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滴灌系統的組成
1,供水裝置。包括水源、水泵、流量和壓力調節器、肥料混合箱和肥料註射器。進入滴灌管道的水必須有壹定的壓力,以保證灌溉水的輸送和滴落。為了獲得壹定壓力的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利用現有水塔。需要計算水塔和灌溉管道之間的相對高度差。壹般要求供水壓力達到0.1-0.2 MPa,相當於要求水塔與灌區的相對高差達到10米以上。(2)在井旁設置壓力罐。壓力罐容積2-8立方米,抽入井水後會增壓到0.2-0.5兆帕。壓力罐應配有自動補水裝置,保證不間斷均勻供水。③簡易儲水箱。在大棚旁設置簡易儲水箱,如鐵桶、水箱、塑料桶、水泥池等。,壹般容量為0.5立方米。儲水箱離地高度應為1.5米左右。使用時,用微型泵將水連續註入儲水箱。④微型泵直接供水。
2.水管。它是將水從供水裝置引導到滴灌區(如溫室)的通道。對於溫室大棚,壹般是兩級的,即主管和支管,滴灌管直接安裝在支管上。滴灌管為高壓聚乙烯或聚氯丁橡膠管,管內徑有25-100 mm不同規格,大棚外主管埋於凍土層以下,深度為0.8-1米。水管路上通向溫室的出水管內徑為37.5-50 mm,水管上需要安裝過濾器,防止鐵銹和泥沙堵塞。過濾器用8-10目紗布過濾,同時要安裝壓力表閥門和肥料混合箱(容積0.5-1立方米)。管道進入溫室後,壹般放置在溫室內柱子或通道前的地面上。
3.滴水的部分。多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滴灌帶,厚度為0.8-1.2mm,直徑為16、20、25、32、40、50mm,顏色為黑藍色,主要是防止綠苔在管內生長,堵塞管道。日光溫室栽培壟或畦比較矮,可以選擇小直徑的軟管。帶軟管滴管的左右兩側各有壹排孔徑為0.5-0.7毫米的滴水孔,每側孔間距為25厘米,兩側滴水孔交錯排列。當水壓達到0.02-0.05 MPa時,軟管將起到輸水的作用,將軟帶的水從兩側滴孔滴入根際土壤中。軟帶每米產水量為13.5-27升/小時。
二、滴水軟管的布置和安裝
日光溫室壹般東西向種植,支管布置在溫室北側,滴灌軟帶壹般根據栽培作物的行(界)距南北向單式布置。滴漏軟帶與支管的連接方式有兩種:壹種是用40× 25mm的異徑三通連接,其中25mm的壹端套在滴漏軟帶上並用繩子或鐵絲紮緊,滴漏軟帶的另壹端也要紮緊。然後用內徑40 mm的黑色半軟塑料管將變徑三通兩端相隔壹定距離連接起來,大棚兩端的連接管用塑料堵嚴。滴水軟帶與異徑三通連接具有輸水量大、流速快的優點,特別適用於50米以上的大棚。如果大棚太長,可以從大棚中間分成東、西兩組,安裝兩個閥門實施組灌;另壹種是根據軟帶的布置位置,在輸水支管上打孔,在孔上安裝旁路,將滴水軟帶接在旁路的出水口上並擰緊。旁路便宜,比變徑三通安裝容易多了。這種連接方式壹般用於輸水距離較小的日光溫室。
三。用法和註意事項
1,用法。①輸水壓力的調整。將水壓調整到0.03-0.05 MPa,壓力過大容易造成軟管破裂。沒有壓力表時,可以從滴液軟管的運行情況來判斷。如果軟管近似圓形,水的聲音不大,可以認為壓力合適。如果軟管太緊,水的聲音太大,說明壓力過高,應該調整。②供水調節。灌溉水量應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和天氣條件來確定。壹般每畝可灌溉20立方米左右(1畝=1/15公頃)。高溫幹旱要掌握少苗期,多旺作物生長期,多灌水。沒有流量計顯示時,可以通過軟管供水的時間來計算,也可以根據土壤的濕度來判斷。雖然每次灌水的時間受輸水壓力、軟帶直徑、軟帶數量、滴孔大小和密度、流量的影響,壹般為2-3小時。使用75-1土壤濕度計,根據作物需要的適宜灌溉量來供水,是比較科學的。在實際生產中,滴灌蔬菜往往比傳統灌溉蔬菜長得快,應適當控制,以免影響產量。③施肥技術。使用滴灌系統施肥時,可以購買專用施肥裝置,也可以自己制作。將出液管與滴管軟管的支管連接,將溶解的肥料連續加入施肥裝置,或用微型泵或噴霧器將肥料壓入支管,完成施肥。施肥壹般在灌水結束前半小時進行。施肥孔不用時應關閉。
