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2月晚間,京東物流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其中,JD.COM集團持股近90%,高淩、騰訊、中國人壽均有股份。
招股書披露的業務數據相當搶眼。虧損14年的京東物流,現在似乎看到了盈利的曙光。如果能成功獨立上市,打通二級市場融資渠道,京東物流也有望在快遞行業的“三國殺”中更加遊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繼JD.com和京東健康之後,JD.com物流將成為JD.COM系分拆上市的第三個兒子。業界估計其市值有望沖擊400億美元,有望成為資本市場上JD.COM系的又壹大將。
JD.COM IPO的第三子
16年2月晚間,京東物流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美國銀行、高盛、海通國際。受消息影響,JD。COM的美股盤前直線上漲,壹度漲幅超過4%。
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將自己定義為“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提供商”。根據第三方機構2019的數據,按營收規模計算,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綜合供應鏈物流服務商。
股權結構上,京東物流由集團和劉共同控制,集團直接持股79.12%,京東物流供應鏈公司持股7.9%。除了HHJL和EastarCapitalFundL。p,分別持股2.9%,中國人壽、騰訊影像架構投資、錢山物流基金、永泰資本等機構持股不超過65,438+0%。
JD.COM集團表示,分拆計劃的細節尚未敲定,包括全球發行的規模和結構;擬分拆後,公司將繼續間接持有京東物流50%以上的股份。
如今,JD.com物流已經成為繼JD.com、京東健康之後,JD.COM集團分拆上市的第三顆棋子。
關於本次上市募集資金的目的,京東物流表示,擬升級擴大物流網絡,開發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拓展解決方案的廣度和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等。,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前,作為劉的“親兒子”,物流板塊從2018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165438這壹季度累計技術投入46億,技術投入占總營收的平均比例達到3.4%,領先同業。如果京東物流獨立上市成功,可以打開二級市場的融資渠道,未來相比上市公司的同行會更加寬裕。
但作為“三駕馬車”之壹,京東物流獨立上市的戰略意義可能遠高於京東數學和京東健康。
早在2020年初,創始人劉在公司內部信中將集團的定義從“基於零售的科技服務公司”改為“基於供應鏈的科技與服務企業”,將物流置於業務的中心。雖然自建物流體系的資產導向模式存在爭議,但在多年重金投入、規模效應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京東的物流運營已經逐漸好轉,即將扭虧為盈。
如果京東物流順利上市,意味著“三駕馬車”之壹的JD.COM物流板塊終於具備了獨立造血和融資的能力。對於母集團來說,也可能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拐點。
14成立,最後盈利?
事實上,京東物流板塊自14成立以來壹直沒有實現盈利,壹路走來不乏爭議。欲獨立上市的京東物流是否具備獨立造血能力,也成為二級市場投資者關註的焦點。
業績方面,公司三年營收規模可觀,增速較高,且有加速趨勢。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379億元、498億元和495億元,2019年營收同比增速高達31.6%,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進壹步提升至43.2%,遠超
雖然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但盈利能力壹片光明。三年時間,毛利增速超過400%,毛利率超過200%。現在凈虧損大幅收窄,盈利似乎也不遠了。
招股書顯示,雖然2018年至2019年京東物流分別虧損28億元和22億元,但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已大幅縮減至11.7萬元。
影響因素之壹是政府補貼金額大。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分別補貼京東物流3948萬元、104萬元、2.98億元。不過,即使扣除政府補貼,京東物流的凈虧損仍呈現大幅收窄。
另外,虧損收窄的背後,自然是盈利能力的提升。從2018到2019,公司毛利從108億元增長到34.3億元,增長超過三倍,毛利率從2.9%大幅上升到6.9%。2020年前三季度數據更加亮眼,毛利54.2億元,毛利率飆升至65,438+00.9%。
對於毛利率上升的原因,公司表示,是由於收入大幅增加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疫情期間降低社保等政府補貼措施,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益。
另壹方面,外部客戶的收入占比超過40%,這也意味著京東物流對母集團的依賴在逐漸減弱。
2017起,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29.9%、38.4%、43.4%,增速顯著。京東物流主動表示,目前和未來都不會嚴重依賴JD.COM集團。
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的服務產品主要包括倉儲服務、快遞服務、大件服務、冷鏈服務、跨境服務等。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京東物流已服務超過19萬企業客戶,覆蓋快消品、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行業。
估值400億美元,僅次於順豐。
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2020年快遞服務調查數據顯示,京東物流在整體滿意度和72小時準點率方面均位列行業前五。沒有了“國家隊”中國郵政,快遞服務行業似乎成了JD.COM、順豐、通達的趨勢。
除了京東物流,快遞行業的頭部玩家已經上市,龍頭老大順豐控股市值超過5000億元,“三通壹達”市值在500億元以下。據業內估計,京東物流估值可能達到400億美元左右,上市後有望坐上“行業老二”的寶座。
分析指出,快遞物流業已經從增量競爭逐步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經過相對殘酷的價格競爭,整個市場的需求最終將集中在龍頭企業手中。2020年可能是快遞行業進入戰國的第壹年。從投資來看,壹方面,業務快遞龍頭公司正在多元化擴張;另壹方面,在電商快遞領域,龍頭公司正在構築壁壘,其投資價值將不斷凸顯。
值得壹提的是,京東物流在二級市場早有布局。2016年4月,京東物流與達達集團簽署業務合作協議,利用其實時配送平臺補充最後壹公裏配送能力,202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在2021和1的最新壹輪組織架構調整中,京東物流迎來了新CEO余睿,他同時擔任JD.COM港大大集團董事,這在當時也被認為是京東物流加快IPO的重要信號。
分析認為,京東物流若能成功IPO,將加速市場份額的轉化,尤其是其國際化和下沈網絡建設,以規模換效益。同時,連橫的資本體系整合也將相應加快;但總體來看,京東物流、順豐、通達系(包括菜鳥網絡)的三足鼎立還會持續很長壹段時間。
有市場人士進壹步指出,還需要考慮近期香港新股的火爆環境。預計京東物流也將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有望成為香港又壹只市值上千億的大型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