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現代企業資本結構分析

現代企業資本結構分析

現代企業資本結構分析

根據融資順序偏好理論和西方有效資本市場的融資順序,先有內部融資,再有無風險或低風險的債務融資,最後是新的股權融資,而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幾乎相反,股權融資優先於債務融資,具有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

壹,我國企業資本結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壹)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

由於我國市場競爭機制不完善,缺乏相應的監督約束機制,進入市場體系的企業在融資結構的選擇上主要考慮有效的、更多的資本供給,而融資的成本差異和風險度量已經變得無關緊要。許多企業壹旦通過股份制改革獲準上市,就把股票融資作為公司融資的第壹途徑。另壹方面,較低的融資成本是企業偏好股權融資的經濟動力。債務融資的利息支付?硬約束?股票融資分紅?軟約束?我國債務融資的成本遠高於股票融資,股市投資者的過度投機也加劇了股市的非理性發展。賣方市場?然後呢。賺錢效應?到目前為止,股票發行很少遇到失敗的先例。所以上市時追求高股票發行,上市後引入高比例配股,虧損後采用股權重組吸收新資本的註入,是這樣嗎?壹年配股,兩年配股,三年重組?成為很多公司股權融資的真實寫照,也是市場治理機制失衡的反映。這種做法不僅不利於企業資本結構的改善,使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下降,也不利於企業投資者對經營者的約束和激勵。

(二)非上市公司註重銀行債務融資,資產負債率過高。

1.存在非理性的銀行貸款融資需求。

目前,我國非上市企業主要依靠債務融資,尤其是銀行貸款融資來解決其生存和發展的資金需求。從純經濟角度看,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對於企業來說,需要更高的財務成本;對於投資者來說,要求有較高的投資效益。

2.忽視了資本結構的靈活性,造成了債務結構不合理,出現壞賬。

企業的資本結構必須隨著經營環境和金融市場等外部因素的變化而調整,否則,企業將無法靈活適應金融市場的變化,充分利用財務杠桿。我國相當壹部分企業存在債務來源單壹、還款期限集中、債務資金使用不當等與債務結構相關的問題。資本結構不靈活,導致債務來源結構、債務期限結構和債務使用結構不合理,增加了企業的債務風險。當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時,會使企業陷入艱難的困境。

(三)外部融資比例不平衡,債券融資比例低。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占外部融資的73%,我國發行的公司債券總額不到股票市值的1/15。在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中,公司債務融資的比重大於股權融資。

與股權融資相比,我國上市公司的債券融資微不足道。自1991以來,我國企業債券市場融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1996之後,相比股票融資,債券融資只占10%?20%。我國企業債券融資能力不夠強,債券市場結構不合理。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資本市場還處於發展階段,許多市場機制有待完善和發展。

二,優化資本結構的對策

(壹)借鑒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立足資本市場,構建中國企業資本結構的微觀基礎。

從客觀上看,在從非負債經營到負債經營的過程中,當前期負債比例增加時,企業的綜合成本呈下降趨勢,而企業價值呈上升趨勢;當債務融資比例增加到壹定程度時,增加的成本超過了可以獲得的收益。所以綜合成本開始上升,此時的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比例應該是最優的資本結構。

1.控制融資風險,確定合理的債務規模,實施融資運作市場化和融資方式證券化,在改善融資理念的同時提高資本構成比例。壹是要科學預測企業的資金需求。企業在借款時,為了避免盲目負債,需要對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的規劃,根據資金余缺的情況對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進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負債額度,以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第二,合理確定負債與權益資本的比例。根據債務的財務杠桿效應、企業借入資金的利率和預期投資回報,確定債務和權益資本的合理比例;第三,綜合考慮借款附帶的條件。需要綜合考慮運用資金支付給債權人的報酬與自身運用資金投資的預期收益率之間的關系。

2.有效利用資本市場運作模式,實現資本結構優化。

(1)資產重組。資產重組作為資本運營的壹種方式,通過調整和改變不同法人主體的企業產權、投資者的所有權和債權,以達到資本增值最大化的目的,對企業的各種資本進行重組。具體包括:資產剝離、資產置換和資產註入。

(2)資本擴張。通過並購等外部交易策略的反復運用,實現資本擴張,獲得規模經濟、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二)從宏觀政策上看,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其中制度安排是關鍵。

1.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優化證券市場結構

解決我國資本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壹是加快金融工具的創新,如:實施資產證券化,提高債務資本的流動性;利用利率互換,可以降低融資決策中破產成本的限度,獲得最大的稅收收益。二是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市場,提高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比例。

債券市場的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深化債券利率市場化改革,取消企業債券利率與銀行利率掛鉤的做法,穩步擴大企業債券利率浮動區間,實現完全根據市場需求決定企業債券利率水平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為穩步推進企業債券發行審批方式改革,政府應淡化或逐步取消計劃或規模管理,變行政審批制為核準制,最終建立政府有效監管下的企業債券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信用評級體系,大力發展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多層次的債券交易市場體系,提高企業債券的流動性,通過增加企業債券加強企業融資資金的社會監管和社會約束,區分企業與銀行信貸融資。

2.培養理性投資者

大力發展中國投資銀行業務,減少上市公司財務決策的盲目性。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作用還遠沒有被充分認識,很多投融資活動根本沒有經過投資銀行的認真咨詢和分析。在政策法規方面,應規定所有要求發行證券和增發證券的公司,必須有咨詢機構的詳細論證,並對發行的債券進行評級。為了促進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同時使投融資行為更加理性。對投資者的教育和培訓是其中重要的壹部分。在這方面,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壹種新的投資工具的成功與否,與投資者對它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密切相關。投資者行為的理性是整個市場理性化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說,有理性的投資者才有理性的市場,這樣的市場也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率和作用。

3.進壹步健全和完善公司退市和破產制度。

充分發揮債務的作用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內容。債務的作用在抑制管理者道德風險、傳遞公司內部信息、公司瀕臨破產時債權人通過控制權轉移對公司進行重組和重建、使公司獲得新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負債功能的有效發揮取決於是否有完善健全的破產制度。這種退市破產制度至少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效:第壹,破產必須對公司經營者的貨幣利益和非貨幣利益都產生影響;第二,當公司瀕臨破產,債權人重組重建公司時,公司的控制權必須從股東和經營者手中轉移到債權人手中。在退出機制和破產機制正常有效運行的基礎上,強化債權人?相機控制?提高公司治理結構的效率有利於資本結構的優化。

  • 上一篇:聯通A為什麽撤下混改公告?
  • 下一篇:註冊醫藥公司需要什麽條件?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