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OS作為壹種微顯示技術,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工藝的逐步完善,LCOS在投影市場逐漸形成了與DLP、LCD分庭抗禮的趨勢。LCOS的結構是在單晶矽上生長晶體管,用半導體集成制作驅動面板(也稱CMOS-LCD),然後用研磨技術拋光晶體管,在上面鍍上鋁膜電極作為鏡面,形成CMOS有源點陣基板,然後將CMOS基板貼在含有ITO透明電極的上玻璃基板上,再註入液晶進行封裝。同時,像素電極也作為壹面鏡子,像素的尺寸壹般可以做得很小,大約7 ~ 20微米,開口率高達96%。
COOLUX-α3+采用Luminus生產的三顆p39作為光源,PT39是Luminus為微投開發的光源。體積小,約0.40-0.55英寸,光輸出流明高,脈沖驅動即可輸出:R:540流明;G: 1100流明;B: 190流明。為了充分發揮PT39的極致效果,COOLUX產品對機身進行了適當的放大,並結合整體風路設計,保證PT39每壹個亮度的亮度輸出在可靠散熱的基礎上(即控制光衰減的基礎上)完全被擠出。
CoolTV作為LED微型投影儀系列,最大的優勢就是長壽命、高可靠性、低功耗、免維護。正是這些優勢,決定了LED技術作為投影機的發展方向。但早期LED(白光)-LCOS微投影市場的實際情況是,產品的亮度大多過低(壹般在20流明以下),難以在強光、戶外等場合使用。采用DLP技術的LED投影儀產品亮度較好(100-200流明),但價格較高,壹般在6000元左右。單液晶的LED產品顯得太山寨,工藝粗糙,質量不穩定,口碑差。去年底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的順序LCOS的LED投影產品,正好彌補了DLP在性價比上的劣勢,性能(分辨率、亮度、功耗等。)基本是壹樣的。Coolux α-2是這類LED投影產品的開創者。
謝謝妳。感覺好就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