2.註意事項。(1)防止滴水孔堵塞。定期清洗過濾器,追肥時要溶解好,清除雜質。②註意水壓。壓力應該適中,以避免軟帶斷裂。③肥料營養比例適宜。④保管好塑料管。夏季不用時,地面鋪設的管道和軟帶應收集起來存放在避光、溫度低的地方。重新使用時,應檢查它們是否有裂縫、漏水或堵塞,並在維修後重新排列。
溫室蔬菜重力滴灌
毫無疑問,滴灌是最節水的灌溉技術,但它在全國總灌溉面積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只有在像以色列這樣水資源相當匱乏且經濟富裕的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滴灌比例就更小了,主要有兩個原因:
(1)滴灌系統投資、維護、運行成本過高;特別是在灌溉面積較小時,常規的壓力滴灌系統雖然可以設計運行小面積的耕地,但供水設備和維護系統正常運行的成本並沒有隨著灌溉面積的減少而成比例下降,導致系統單位面積的投資比灌溉面積較大時高,讓人望而生畏。
(2)滴灌系統過於復雜和專業化。滴灌在我國現代化程度高、管理水平高的溫室大棚都可以使用,但大部分農戶不可能壹戶壹個操作。因此,降低滴灌系統的成本和運行成本,讓滴灌技術更容易被農民接受,壹直是滴灌工作的目標。低能耗是滴灌的發展趨勢,這意味著降低了系統的運行成本,更有利於其推廣和接受。既然重力可以為明渠提供驅動力,自然也可以為封閉管道系統提供水運動的驅動力。鑒於以上原因,以色列人GIDEONGILEAD在1985提出了重力滴灌的思想,以色列EIN-塔爾公司生產的自流滴灌系統就是在這種思想的啟發下出現的。該灌溉系統的滴頭為迷宮式長流道,流量為0.2l/h,滴頭緊固在毛細管(4mm)上,系統的工作水頭可降至0.5m,常規滴灌系統中,滴頭的設計工作水頭為10m。在“滴頭工作水頭越高,系統灌溉均勻度越高”的傳統觀念指導下,為保證系統灌溉均勻度,滴頭最低工作壓力壹般為10m,因此供水系統造價較高。與壹般滴灌系統相比,同樣的流量在壹般滴灌條件下可以灌溉10倍的面積,大大節約了肥料和水。它有專門的重力過濾器,所以對水源沒有特殊要求,如井水、河水、原池、水坑、塑料桶、鉛桶、溶解多元素肥料的水源。它不需要依靠動能來運行,也不需要配備昂貴的壓力系統,可以將毛細水均勻地輸送到主水管的任意壹端。壹般2 ~ 3分鐘左右就能把水運送到40米外的田頭另壹端,大大方便了普通農民的使用。目前,重力滴灌系統已廣泛應用於溫室灌溉,主要是壹家壹戶的生產模式。
重力滴灌結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灌溉技術和最原始的灌溉條件,使農民在不改變現有灌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最先進的設備。比如用大棚的時候,只需要自帶汽油罐(如果棚裏有水池就更好了),把罐擡高50cm,把過濾器放在罐裏,接主管道,再接滴灌管。所有管道都由插件連接。如果是大棚集中,只需要在水源附近建壹個蓄水池,把過濾器放進水池裏,過濾後通過管道把水送到各個棚裏。根據情況,可以在蓄水池處安裝總閥,統壹控制灌溉時間,也可以在每個棚內安裝分閥,由每個棚主控制灌溉時間。整個系統不需要電腦控制,壹大堆土建,電,泵,50cm落差的自然大氣壓就能驅動,非常簡單易操作。
但目前國外公司主要研究生產重力式滴灌灌水器,如以色列的EIN-塔爾、PLASTRO、NATEFIM,國內幾乎沒有重力式滴灌灌水器的生產廠家,所以灌水器價格較高。但是,第壹個樞紐和管道的價格大大降低,因此它被廣泛用於小型企業。
水肥壹體化技術節本增效
水肥壹體化是壹項施肥與灌溉相結合的技術,是將固體速效肥溶於水,以水帶施肥。壹般化肥在田間的水池中溶解混合,以水為載體,在灌溉的同時完成施肥。肥料養分隨灌溉水滲入土壤,再通過質流、擴散和根系截留到達根表,被作物吸收利用。這種灌溉施肥方式的特點是水肥合壹,提高施肥效率,減少總施肥量。每次施肥量要根據作物種類的不同和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肥量來配制,並與澆的水量相匹配。這項技術的優點是灌溉施肥肥效快,養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在幹燥的表土中施肥造成的揮發損失、溶解慢、最終肥效慢的問題;特別是避免了地表施用的銨態氮肥和尿素氮肥的揮發損失問題,既節約了氮肥又有利於環保。