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壹天遲早會到來,但是當這壹天到來的時候,作者的內心卻有些不甘,甚至有點失落。畢竟它開啟了國人對私家車的認知,甚至壹度承載了無數年輕人的汽車夢。
事實上,李霞也想過改變現狀,從日德引進當時最先進的生產設備,采用科學的管理模式,多次請國內外專家指導培訓,甚至不斷尋求他人幫助,但久而久之形成的潰敗已成定局。
也許李霞的孤獨是老壹輩的縮影;也許“紅色李霞,黃大發”的時代只配活在過去。
定稿
12 14日,天津壹汽李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汽李霞”)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
根據第二天董事會發布的公告,截至目前,本次交易的資產置出和置入均已完成,公司已置入全部經營性資產和負債;鐵五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鐵物資天津有限公司、北京中鐵物資綜合貿易有限公司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而且,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已變更為材料供應鏈管理、軌道運營維護技術服務、鐵路建設等工程材料的生產、制造和集成服務,主要面向軌道交通行業。主營業務涵蓋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維護的各個環節和物資單位,圍繞油品、鋼軌、鐵路移動設備材料、工程建設材料等領域,為軌道交通行業及相關市場提供物資供應、生產協調、質量監督、招標代理、運營維護等壹體化服務。
雖然上述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仍需提交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退出歷史舞臺是肯定的。換句話說,“天津壹汽李霞”這幾個字終究活在了壹代人的記憶裏。
英雄晚年
1986,介紹李霞為“CKD”;1988,第壹輛李霞下線;1990年,第壹輛李霞轎車出廠。無論哪個時間點,作者似乎都是“生動”的。
要知道,那時候零花錢在壹些地方還是以“分”來計算的。1分錢可以買的東西很多,壹根冰棍5分錢可以吃半天。有錢人不得不被稱為“萬元大戶”,那是土豪的標準。普通人翻屁股都找不到多少“藍票”。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別說四輪車了。如果能買輛自行車代替走路,可以說明妳的生活相當滋潤。而且,當年65438+萬元的李霞,絕對是只有少數消費者才能擁有的“奢侈品”,更不用說天價了,但這似乎並不是它成功的絆腳石。
1996年,全國80%以上的出租車是李霞車型;2004年,李霞產量突破654.38+0萬輛,成為第壹個產量過百萬的民族汽車品牌。2005年底,李霞成為中國第壹家銷量超過20萬輛的汽車公司。2011年,壹汽李霞銷量達到峰值25.3萬輛,營收達到99.54億元。甚至連續18年位居國內汽車銷量第壹。這壹成就在任何時期都是罕見的。
時間到了2012。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今年“2012末日”這句話。然而,作者知道這只是壹個謠言,但對李霞來說,這幾乎和真正的“末日”壹樣。
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壹汽李霞的扣非凈利潤開始為負,銷量開始逐年減少,從2012年的年銷售額18.5萬元下降到2016年的3.7萬輛。在此期間,由於13和14,
至於為什麽到現在還能站穩腳跟,主要是靠變賣資產維持生計。也就是說,壹汽李霞在去年6月正式停產,年產量停在65,438+065,438+086輛。如今,主人公奄奄壹息,無力回天。
多重原因?
李霞並不想“力挽狂瀾”,重振雄壯。
除了持續出售資產,壹汽李霞2018公告稱,將全資子公司天津壹汽華力汽車100%股權以1元的轉讓價格轉讓給南汽之星(拜騰汽車母公司),這意味著拜騰汽車正式接手壹汽華力。
但截至當年6月底,評估價為-9.6億元的壹汽華力並無實際業務,仍處於資不抵債狀態。甚至在2020年6月,李霞公開呼籲拜騰給錢,但“明天和意外”來自後者。李霞不僅沒有等到救命錢,反而等來了拜騰破產的壞消息。
不過,李霞也很“聰明”,兩頭下註,但另壹個下註對象是壹輛“半斤八兩”的博縣車。2065438+2009年9月,壹汽李霞發布公告稱,以合資的形式,以5億元資產和壹汽李霞的造車資質與南京博駿汽車合資公司交換19.9%股權,與南京博駿新能源汽車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然而,博郡仍然進退兩難,無力扭轉李霞的敗局。
有人說2011進口關稅降低,合資車在國內市場發力,李霞會被“幹掉”;也有人說,早在2000年,李霞就計劃引進豐田卡羅拉,但按照當時“三大三小”的計劃,“三小”之壹的壹汽李霞只能生產小排量微型車和小型車,所以產品與市場脫節。
對此,筆者認為,與其說是“盛世將衰”,不如說是諸多因素。同樣是“三小”產業規劃之壹的廣汽集團,也要按要求發展小排量汽車。不過,在廣州標致失敗後,廣汽集團可以考慮與本田合資,壹汽李霞也可以。
所以歸根結底,激烈的競爭確實發生了,但是沒有跟上消費者的需求,研發和創新的不足導致李霞走下坡路。況且,沒有哪個企業能忍受八年以上的百億虧損。
或許,壹汽李霞的困境是中國壹批地方國有汽車企業的縮影,或許,壹汽李霞只是壹個開始。看看前幾天破產重組的力帆和華晨。下壹個會是誰?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