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西伯利亞)
俄羅斯北亞的壹大片地區。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太平洋,北接北冰洋,西南至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區,南與中國、蒙古、朝鮮接壤,面積654.38+0276萬平方公裏,除西南端外均在俄羅斯境內。
西伯利亞幅員遼闊。根據自然條件可分為三個主要地區: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烏拉爾山脈和葉尼塞河之間,地勢低平,有寬闊的沼澤,平均海拔120米。主要河流有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起葉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納山,東至達列納河流域,平均海拔300-500米,高原地表破碎;南部和東北部山區,包括切爾斯基山、上揚斯克山、貝加爾山、東西薩彥山、阿爾泰山(西北段)等。西伯利亞地處中高緯度,大陸性氣候顯著,自西向東逐漸增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年平均氣溫低於0℃。東北部雅庫特的絕對低溫是-70℃。降水的時空差異明顯。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 ~ 250毫米,針葉林帶500 ~ 600毫米,阿爾泰山達到1000 ~ 2000毫米..75% ~ 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包括苔原、森林沼澤、針葉林、森林草原和無樹草原。西伯利亞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黃金、鉆石等。各種資源集中,大型礦床多。
西伯利亞是遊牧民族的棲息地。從16世紀下半葉開始,俄國越過烏拉爾山脈,向西伯利亞擴張,割掉了大片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1895 ~ 1905跨西伯利亞鐵路修建後,該地區開始大規模開發,大量人口,主要是俄羅斯人,向東遷移。前蘇聯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1928 ~ 1932),庫茲涅茨克煤田和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工業大發展。安加拉-葉尼塞河是20世紀50年代開發的。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西伯利亞西部的大型油氣田得到了開發。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工建設全長4275km的第二條西伯利亞大鐵路,即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太舍特—蘇聯口岸),6月1984+065438+10月通車。西伯利亞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在此基礎上,還發展了石油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屬開采和冶金工業。鋼鐵工業初具規模,機械工業有所發展,但還很薄弱。農業在西伯利亞南部更為發達,以小麥和奶制品以及肉類畜牧業為主要部門。
人口約4000萬。俄羅斯人占80%以上,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占5%左右,其他還有科米人、雅庫特人、圖瓦人等。人口分布在鐵路沿線。西伯利亞的主要城市是新西伯利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西伯利亞——與其說是壹個地理術語,不如說是壹個區域範圍的形象。烏拉爾山脈以東,亞洲大陸以北,很多人,尤其是外國人,通常被稱為西伯利亞。沒來過的人,對這片廣袤的地域——城市、森林、海洋、河流、湖泊、沼澤,有壹種偏見,總把它和雪域、寒冷、空曠、野蠻聯系在壹起。
事實上,西伯利亞是多樣化的。根據壹些條件可以劃分為壹些地區:西伯利亞西部和北部、阿爾泰、圖瓦、客家人、薩彥和外貝加爾、雅庫特,甚至最北部都可以劃入西伯利亞。東西7000公裏,南北3500公裏,10萬平方公裏,差不多相當於20個法國的面積——這就是西伯利亞!
這是壹片富饒而未開發的土地。三個世紀前,俄羅斯科學家、教育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預言“西伯利亞將促進俄羅斯的強大”。它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油、黃金、鉆石、木材、毛皮、野生動物、魚類和清潔的淡水,並在許多河流上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總的來說,西伯利亞的壹切都是大尺度的:鄂畢河、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阿爾泰山特別吸引人。這個地區的標誌是泰雷茲的科耶湖。當地居民稱之為金湖。這個地區非常受徒步旅行者、水上運動愛好者、滑雪者、登山者和騎馬者的歡迎。沿著加東河、巴什考斯河、秋雅河和楚梅石河,有復雜的水路可以考驗堅韌和勇氣。攀登阿爾泰山的最高峰貝魯赫山(4056米)被認為是壹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高山滑雪道鋪設在離Maizhdulechensk不遠的紹裏亞山上。