因此,水肥壹體化技術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據華南農業大學張教授介紹,灌溉施肥系統比常規施肥節省50% ~ 70%的肥料。同時,保護地蔬菜和果園過量施肥造成的水汙染問題大大減少。由於水肥壹體化技術可以通過人工定量調控,滿足作物在關鍵生長期“吃飽喝足”的需要,杜絕任何元素缺乏癥現象,在生產上可以達到作物產量和品質良好的目的。水肥壹體化是壹項綜合技術,涉及農田灌溉、作物栽培、土壤耕作等多個方面。其主要技術要領應註意以下四個方面:壹是建立灌溉系統。在設計上,應根據地形、場地、單位、土質、作物種植方式、水源特性等基礎條件設計管道系統的埋深、長度和灌溉面積。水肥壹體化灌溉方式可以是管道灌溉、噴灌、微噴灌、泵壓滴灌、重力滴灌、滲灌、小管出流等。特別禁止采用漫灌,這樣容易造成氮素流失,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第二,施肥制度。定量施肥應在田間設計,包括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閥、水泵和肥料泵等。第三,選擇合適的肥料種類。任選的液體或固體肥料,如氨、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磷酸壹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硝酸鈣、硫酸鎂和其他肥料;固態首選粉末或小塊,要求水溶性強,雜質少。壹般不宜使用顆粒復合肥(包括中外產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植酸液肥,壹定要漏,以免堵塞管道。第四,灌溉施肥的操作。1.肥料的溶解和混合:施用液體肥料時不需要攪拌或混合。壹般固體肥料需要加水攪拌成液體肥料,必要時分離,避免沈澱等問題。2.施肥量控制:施肥時要掌握好用量,註入的肥液濃度以灌溉流量的0.1%左右為宜。如灌溉流量50m3/畝,註入的肥液約50l/畝;過量施用會造成作物死亡和環境汙染。3.灌溉施肥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不施肥,用水濕潤;第二階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在第三階段,灌溉系統用不施肥的水來凈化。總之,水肥壹體化技術是壹項先進實用的節本增效技術。在有條件的農區,只要解決前期投入,扶持技術力量,其推廣應用將成為幫助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滴灌或沖施肥的出路雖然現在沖施肥市場比較混亂,但專家認為,沖施肥產品的發展仍然前景廣闊,在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替代復合肥。據了解,灌溉和施肥產品的應用方法非常重要。常規噴灑或灌溉施肥沒有發揮灌溉施肥產品的最大價值。如果在滴灌系統中使用灌溉和施肥產品,效益可以大大增加。有業內人士直言:“未來,灌溉產品和滴灌是密不可分的。”9月5日,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張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隨著施肥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沖洗施肥完全可以取代復合肥的市場地位。他解釋說,沖水施肥的產品營養全面,包括復合肥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等,而且從施肥方式上看,沖水施肥同時滿足了作物對肥料和水分的需求。張介紹,傳統復合肥的使用是壹開始就施底肥,讓作物“吃死”,然後處於“半饑餓”狀態,再追肥讓作物再次“撐死”。這種施肥方法其實是不科學的。農作物吸收肥料就像人吃飯壹樣,需要每天吃,而不是吃壹頓飯餓壹會兒。所以少量追肥是給作物補充養分的最好方式,但目前主要問題是人工太貴,滴灌施肥技術的發展可以讓這種方式成為可能。