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蝸牛平臺,蝦米音樂團隊表示,蝦米未來將在音樂道路上繼續探索,業務將轉向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依托新成立的“音蝸牛”平臺,不斷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和行業夥伴。
值得註意的是,有媒體爆料稱,阿裏集團即將推出的短視頻平臺可能是“音蝸牛”。天眼調查顯示,2020年6月5438+2月18日,杭州阿裏音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裏”)申請了多項與“羅隱”相關的商標,包括在線聊天室、視頻點播傳輸等針對社交網絡的服務,這被部分解讀為阿裏決定轉戰短視頻服務。
此前曾提前透露蝦米音樂將被關閉的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前市場總監鄭翔也在微博告別:“這壹天終於來了。陪伴我很久的蝦米音樂,終於要說再見了。”
當天下午,QQ音樂推出青磚活動,導入蝦米音樂資產。輸入蝦米的賬號ID,即可壹鍵導入原創音樂素材。
網友在微博中評論:“歌曲可以轉讓,信息可以交換,版權可以合並。蝦米對獨立音樂人的偏好識別、數據篩選、文化扶持怎麽樣?都吃了嗎?!"
理想,遺憾,放棄
其實,蝦米音樂曾經站在“聽歌鄙視鏈”的頂端,從壹張廣為流傳的圖片就可以看出來。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錯過了壹些關鍵機遇。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未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65438年10月5日,蝦米音樂團隊在告別信中透露。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是中國最早的數字音樂付費平臺之壹,由前阿裏集團員工王皓創辦。
在外界的普遍評價中,創始人王皓是壹個音樂理想主義者。雖然專業是應用電子,但王皓在大學時組建了樂隊,彈過吉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音樂迷。因此,最初的蝦米音樂也被命名為EMUMO,意思是掙音樂&;錢(讓音樂人賺錢)。
後續發展中,蝦米音樂更側重於搭建壹個基於P2P的在線正版音樂分發平臺,統壹音樂版權人、發行商和消費者的利益,建立版權人作品通過用戶主動分享行為獲得相應利益的模式。
在此基礎上,蝦米音樂建立了多渠道、多終端的雲音樂服務,覆蓋網站、桌面軟件、手機客戶端、掌上電腦、車載終端等平臺。遺憾的是,這些都沒有幫助蝦米音樂走向更好的發展未來。
資本層面,蝦米音樂分別於2008年7月和2010年3月獲得深圳創投兩輪投資。到2010年6月,蝦米音樂獲得數百萬元C輪投資,投資方為盛大集團。
後續最關鍵的轉折點是被阿裏收購。2013 1,阿裏集團宣布收購Xiami.com,成立音樂事業部。
阿裏支持的蝦米音樂,有過短暫的高光時刻。2065438+2005年3月,阿裏成立蝦米音樂、田甜梅穎為阿裏音樂,開始著力拓展版權渠道。同時,著名音樂人、高應邀加盟阿裏,擔任高級管理人員。
音樂的版權成為了蝦米音樂未來不斷的掣肘。版權政策後,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以預付款和分成的形式在音樂版權上進行合作,讓* * *在享受部分曲庫的同時,盡量減少壹些損失。
阿裏巴巴集團控制下的蝦米音樂明確表示將在自己的系統平臺中獨立運營版權,隨後從首無下架了壹百多萬首版權歌曲。
不情願,掙紮,再見
有限的版權資源顯然限制了蝦米音樂在市場上的發展。在失去多項版權後,蝦米音樂逐漸脫離賽道,再也沒有資本的濺起。
雖然未來,除了會員和廣告,蝦米音樂也開始利用線下演出拓展盈利渠道,依托阿裏平臺,即大麥網、優酷視頻、阿裏體育等板塊合作,專註於從粉絲經濟中實現盈利。但由於用戶數和流量的持續下滑,蝦米音樂明顯落後,壹直沒有起色。
Fastdata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已經進入寡頭壟斷時代,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形成了在線音樂的兩極格局。
2020年10月數據顯示,在線音樂app月活排行榜前五名中,第壹、第二、第四均屬於騰訊系,分別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月活排行榜分別約為2億、65438+8800萬和7248萬;排名第三的網易雲音樂月活躍8895萬;蝦米音樂排名第五,月活只有2236萬。
事實上,2016,1年6月,也就是阿裏收購蝦米三年後,創始人王皓已經離開蝦米。當時王皓在朋友圈寫道:“我從事這個行業已經八年了。初衷是讓行業跟上時代,但現狀已經荒謬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有些行業註定要死,我就等著它死。”
五年後,壹句話變成了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