隱藏在廣闊的原始森林中的是神秘的普托拉納高原,它是中西伯利亞高原的最高部分。“普陀蘭”在當地居民鄂溫克族的語言中是“陡岸湖王國”的意思。深達1000米的山谷隔斷了高原,形成了湖泊。站在最高點——卡門山,方圓幾百公裏的全景盡收眼底。水從陡峭的山谷壁上傾瀉而下,形成了壹系列瀑布。當然,這裏沒有路。遊客乘坐直升機飛行數百公裏來到這裏。
對北方土著來說,鹿永遠是最珍貴的財產。妳可以騎壹只鹿或者把它放在雪橇上,用鹿皮縫制衣服和鞋子,或者搭建帳篷——當地居民的房子,鹿肉幾百年來壹直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
在西伯利亞南部,葉尼塞河沿岸,生活著壹些少數民族——客家人、安加拉河、勒拿河、阿爾泰山和薩彥山,還有東西伯利亞的明珠——貝加爾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也可能是最古老的湖,有2500萬年的歷史。它幾乎包含了世界淡水儲量的四分之壹,非常清澈透明。在貝加爾湖水下40米處仍能看到直徑30厘米的白色圓盤。貝加爾湖海拔約500米。貝加爾湖生活著1850種動物和850種植物,其中有許多是這裏特有的。
西伯利亞本身的寒冷也是有名的。有時候冷到零下40攝氏度,50攝氏度。而零下25-30度根本無法引起當地居民的註意,這是冬天常見的溫度。西伯利亞南部的夏天非常熱,達到30度。可以遊泳,雖然水經常有點冷:即使是7月,水溫也只能達到17-18度。有許多人造的“海”——無數水電站的水庫。西伯利亞南部有壹些大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伊爾庫茨克。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主要景點是薩彥石柱群,這是東薩彥山脈的壹個獨特的自然保護區。上升的巖石形成了80組高達100米的懸崖。有的懸崖有與自身形狀相符的名稱:老人、農婦、金鷹、羽毛、城堡等等。這是登山和攀巖愛好者最喜歡的地方。迷人的水路之旅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出發,順葉尼塞河而下,到極北,到杜金卡和狄克遜。
圖瓦,雅庫特,布裏亞特。比如,客家人只有8萬,圖瓦人不到20萬。這些民族的人有壹種獨特的口技藝術。表演者不唱詞,只是用聲音發聲,有時聽起來像樂隊,有時像馬蹄聲,有時像數百只野獸的嚎叫聲。他們從小就在學習這門藝術,但這遠遠不是每個人的能力。有趣的是,只有男人會表演腹語。
布裏亞特位於貝加爾湖的東南部,是俄羅斯的佛教中心。這裏有30多座佛教寺廟——雍和宮。像所有的草原遊牧民族壹樣,布裏亞特人總是崇拜馬。馬群的主人總能記住每匹馬的“長相”。像朋友壹樣的馬是很多傳說和故事中的主角。馬奶的藥用價值——馬奶酒評價很高。
在亞洲的中心,以相鄰的圖瓦和國家紀念碑為標誌。這裏的路少而難走,但神奇的自然環境吸引著遊客。
不久前,另壹種遠遊方式——北極旅遊——在俄羅斯興起。從莫斯科乘直升機到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再乘直升機到北極附近的冰帳篷營地。遊客會在這裏待上幾天,但不會寂寞:乘坐狗爬犁,進行滑雪跑,沿著浮冰徒步,乘氣球飄上潔白寂靜的大地。營地裏甚至還有極地桑拿和娛樂設施。只要有合適的天氣,直升機就會向坐標為90'00'' 00'00 ' '的地理極點沖刺。開心的遊客可以通過衛星電話給親朋好友打電話,開心地在地球最北端拍照留念。
西伯利亞虎
東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原產於東北亞,壹度遍布西伯利亞、俄羅斯和韓國。已有300萬年歷史,在中國也被稱為東北虎。盡管體型巨大,力量驚人,野生東北虎仍瀕臨滅絕,這壹珍稀物種的生死只在壹線之間。
成年東北虎體長1.6米以上,最長3.9米,體重320公斤,四肢粗壯有力,尾巴長1米。它的毛色艷麗,背部和側面為淡黃色,腹部為白色,全身布滿黑色條紋。它額頭上的黑色條紋中間微微勾連,形似“王”字。夏天由於日照時間長,被毛會變短變暗。冬季毛發長而蒼白,呈淡黃色。
中西伯利亞高原
西伯利亞中部高地。
東亞中央高原。位於俄羅斯境內,東臨勒拿河,西臨葉尼塞河,南與蒙古高原接壤,北瀕北冰洋的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面積654.38+0.5萬平方公裏,屬於古臺地高原,海拔500 ~ 700米。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極圈內,氣候寒冷。冬季持續6-8個月,65438+10月平均氣溫-30℃,極端最低氣溫-50℃,年平均降水量300-600毫米,由於蒸發量小,河流多,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網狀河流深入高原,使高原地表河谷縱橫,階地發育,地形破碎。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壹個最深1620米的斷陷湖,位於高原南側。湖泊附近已形成大型水利樞紐群,是重要的電力基地。高原大部分地區被寒帶針葉林覆蓋,蘊藏著豐富的煤、鐵和有色金屬礦藏。但是因為生活條件差,很難發展。南部鐵路沿線只有少數水電、工礦業,中部有木材采伐加工業,北部高山地區有養鹿業,北冰洋有漁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