如果能保證充分追肥,就不需要給作物施底肥,沖施肥的制造工藝比復合肥簡單,成本低。"所以從長遠來看,用沖洗肥代替復合肥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廣東農民的施肥方式主要有四種:第壹種是最原始的噴灑,即將肥料溶於水,直接噴灑在作物根部;二是溝施,通過在作物周圍開溝,使肥水滲透到根系表面;三是修建肥料池,通過水泵和管道向農作物引入肥水;第四種方式是通過滴灌施肥,這也是目前最高效的利用方式。這四種施肥方法也可以說是灌溉施肥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據張介紹,滴灌施肥目前發展前景很好。以廣東為例,滴灌施肥廣泛應用於香蕉、荔枝、甘蔗、馬鈴薯、柑橘等作物,效果很好。結合滴灌,福建利農集團是國內大型農產品生產企業。近日,該公司惠州蔬菜生產基地技術總監鄧黎明告訴記者,今年10後,該公司近2000畝蔬菜大棚將全部使用滴灌系統。從事蔬菜生產20多年的鄧黎明說,公司2006年開始采用噴灌系統,2007年引進以色列滴灌技術。目前,1.3萬畝蔬菜大棚安裝了噴灌和滴灌兩套系統。經過兩年的實踐,鄧黎明說,滴灌系統應用灌溉肥後,明顯有三個好處:蔬菜病蟲害明顯減少,農藥用量減少;大大節省人工,效率提高3-4倍;通過減少復合肥的用量,蔬菜的品質和產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鄧麗明回憶起多年前在露地種蔬菜,感觸良多。按照以前的施肥習慣,每畝蔬菜至少要用300元的復合肥和100元的有機肥。“當時壹畝葉菜產量大概在600-700斤左右。”噴灌和滴灌技術改造後,大棚現在每畝蔬菜只需要用60元的復合肥,而沖施肥和有機肥的使用成本提高到了300元。“可現在我們基地的蔬菜產量能達到2000-3000斤/畝,這是別的農民不敢相信的!”“滴灌使用沖洗肥,完全顛覆了復合肥的施肥理念。現在看來,大量使用復合肥其實是壹種浪費。農作物根本不需要那麽多元素。”鄧黎明說,“以後灌溉和滴灌不能分開!”滴灌系統在擴大滴灌產業中的應用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好的節水灌溉技術之壹。近20年來,全球使用面積年均增長33%,總面積達到5650萬畝。我國推廣面積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幾十萬畝發展到2005年底的約600萬畝,預計到2065.438+00年將達到或接近654.38+05萬畝,這不僅給滴灌設備市場帶來超過654.38+00億元的收入,也為滴灌專用肥的發展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滴灌面積的大規模發展,滴灌產品的市場需求急劇增加,刺激和促進了國內節水設備制造業的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壹領域,國外許多著名的灌溉企業,如美國的雨鳥公司、法兒曼公司、以色列的Netterfeim公司、奧地利的Bauer公司、法國的灌溉法國公司等。,都把目光瞄準了中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拓這個大市場。目前,市場競爭機制初步形成,整個滴灌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正在快速提高,國內滴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近500家節水灌溉生產企業,真正實現專業化、系列化生產的企業只有20多家,規模大、實力強。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大禹節水有限公司、北京綠源塑料聯合公司、楊淩秦川節水灌溉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甘肅盛瑞雅美特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等廠商占據了滴灌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競爭主要在他們之間。