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現在還能買煤礦的股份嗎?

現在還能買煤礦的股份嗎?

目前,山西煤礦整合接近尾聲。9月7日,央企中煤集團和山西朔州市民營企業楊金海能源集團雙雙宣布,中煤集團出資30多億元重組楊金海,並持有新成立的中煤集團楊金海能源有限公司60%的股權,這也是中煤集團在山西煤礦兼並重組大潮中斬獲的首例。中煤集團山西楊金海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原楊金海董事長高景海告訴記者,新成立的公司是在原楊金海的基礎上,由中煤集團、楊金海、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通過股權重組持有股份的大型股份制企業。至此,山西煤礦兼並重組的補償機制之壹——入股方式也浮出水面。所謂持股法,就是將被兼並煤炭企業的資產和資源,按照評估後的資源資本化進行折現和投資。另壹種補償方式是直接經濟補償。在山西省朔州市,記者了解到,煤炭行業兼並重組是該市2009年經濟工作的壹場攻堅戰。兼並重組後,礦井數量減少了壹半,單井生產規模由45萬噸提高到654.38+0.3萬噸,所有礦井實現了全機械化綜合開采。全市地方煤炭生產能力由665438+56萬噸增加到8480萬噸。在兼並重組的同時,朔州投資30多億元,大力推進地方煤礦機械化改造,建成22座綜采樓,在建15棟,居全省首位。不久前,山西國有晉城無煙煤集團與山西洪通榮康煤業有限公司簽署了兼並重組協議,成為整合主體。晉城無煙煤集團對該煤礦實現了絕對控股,整合後煤礦產能從每年30萬噸提高到90萬噸。在煤礦企業兼並重組整合過程中,洪洞縣按照地理位置和煤炭資源儲量劃分為12板塊,同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000983,股吧)等5家大型國有企業和1家地方煤礦骨幹企業參與整合。整合後,全縣煤礦數量將由38個減少到12個,減少三分之二以上。洪通的煤炭工業是臨汾的壹個縮影。臨汾現有的392座煤礦主要是中小型企業。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與17家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和地方重點煤炭企業簽訂了協議。整合後,臨汾市礦山數量減少到127個,當地礦山經營者減少95%。同時,新增5家千萬噸級大型煤炭生產企業產能占全市75%。記者同時了解到,位於大同的同煤集團已兼並重組分布在全省各地區的煤礦企業35家,成功兼並重組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古交、河曲、柳林等地煤礦18座。同煤集團也走出去,與太原市委市政府就古交金業煤焦化集團重組和古交地方煤礦兼並重組方案進行了會談。決定由同煤集團重組民營企業太原古交金業煤焦化集團,同時以同煤集團為主體整合古交15地方煤礦。政協委員、山西安泰集團(600408,股吧)總經理李夢告訴記者,8月25日,該公司與另外兩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山西介休泰瑞煤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54.38+00萬元,整合地方煤炭企業。其中介休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持股565,438+0%,安泰集團出資200萬元持股20%。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副巡視員侯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山西省煤礦企業兼並重組規劃批復工作已經完成,11地市整合規劃已批復。“煤炭行業兼並重組後,山西省煤炭產業結構將發生歷史性變化:企業數量由以前的2200家減少到130家;在原有2600個煤礦的基礎上,煤礦減少60%以上,僅保留1萬個礦井;單井生產規模原則上不低於90萬噸;兼並重組整合後的煤炭企業規模原則上不低於每年300萬噸;所有的煤炭生產都是機械化的;煤礦高管職業化、專業化,全員培訓上崗。”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廳長王守真說:“過去,煤礦小而散。整合重組後,產業集中度高,資源循環利用率明顯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百萬噸死亡率比前五年降低了60%以上。”煤炭轉型”壹方面,“多小散低”的工業發展方式完全違背了現代煤炭工業技術密集、資金密集、清潔集約的特點和規律,使得山西整體工業形象“傻大粗”長期難以改變。另壹方面,大量小煤礦和非法“黑洞”的存在,使得管理部門難以準確掌握全省煤炭的實際產量,導致稅費流失嚴重。此外,壹些礦主對安全投入少或不投入,無節制地將必要的成本轉化為利潤,使本應惠及全民的資源成為少數礦主壹夜暴富的重要誘因,省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甚至有少數礦主,富起來後不思進取、回報社會,卻熱衷於炫耀性消費,使得“山西煤老板”這個中性詞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暴發戶鋪張浪費的代名詞,嚴重損害了山西形象。”鑒於山西煤礦整合引發的諸多討論,山西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對此事件進行解讀。文章指出,產業素質低下,收入分配不合理,正面的“黑金”往往與負面的“黑心無知”掛鉤,抹黑了山西和山西人的形象。除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安全生產的壓力,山西煤礦整合作為縮小貧富差距的社會焦點被提及。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雲告訴記者,沒有簽訂整合協議的煤礦主要有兩類:壹類是資源條件極差,沒有大礦願意整合;另壹種是資源條件很好,不願意低價出售,但又不能擴大到90萬噸/井的產量。對於這兩類煤礦,山西省政府將出臺相關政策,對直接關停的礦井進行補償,引導所有煤礦盡快整合。煤礦整合提供的巨額資金,將為山西這個煤炭大省實現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提供有利基礎。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以來,已有約6543.8+05億元退出煤炭領域,進入其他行業。在今明兩年的重點監管投資項目中,山西省政府也考慮了從煤炭領域撤出資金的出路。山西省政府發布的《關於促進民間資本進入山西省鼓勵類投資領域的意見》明確提出,開放投資領域。2009年至2010年,政府重點控制的6500億元投資項目向民間開放,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道路、鐵路、橋梁、城建環保等基礎設施領域和城市公交、燃氣等市政公用設施領域,以及土地供應、金融支持、稅費等領域。記者了解到,山西省的目標是到2010年底,全省礦井數量控制在100。眾所周知,山西省是中國的煤炭大省,煤礦數量眾多,最多的時候壹度超過1萬,到去年年底減少到2600個左右。兼並重組整合後,煤礦企業規模原則上不低於300萬噸/年,礦井生產規模原則上不低於90萬噸/年,實現以綜采為主的全部機械化開采。最終國有大集團、大公司、央企、省外大集團和地方國有骨幹企業數量占全省的82.1%,產能占全省的84%。
  • 上一篇:西部礦業有限公司成員單位
  • 下一篇:想去金融公司工作,怎麽判斷這個公司是不是正規的金融公司?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