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部以除惡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狂飆》》的興盛體現了觀眾對這類影視作品的喜愛。位列電視劇制作方的愛奇藝和百百影視也可能成為贏家。
現象級電視劇熱搜
《《狂飆》》由徐紀周執導,張譯和張頌文主演,自開播以來壹直廣受歡迎。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狂飆》貓眼實時熱度為4100.58,歷史最高熱度為9582.25,累計評論數已達3.6萬。在新浪微博平臺,電視劇相關話題閱讀量達5.5億次,討論量超1410000。
電視劇中陳舒婷的扮演者高葉10月24日發微博稱,“妳不用催我把愛奇藝做得更好,我真的做不到。”
《狂飆》的聲譽也在提升。豆瓣評分8.7。截至記者發稿時,評分已升至8.9,成為2023年的“黑馬”。“劇情繼續高能”“颶風”是看張譯和張頌文狂飆”“建議查查張頌文,這不像演戲”成了高頻詞彈幕。
著名影評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孫家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從《人民的名義》到《掃黑風暴》,再到現在的《《狂飆》》,反腐劇及涉及的劇壹直是收視熱點。這類展現時代英雄的現實主義作品,壹個基本特點就是紀實風格濃郁,也很受觀眾歡迎。是“意料之中”。
這期間,除了《狂飆》,《三體》、《去風的地方》等多部影視劇收視率喜人,話題不斷。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三體》實時貓眼人氣為4393.1,歷史最高人氣為9814.19。新浪微博討論量已超過74.6萬,閱讀量超過6543.8+062億。
《去有風的地方》實時人氣4249.75,歷史最高9843.63,累計評論4.5萬。新浪微博討論量超過942.1000,閱讀量超過45.7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不僅是電影行業復蘇的壹年,也是電視劇行業井噴的壹年。
愛奇藝再次制作了“開場爆款”
《《狂飆》》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白柳影視、中國長安出版傳媒聯合出品。
從去年的《在人間》到今年的《《狂飆》》,愛奇藝已經不是第壹次出品“賀歲劇”了。過去壹年,愛奇藝還制作了《臧藍紀》、《風吹半夏》等多部熱播劇。
國聯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2021是互聯網的拐點,宏觀上面臨經濟壓力等因素的變化;行業層面,面臨流量紅利消失的局面。因此,互聯網公司調整了發展方向,從註重用戶的及時和長期增長,轉向更加註重盈利。
怎麽解決問題?愛奇藝等視頻平臺推出了壹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涵蓋去除邊緣業務和員工,優化人力、運營、營銷等成本;調整組織結構,提高業務效率。這項措施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西南證券研報顯示,愛奇藝2022年利潤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增長,提質增效成效顯著。
近年來,愛奇藝等許多視頻平臺精簡了視頻數量,提高了質量。根據伊恩的數據,2022年網劇有301部,較上壹年減少18部,但整體熱度明顯回暖。電視劇平均播放指數增長15.9%,網劇平均播放指數增長20.7%。2022年,國產劇豆瓣平均分6.24,為近四年最高水平。
空白影視不斷突破
《狂飆》是成功的,制作方之壹的東陽白柳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也可能成為大贏家。
記者梳理發現,這家企業涵蓋影視項目制作投資、藝人經紀、IP運營、戰略投資等板塊,出品的影視作品豐富多樣,從早期的青春偶像劇《親愛的》、《公主病》、《親愛的》、《王子大人》到科幻劇《端腦》,從歷史古裝劇《長安》、《洛陽》到少年武俠劇《醒世之路》。其中長安的《洛陽風》中的《最長的壹天》壹炮而紅。《長安最長的壹天》創造了目前業內視頻劇集的最高采購價。
東陽白柳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成立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從時間上看,2014年,企業剛成立,用戶付費意識形成,視頻平臺願意付費。企業抓住了內容制作團隊發展好的機會。企業所屬的東陽,也是眾多影視文化產業的聚集地。
企業創始人之壹曾在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娛樂圈多年,另壹位創始人毛是知名影視公司歡瑞世紀傳媒原董秘。與其他影視公司不同的是,大部分導演都是制片人,他們“資本+產業”的組合背景自然註入了互聯網影視公司的優勢基因——行業資源的整合能力。
徐康曾公開表示:“我們不只是想做壹家專註於某壹品類的公司。如果大家都想著留白,就會有壹個固定的標簽,這是我們的失敗。我們也希望建立壹個體系,支持創意團隊在各自領域不斷完善和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東陽白柳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從壹部小而美的精品劇起步,依托創始人原有的資源整合優勢,構建全新的高效流程體系,挖掘孵化優質內容的獨特優勢;之後有了經驗積累和資本支持,開始嘗試新類型的影視作品。《《狂飆》》是壹個創舉,也是企業在內容創作上從古裝到現實主義的壹次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