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早期的會計實踐使用收付實現制。到本世紀初,許多中小企業仍習慣於按實際支付進行核算。為了使利潤核算更加合理,收入和費用能夠在不同期間合理配比和分攤,會計理論開始倡導收入和支出的可追溯性原則,即把收入或損失歸入導致收入或支出的報告期,而不歸入實際收到和支付現金的報告期。這就是我們當前會計的基礎——權責發生制。但同時,無論是管理者、債權人還是投資者都非常關註企業的資金流動,因為它決定著企業能否正常經營,債權人和投資者能否實現其資本回報,尤其是在經濟低迷和蕭條時期。
現金流量表用了很長時間才被會計準則確認。實際上,它是傳統報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有益補充。利潤表只反映企業在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不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資金流量;資產負債表只是反映了企業在某壹時間點的財務狀況,並沒有說明變動的原因。根據相關性原則,利潤表沒有區分實收費用和應收費用,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收入,容易誤導債權人和投資者。根據歷史成本原則,資產負債表中記錄的資產可能與實際市場價值相差甚遠。事實上,會計方法的選擇性大大降低了會計報表的可信度。
2.從財務狀況變動表到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通常采用全部資金的概念,即將不影響資金變動的籌資和投資活動也列在表內,以反映企業活動的全貌。以營運資本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表稱為財務狀況變動表,以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表稱為現金流量表。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會計界普遍要求編制財務狀況變動表,我國在1992中制定的企業會計準則也要求企業提供財務狀況變動表或現金流量表。
以營運資本為基礎的財務狀況變動表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和償債能力。首先,流動性是流動資產扣除流動負債後的余額,其規模受其合理計量的影響。在實踐中,有些企業將可出售或變現時間超過壹年的存貨和待攤費用列為流動資產,而壹些短期內將出售的長期資產不轉換為流動資產。同時,存貨、應收賬款等資產的核算方法也無法避免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的差異。其次,用流動性來衡量和分析企業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直接受其內部結構合理性的影響,因為各種流動資產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差異較大。
1992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更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用現金流量表代替財務狀況變動表;1998,中國財政部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3.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現金流量表是用現金流入和流出來概括企業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動態報表。它的編制是以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基礎的,其結構比財務狀況變動表更清晰,更容易理解。
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業的現金流量信息,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直接有效地分析企業償還債務、支付股利和對外籌資的能力;編制現金流量表便於報表使用者分析當期凈利潤與經營現金流量的差異,客觀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周轉的平穩性;編制現金流量表便於用戶分析與現金相關和無關的投資和籌資活動,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現金流量。
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1,直接法
直接法以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為起點,直接按類別列示現金收入和支出,從而計算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其基本原理如下:
營業收入+過去應收資產現金回款,本期預收負債增加=銷售現金回款。
-當期形成的應收資產和以往預收的負債均已實現。
運營成本+過去應付負債的支付,當前庫存囤積=購買時的現金。
-應付負債在當期形成,使用過去的存貨。
其他收入+以前收到的其他應收資產現金,本期增加的其他應付負債=收到的其他現金。
-本期形成的其他應收資產和以往的其他應付負債均已實現。
其他費用+支付以往應付費用,本期增加待攤費用=其他現金。
-本期應付費用和以往待攤費用減少。
-無現金費用(各種資產的會計攤銷)
—————————————————————————————
營業利潤-△非現金經營資產(原值)+△經營負債=經營現金凈流入。
+無現金費用(各種資產的會計攤銷)
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營業外資產凈值(資產會計攤銷除外)=投資現金凈流入。
-財務費用+△營業外負債+△權益(本期結轉凈利潤除外)=融資現金凈流入。
凈利潤-△非現金資產(凈值)+△負債+△權益(本期結轉凈利潤除外)=現金凈流入。
——————————————————————————————————
註:這裏的營業利潤是指利息前的營業利潤;
財務費用是指利息、融資費用等融資費用,經營性財務費用歸入經營活動的其他費用;
營業外收支是指與投資有關的固定資產損益,其他與經營有關的收支歸入經營活動。
1-1賬戶方式
業務較少的小企業可以選擇相對簡單的核算方法來編制現金流量表,即在期末,根據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賬戶的日記賬,逐壹分析其來源或用途,排除現金支取、現金滾動等內部轉賬,按照現金流量表的要求進行分類匯總。
