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香港的移動支付落後嗎?為什麽香港移動支付普及率低?

香港的移動支付落後嗎?為什麽香港移動支付普及率低?

我們對香港都很熟悉,尤其是這裏的購物受到人們的喜愛。每個來香港的顧客都不會錯過壹次大采購來完成他的香港之旅。似乎這次香港之行就是壹切的終結。

那麽對於這樣壹個經濟發達的香港來說,據說這裏的移動支付費率沒有內地高。這是真的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樣壹個受購物者歡迎的地方,沒有多少移動支付。如果是真的給我打電話!

然後,寫下來,邊肖幫妳解答問題!讓我們看看香港的移動支付是否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

香港移動支付落後嗎?

“高鐵、掃碼支付、自行車享受、網購”被稱為中國四大新發明。當習慣了掃碼支付的中國人去香港旅遊,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時,發現香港的移動支付遠遠落後於內地。

早已正式進駐香港的支付寶,在這裏深耕了幾年,卻依然沒能讓香港人養成使用移動支付的習慣。時至今日,香港同胞對移動支付還是不太熱衷。

為什麽香港移動支付普及率低?

1和章魚的流行

其實,香港人不難理解,沒有現金支付──香港是全球最早推廣電子貨幣的地區之壹,而且“嗶、嗶、嗶、嗶、嗶、嗶、嗶、嗶、嗶!”

在過去的二十年裏,香港電子貨幣的發展確實走在了前面。香港本地支付系統“八達通”於1997上線。這張卡集交通、餐飲、購物、門禁等功能於壹體,幾乎可以涵蓋日常所有消費。

目前,香港有超過8,000家不同行業的服務提供者,超過65,438+0.9萬個零售店鋪設立了八達通支付服務。不知道聽了多少次中環的外國朋友誇八達通,說比他們國家方便先進多了。出門不用帶零錢,不用去銀行排隊ATM也能等半個月。?

想想也是。18年前八達通誕生的時候,美國很多人連手機都沒有,更別說手機錢包的NFC支付了。曾幾何時,八達通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受歡迎的電子貨幣。荷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在開發電子貨幣系統時,也是借鑒了香港的八達通。

毫不誇張的說,八達通曾經代表了香港電子貨幣發展的高度!

2.信用卡瓜分了大量市場。

信用卡在香港也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數據顯示,2016年,每個香港市民平均擁有2.5張信用卡。

簡單地說,信用卡會在還貸日之前歸還給銀行用於消費。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類似於借記卡和八達通。妳必須先把錢放進去,然後才能使用它們。但是,把錢放進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意味著妳需要信任他們的系統。

此外,信用卡積分、禮品和優惠活動也牢牢增加客戶粘性。

3.香港市場太小,支付寶、微信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無法投入巨大資源培養用戶習慣。

其實內地的移動支付習慣也是在2015之後。隨著支付寶和微信的紅包大戰,壹夜之間突然火了起來。這兩家公司通過扔紅包、減付款、送掃描儀,俘獲了億萬用戶的信任。

只有阿裏巴巴、騰訊這樣的高價值互聯網公司,才有如此巨大的資本,願意投入數十億美元。在香港,即使是長江實業和新鴻基也不可能投入這麽大的資源。

4.香港人確實觀念很傳統,現金支付還是比較流行的。

這是我深入了解香港社會後才發現的。經常看到當地老人在便利店慢慢數硬幣支付,效率極低。我真的很著急在後面排隊。很多企業支付還是需要支票支付,最讓我難受的是寫支票。

即使拿到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Premier賬戶(相當於內地銀行的白金賬戶),用繁體中文寫支票還是很混亂。企業願意使用支票的原因之壹是很多香港企業沒有國內先進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甚至很多大企業還在使用Excel處理財務。

2018年,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大戰從中國打到香港,罕見地齊聲燒錢,試圖引誘香港人扔掉信用卡。

首先是騰訊的子公司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其註冊用戶在2月份激增44%。為了達到這個結果,微信支付了估計高達3500萬港元的成本。

2018年3月8日,螞蟻金服宣布與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組建合資公司AlipayHK。螞蟻金服CEO井賢棟也表示,支付寶香港版(Alipay HK)在香港擁有超過1萬用戶,合作商戶數量超過1萬。

目前香港已經在慢慢接受這種移動支付方式的進入。畢竟香港是內地和其他國家很多人非常好的購物天堂,所以就發展趨勢而言,移動支付在香港的緩慢普及指日可待。讓我們壹起期待吧!

  • 上一篇:洗車店怎麽和保險公司合作?
  • 下一篇:小貸公司如何計提壞賬準備,壹般是按什麽比例計提,具體會計分錄怎麽做?求專家指點。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