■聯動沖洗施肥原理從肥料使用角度看,作物主要依靠根系吸收養分,距根尖約1 cm的根毛區是吸收養分最活躍的區域。根系主要通過物質流動和擴散來吸收養分。質量流是指大量土壤通過作物的蒸騰作用流向根區,產生質量流,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隨土壤水分遷移到根系表面,被根系吸收。擴散是指作物的根系不斷吸收土壤中的非流動性養分,使根際附近的養分濃度相對低於土壤的其他部分,造成土壤中的養分濃度與根表土壤存在差異,使養分從高濃度向低濃度遷移,被根系吸收。根據根系吸收肥料的特點,沖洗施肥符合科學施肥的原則。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可以通過質量流動和擴散被作物吸收,可以防止幹撒肥料造成的燒苗。從施肥的方式來說,沖水施肥不僅給作物施肥,還澆水,實際上是水肥壹體化技術的應用。因此,使用沖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浪費,最多減少壹半肥料浪費。日光溫室暗渠滴灌技術?灌溉是蔬菜生產的主要管理措施之壹。長期以來,蔬菜生產按照“糞重水輕”的原則進行管理,灌溉方式以漫灌為主。這種對蔬菜水分管理的片面認識和落後的灌溉方式,不僅浪費了水資源,而且破壞了蔬菜栽培中環境因子的協調和平衡。菜田漫灌往往造成土壤板結、土壤溫度降低、土壤養分流失等諸多問題,影響蔬菜根系的正常生長和功能。冬春保護地生產中,漫灌往往惡化栽培環境,增加設施內濕度,導致蔬菜病蟲害加重。改進灌溉方法勢在必行。經過多年的示範和推廣,膜下軟管滴灌技術在寧夏的應用反響良好。壹、日光溫室地下滴灌的優勢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即“兩低”、“三高”、“四省”。“兩低”即濕度低,滴灌比開灌降低溫室濕度14%。發病率低,滴灌發病率比開灌低20-50%。“三高”就是高溫。由於灌水量小於露地灌溉,溫室內溫度升高2-3℃,地溫升高約65438±0℃。高產可使黃瓜增產17%以上,番茄增產21%以上。產值高,黃瓜每畝增收1.600元,番茄每畝增收1.700元。“四省”之壹就是節水。與開放式灌溉相比,黃瓜節水60%,番茄節水20%。二是省工,可以和灌溉結合起來施肥施肥,滴灌不影響田間正常作業;三、節約肥料,滴灌采用施肥器施肥,可以充分溶解肥料;第四,滴灌發病率低,用藥少。二。滴灌系統安裝(壹)準備1。整地整畦,根據種植作物的要求整畦。壹般脊寬70-90厘米,溝寬50-60厘米,脊高25-30厘米,脊面形成暗溝。2.將軟管安裝在田埂面的涵洞內,調試後覆蓋地膜,防止滴灌系統覆蓋地膜後返工。(2)安裝方式:每個大棚長度最好在60米以內,水管接在主管中間,保證水壓均勻。每個溫室配備壹臺自吸泵,流量為10 m3/h,揚程為10-20m,壹根與溫室長度相同的40mm主管,壹根25mm支管(長度= <壟長+10cm >×壟數),兩個堵頭。只灌水不施肥時,檢查吸肥管閥門是否關閉,打開閘閥,直到最遠的滴灌管能鼓起為止。如結合灌溉施肥,應將肥料和藥物分別溶於桶中,將肥(藥)吸管放入桶中,打開吸液管閥門,開啟水泵閘閥,調節肥(藥)液的吸入速度。當肥(藥)液吸上來時,應立即關閉吸管的閥門,以免將空氣吸入滴灌系統。蔬菜節水灌溉技術。設施蔬菜水肥壹體化技術?灌溉施肥是通過灌溉系統為植物提供養分,在加壓灌溉條件下將施肥和灌溉結合起來的農業技術,也稱為水肥壹體化設施技術。其原理是根據作物的需水量,通過低壓管道系統和安裝的施肥罐將水肥完全溶解,以較小的流量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減少水肥浪費。在棚內安裝肥料箱,施肥灌溉壹體化,制定科學的設施規劃。在灌溉過程中,將含有養分的水直接滴在作物根際周圍,既能保證蔬菜對養分的吸收,又能保持整個土層的養分水平不過量,減少肥料用量和土壤對養分的吸附固定。?二、膜下溝灌技術?蔬菜起壟種植後,在兩行之間的溝上覆蓋壹層塑料薄膜,薄膜下豎起壹個竹皮或鋼絲的小拱架,給溝澆水,形成封閉的灌溉溝。其優點是:操作簡單,投資少,每畝30-50元;節水效果顯著,比傳統畦灌每畝節水30%以上;減少病蟲害,節約用藥成本,增產10%以上;操作簡單,適合在全省各類蔬菜產區示範推廣應用。