1-2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是壹種嚴謹且易於核對的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被大多數企業所采用。然而,這種方法相當復雜。這裏我們省略了壹些步驟,比如調整分錄,把編制過程簡化為三步,簡單舉例如下:
某企業19##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如下。此外,我們需要了解有關投資、融資活動和壹些損益項目的詳細信息:本期賣出短期投資65438萬元,買入長期投資5萬元;固定資產盤盈,原值5萬元,預計折舊2萬元,本期折舊5萬元;歸還短期借款5萬元,長期應付款65438萬元;本期向員工支付銷售費用2萬元,向員工支付管理費用3萬元。財務費用中,營業費用5000元,利息費用25000元;其他業務本期利潤為租金收入,營業外支出為經營性;投資收益中,654.38+00,000元為出售投資收益,25,000元為長期投資收益。
首先,我們對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進行分析並歸類到現金流量表草案中,用()表示現金流出;第二步,分析資產負債表各項目變動的原因。除結轉凈利潤和現金變動外,其他資產、負債和權益的變動都是倒序入表的,即借方流入,貸方流出,變動按利潤表的收入和支出分類。最後,完成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
單位:萬元
財產;資產
時期的開始
學期結束
借方
債權人
債務權益
時期的開始
學期結束
借方
債權人
貨幣資金
10
12
2
短期貸款
30
25
D5
臨時投資
15
五
a10
應付票據
15
20
e5
應收賬款
30
40
A10
應付賬款-其他
20
30
f10
其他應收款
五
三
b2
應計費用
五
E5
存貨
25
22
c3
流動負債總額
70
75
長期投資
25
30
B5
長期應付款
10
F10
固定資產
45
50
溴化五烴季胺
已繳資本
60
60
減:累計折舊
五
12
丙(2)
d5
未分配利潤
10
15
五
凈值/價值
40
38
所有者權益
70
75
總資產
150
150
20
20
負債和權益合計
150
150
20
20
利潤表
單位:萬元
壹筆錢
操作
投資
籌集資金
不涉及現金。
銷貨收入
105
105
銷售費用
65
(65)
銷售成本
20
(20)
銷售稅和附加費
1
(1)
銷售利潤
19
加:其他業務利潤
1
1
減:管理費用
15
(3)、(12)
財務費用
三
(0.5)
(2.5)
營業利潤
2
加:投資收益
3.5
1、2.5
非營業收入
三
三
減:營業外支出
1
(1)
總利潤
7.5
減:所得稅
2.5
(2.5)
凈利
五
註:這壹步的分析也可以在過賬現金流量表草案時直接完成。
現金流量表
權責發生制
資產負債表調整流入
資產負債表調整流出
現金制
壹.商業活動
11
現金流入:
96
出售現金
105
A10
95
收取租金
1
1
現金流出:
(85)
購買時支付現金
(65)
c3 +e5
(57)
雇員的工資和福利
(2)、(3)
(5)
所得稅
(2.5)
(2.5)
其他稅費
(1)
(1)
其他費用
(18)、(12)
b2 +d5
E5
(19.5)
(0.5)(1)
f10
二。投資活動
8.5
現金流入:
13.5
收回投資
1
a10
11
分享利潤
2.5
2.5
現金流出:
(5)
產權投資
B5
(5)
三。籌資活動
(17.5)
現金流出:
(17.5)
償還債務
D5
(5)
還清長期應付款
F10
(10)
支付利息
(2.5)
(2.5)
第四,不涉及現金
三
C5+C(2)
總數
五
35
38
2.間接方法
間接法以利潤表中的當期利潤為起點,對不增減現金的收入和費用以及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營業外收支項目進行調整,從而計算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其基本原理如下:
—————————————————————————————
凈利潤-投資收益和收入-△非現金經營性資產+△經營性負債=經營性現金凈流入
非行業收支是指營業利潤+不減少現金的費用(各種資產的會計攤銷)
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營業外資產凈值(資產會計攤銷除外)=投資現金凈流入。
-財務費用+△營業外負債+△權益(本期結轉凈利潤除外)=融資現金凈流入。
凈利潤-△非現金資產(凈值)+△負債+△權益(本期結轉凈利潤除外)=現金凈流入。
——————————————————————————————————
可見,兩種方法的區別在於經營性現金流的計算。直接法是根據利潤表自上而下獲取營業利潤並逐項調整,間接法是自下而上計算營業利潤再整體調整。所以間接現金流量表是在直接法的基礎上編制的,投融資部分不動。只需將經營活動中權責發生制下的收入和費用用營業利潤,即凈利潤減去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加上財務費用,再匯總列示經營性資產和負債的變化即可。上例中采用間接法編制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可以計算如下:
現金流量表
權責發生制
資產負債表調整流入
資產負債表調整流出
現金制
壹.商業活動
11
凈利
五
五
減:投資收益
3.5
3.5
非營業收入
三
三
加:財務費用
2.5
2.5
營業利潤
1
1
加:折舊
d5
五
減:經營性應收賬款增加。
b2 +c3
五
加:應付業務項目增加
f10+e5
A10+E5
間接法未能詳細列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來源和現金流出的用途,但有助於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業凈利潤的質量。因此,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了直接法,同時要求在現金流量表附註中披露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即采用間接法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3.中西方現金流量表的壹些差異。
在編制方法上,我國要求必須采用直接法,同時補充間接法,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鼓勵使用直接法,但也可以使用間接法。
