萬臺,其中JD.COM平臺4.6億,48萬臺,約占Fixun總銷量的65%。
“零元購”的誘惑和鋪天蓋地的廣告把菲菲推上了JD.COM銷售排行榜的首位。618期間,Fixun在“京東智能穿戴品牌銷量第壹、京東智能家居品牌銷量第壹、JD.COM數碼配件品牌銷量第壹、JD.COM音箱品類Fixun陣營品牌銷量第壹”等多個排行榜中均獲得前幾位。
根據斐濟新聞的公開數據,其2018上半年總銷售收入超過80億。如果按照65%的比例和JD平均20%的扣款提成來計算。COM的自營,JD.COM 2018上半年最高收入可超過10億。當然,由於618期間JD.COM平臺數據較高,JD.COM的收入實際上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斐訊也通過JD.COM少東家推廣營銷。JD.COM邵東壹家京東金融園區項目。斐訊和JD.COM少東家在多所大學舉辦過活動。連筆金融出事後,有學生黨爆料損失慘重。
JD.COM客服根據連筆金融案受害者提供的材料,在JD.COM斐訊產品的查詢界面中稱連筆金融(原名連筆金融)是合法平臺,請放心購買。
事實上,在連筆金融爆炸之前,斐濟並不是JD.COM唯壹“0元制造”的產品。有媒體發現,除了菲菲,壹款名為伴侶的產品也以“0元買”的名義銷售。
然而,目前JD.COM商城已經無法搜索到任何“0元制造”的產品。
JD.COM是否意識到其銷售的“0元購”的斐訊路由器的互聯網金融本質?JD.COM近日回應稱,JD.COM只是菲菲硬件產品的銷售平臺,從未以任何形式與菲菲相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也從未引導消費者在該平臺投資理財。
在幕後
斐訊與連筆金融的關系受到多方質疑,種種線索都指向斐訊與連筆金融關系密切,有自融之嫌。但斐濟壹直否認這種說法,其發表聲明稱雙方是獨立的。
連筆金融爆炸後,斐訊找到了另壹家第三方平臺——上海和君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解決連筆k碼無法激活兌換的問題。用戶登錄菲菲官網,提交兌換所需材料。人工審核後,材料將被轉移到和君公司,然後用戶可以在君合金信App中兌換。
但斐訊認為,其他針對財務受害者的活期、定期投資贖回方案與其無關,不會承擔。與此同時,Fixun的文章《難能可貴》開始在網上流傳。
然而,斐濟新聞與連筆金融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此前,在連筆金融的對外宣傳中,斐訊曾作為擔保人出現在其介紹中。工商資料顯示,上海連筆電子於2017年5月發生股東變更,金偉、陳海東、韓玲退出。上海白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松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財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融碧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為新股東。
上述股東陳海東、金煒和韓玲都與菲菲關系密切。其中,上海博耐電子有限公司的兩個股東分別是金維和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斐訊通信持股65,438+09%)。
上海贏比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之壹是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金煒和陳海東是該企業的主要人員。
金煒、陳海東、韓淩與斐訊共同創立了上海慕童投資有限公司。金維名下的很多公司都有斐濟新聞創始人顧國平的身影。
此外,Fixun還與壹家名為華夏萬家的互金平臺有深度合作。華夏萬家也與連筆金融有關。連筆股東變更後不久,上海白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松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成為華夏萬家(北京)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的股東,2065438+2007年7月,這兩家公司退出,成為兩個自然人股東。
除了千絲萬縷的聯系,連筆金融和斐訊也有自我整合的嫌疑。
連筆理財平臺上有三款產品,活期和定期。其中,活期理財產品的資金去向為上海迅恒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雖然兩款定期理財產品的介紹中並未提及公司名稱,但公司簡介與活期理財產品如出壹轍。
迅恒投資有兩個自然人股東:吳雪峰和張靜。其中,武俠鋒與費遜直接相關。
迅恒投資法定代表人吳雪峰曾在五家公司任職。第壹家公司股東是自然人,與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談;第二家和第五家公司是吳雪峰分別與連筆金融的股東金偉和韓玲組建的合資企業。第三家公司是上海連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
這也意味著,連筆金融涉嫌非法集資的資金全部流向了與斐訊關系密切的迅恒投資。這只是巧合嗎?
雖然連筆金融刻意隱瞞關鍵信息,但連筆金融的受害者發現,連筆金融理財產品的借款人為上海紅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保人為斐訊通信。紅帽信息的工商資料顯示,2016 1之前,紅帽信息的控股方為Fixun,法定代表人為Fixun創始人顧國平。
在銷售理財產品時,連筆金融強調與斐訊的關系,但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被刻意隱藏和剝離。這恐怕也是為什麽在互金平臺上頻頻發生礦爆,幕後操縱者往往難以問責的原因之壹。JD.COM在這裏是否真的無辜還有待調查,但近兩年類似的互金風險事件頻頻發生。JD.COM作為壹個銷售平臺真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壹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