三、膜下滴灌技術?膜下滴灌是用安裝在膜下毛細管上的滴頭將水壹滴壹滴地滴入作物根區附近土壤中的壹種灌溉形式。投資大,每畝1500左右。適用於日光溫室高效種植蔬菜。優點:1。節水。與漫灌相比,膜下滴灌可節水70%以上。2.節省脂肪。?與漫灌相比,滴灌可節省50%以上的肥料。3.保護土壤。水肥壹體化後,滴灌不會造成土壤鹽堿化和土壤板結。4.減少農作物病害。在日光溫室或溫室使用滴灌,由於沒有太多的水分蒸發,空氣濕度小,可以明顯減少作物病害。5.節省勞動力。使用滴灌產品,閥門打開後所有滴頭同時滴水,不需要人看著,省工省力。6.增加產量。使用滴灌不會降低土壤溫度,病害發生輕,作物長勢好,產量壹般可提高30%以上。四、膜下微灌技術?膜下微灌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沒有灌水器的微灌帶上有小孔,水從小孔中低壓小流量流出,為作物根區土壤提供灌溉用水,實現局部灌溉。微灌、微噴軟管鋪設在膜下作物行間,在壹定壓力下對作物根部進行微流或微噴。優點:與傳統畦灌相比,每畝節水60%以上,增產20%以上;壹次性投入少,每畝500元左右,可以精確控制灌溉量,對水壓和水質要求低;灌溉的同時,可以做到肥水壹體。適用於露地蔬菜和大中棚蔬菜生產區。5.噴灌技術?噴灌是利用特殊的設備將加壓的水送到灌溉的農田,噴到空中分散成細小的水滴,像自然降雨壹樣進行灌溉。噴灌的優點:其突出優點是對地形的適應性強,機械化程度高,灌溉均勻,灌溉水利用系數高,特別適用於透水性強的土壤,可以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高,受風力影響大。6.地膜覆蓋高壟栽培技術?地膜覆蓋栽培又稱護根栽培或促根栽培,是將極薄的塑料薄膜(俗稱塑料薄膜)緊貼在畦面或壟面的壹種栽培方式。優點是:地膜覆蓋可提高作物產量,促進早熟,改善品質,增加效益,防水防澇,防止土壤板結,提高肥效,改善近地表光照條件,抑制鹽堿效應,抑制雜草生長,增強抗逆性。高壟栽培有利於蔬菜生長過程中排灌技術的發展;同時,通過起壟作業,可以加厚活土層,土壤通透性好,蔬菜根系生長健壯,吸收能力增強,有利於獲得高產。高壟栽培能有效防止某些病害的流行,增強蔬菜的抗逆性。七、抗旱保水劑技術?保水劑是壹種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快速吸水、緩慢釋放、促進植物吸收的特點。它能增強土壤和基質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持續供應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它的主要功能有:1。節約用水。保水劑不溶於水,但能吸收自身重量的幾百倍;保水劑還能有效抑制水分蒸發。土壤加入保水劑後,水分蒸發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土壤飽和含水量增加。2.保持脂肪。保水劑可以固定作物生長所需的化肥、農藥等養分,減少可溶性養分的淋失,達到節水節肥、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效果。3.註意保暖。保水劑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施用保水劑後,可以利用吸收的水分產生的熱能來調節夜間的溫度,保持白天的部分光照,從而減少土壤的晝夜溫差。砂質壤土中混有0.1%-0.2%的保水劑。對10 cm土層的溫度監測表明,它可以緩沖土壤溫度的升降,使晝夜溫差減小到11-13.5℃,而不加保水劑的土壤為1655℃。4.改善土壤結構。保水劑施入土壤後,隨著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的規律性變化,可使周圍土壤由密實變為疏松,孔隙擴大,從而在壹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滲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