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具體分類上,我國打破了利潤表本身的模式,要求對利潤表中的每個項目進行具體分析和分解。比如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要分解為付款收入和增值稅,銷售收入要根據付款收入進行調整,租金收入要從其他業務收入中分解,銷售成本、費用和管理費用要分解,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也要分析分解。而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分類與利潤表基本壹致,利潤表編制相對簡單。
在投資收益方面,我國將壹般股息、利息收益和資本收益視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投資收益無需分解;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將資本利得視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將壹般股息和利息收入視為經營活動,因此需要對投資收益進行分解。國際會計準則允許妳在以上兩種方法中進行選擇。
在融資成本方面,我國將支付利息和股利視為融資活動的現金流出,財務費用需要進行明細分解;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把股利支付作為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利息支付作為經營活動,所以財務費用不需要分解;國際會計準則允許妳在以上兩種方法中進行選擇。
三、現金流量表的分析
1,結構分析
首先要分析現金流的內部結構,即管理、投資和融資對凈現金流的貢獻。在這個分析過程中,要結合企業的商業周期來確定分析的重點。
對於處於發展期的企業來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可能是負的。要重點分析企業的融資活動,分析其資本價值是否到位,流動性如何,企業是否過度負債,是否有可能繼續籌集足夠的營運資金;同時判斷其投資活動是否適合業務需要,是否存在挪用或費用化資金的現象。我們應該通過現金流量預測和分析,將償還期定在經營活動能夠產生凈流入的時期。
對於成長期的企業來說,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應該是正的。重點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和流出的結構,分析回籠資金的速度,賒銷是否有力和適當,了解成本費用控制,預測企業的發展空間,企業是否充分利用應付資金。同時要關註企業在這個階段是否存在過度擴張,導致債務增加的情況。
對於成熟的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趨於常態化或適當收縮。應重點分析其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是否有保障,現金收入與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否匹配,同時關註企業是否過度分紅,是否存在資金流出,現金流入主要依靠投資收益還是不明確的營業外收入。
對於不景氣的企業來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開始萎縮。應重點分析其投資活動在回收投資過程中是否盈利,是否存在風險性擴張活動,同時,企業是否及時減少負債和利息負擔。在這個階段,貸款期限不應超過其現金流量,並有赤字。
結合以上實例,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企業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主營業務突出,銷售回款良好,費用得到有效控制,盈利時及時調整其融資份額,從而減輕利息負擔。
2.比率分析
如果妳是熟悉的客戶,妳已經對第壹張現金流量表做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直接做壹個相對簡單的比率分析。通過比率分析,可以大致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常見指標如下:
1)償債能力:現金比率,即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壹般認為這個比例應該在0.25左右,可以滿足壹個季度的資金需求。現金付息率,即支付利息前的經營現金流量凈額與利息的比率。這個比率是根據已獲利息的倍數原理推導出來的,壹般認為比率至少應該大於1,最好在2-2.5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現金比率為0.16,短期借款很難全部償還,仍取決於其融資能力;現金付息比例為4.4,支付利息就夠了。
2)經營能力:銷售現金率,即當期銷售現金除以期初應收賬款,應收票據余額減去預收賬款余額再加上當期銷售收入。購貨現金率,即本期購貨現金除以期初應付賬款,應付票據余額減去預付賬款余額加上本期銷售成本。在這個例子中,企業的現金銷售率為70%,貨款回收很快。購現金率為71.25%,略高於銷現金率。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可能會在存貨中囤積壹些資金。
3)盈利能力:經營現金與營業利潤的差額,即經營活動當期現金流量凈額與當期營業利潤的差額。現金股利支付率,即當期宣告分配的現金股利與當期現金余額的比率,反映了企業分配利潤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營業現金與營業利潤的差額為正10,利潤相對真實。目前企業前期投資有壹定程度的回報。考慮到前期負債較高,企業處於收獲期和還債期,但企業未能為未來發展進行適當的後續投資。
3.趨勢分析
如果我們獲得連續的多期現金流量表,我們還可以並排比較兩個以上期間的報表,並分析其趨勢。趨勢分析可分為絕對比較和相對比較,主要用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在絕對比較報表中,通常可以增加“增減額”和“增減百分比”兩欄。相對比較報表中,現金流入總額壹般為100%,其他項目進行比較,計算結構百分比。經營活動的趨勢分析壹般要結合企業的銷售增長來分析兩者的變化趨勢是否匹配,現金流入的增長主要是因為銷售的增長還是回款的加快,現金流出的增長是因為銷售的增加還是存貨的積壓和費用的巨大增加,是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增長速度更快,現金流量的增長趨勢是否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