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售股是什麽意思?
限售股顧名思義就是短期內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股票。這類股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都有壹定時間的鎖定期或者長期持有,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出現流通。限售股的持有成本通常較低。如果沒有限售,股票壹上市,股東就會立即拋售以獲取超額收益,從而打壓股價,對其他投資者不利。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限售股主要分為三類:壹是2005年股改產生的限售股,二是新股限售股,三是再融資限售股。
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中國特有的壹種限售股。限售股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股改前有相當數量的法人股,與流通股擁有同等權利,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由流通股股東承擔)。唯壹的不便是它們不能在公開市場上自由交易。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企業股份全部自由交易。
2.解禁限售股是什麽意思?
限售股是指流通受限的股票,解禁就是解除禁止交易的條件。壹般來說,以前不能買賣的股票,現在都可以交易了。這些股票是上市公司在融資時發行的,所以只能在解禁後才能賣出。
比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公司員工認購壹定比例的股份,獲得公司股份,上市公司獲得融資款。員工拿到的這些股票價格低於市場價,所以監管部門有規定,需要壹段時間才能賣出。
所以限售股解禁壹般是壹種不好的行為,因為他們的持有成本低,解禁後會把自己的股份賣出套現,大量賣出會導致股票下跌。但是,為負並不代表股價會下跌,解禁時也有股價上漲的情況。比如解禁時公司股價很低,員工不僅不賣股還堅定持股,全部不會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