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運輸企業有六家:
國泰航空:成立於1946,7月1948開始運營。目前是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在國際民航業也很有影響力。它是“同壹個世界”航空聯盟的發起者。
2006年6月,國泰航空與太古集團、國航、AVIC和中信泰富達成協議,調整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和國航的股權。重組後,太古將擁有國泰航空40%的股權,國航及其子公司AVIC實業有限公司將共同持有國泰航空65,438+07.5%的股權。
操作基地:香港赤?角國際機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民航組織代碼:CX/CPX,CPA
機隊數據:(截至2006年2月底,目前在役大型民用飛機100架。
波音747系列38架;其中,B747-200 f 8架,21架B747-400,9架B747-400 f;
有17波音777系列;其中B777-200機型5架,B777-300機型12架;
空客330/340系列45架,其中A330-300 27架,A340-300 15架,A340-600 3架。
註:部分飛機處於停放狀態,等待或正在改裝。
港龍航空:1985年5月成立,同年7月開始運營。作為壹家以香港為基地的本地航空公司,港龍航空目前主要經營香港至內地和臺灣省的航線。2006年6月,國泰航空與太古集團、國航、AVIC和中信泰富達成協議,國泰航空全資收購港龍航空。根據協議,港龍航空將在至少6年內保持自己的品牌。
操作基地:香港赤?角國際機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民航組織代碼:KA/HDA
機隊數據:(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39架大中型民航飛機在運營。
6架B747-2/3/400 f;(租中華航空1 B747-400F)
10 A320-200,6 A321-200和16 A330-300。
註:部分A320和A330客機濕租賃給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運營。
最近的艦隊新聞:
2006年6月:壹架註冊號為B-HSF的空客A320-200被註銷。
華民航空公司
(香港航空公司)
原由國泰航空控股,10年6月9日,DHL全球快遞公司與國泰航空達成協議,DHL收購香港華民航空30%的股權。根據計劃,該公司將形成壹個以香港國際機場為基地的航空網絡,為亞洲主要城市提供快遞服務。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8架大型貨機在運營。
8架飛機是A300F;
操作基地:香港赤?角國際機場
香港航空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9月30日,前身為CRAIWAYS LIMITED。由香港葉長青家族於2001創立。這是繼國泰航空和港龍航空之後,第三家在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最初,該公司主要提供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之間的短途直升機服務。2003年6月,獲準拓展新業務,開辦香港至內地及東南亞的包機支線航空服務。2005年6月,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2006年5月,中富航空股權發生重大變化。葉長青家族轉讓其持有的中富航空全部股權,其中45%由海航大股東新華控股持有,另外55%由新華控股董事孟持有。2006年9月30日,正式更名為香港航空有限公司。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6架中小型客機在運營。(不包括直升機情況)
操作基地:香港赤?角國際機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民航組織代碼:N8/CRK
最近的艦隊新聞:
6月5438+2005年2月:與波音公司達成協議,用波音737-800替換現有機隊中的CRJ200和CRJ700,未來5年將引進40架波音客機,包括30架波音737-800和10 787。
香港聯合航空是壹家史無前例的香港聯合直升機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2002年,香港聯合航空公司將業務拓展至珠三角,成為唯壹壹家提供香港、澳門、深圳航線的民航直升機運營商。壹直提供多樣化的直升機服務。2005年4月獲準提供香港至內地城市的支線航空服務,2005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
2006年8月,中國海南航空入股香港聯合航空,控制其45%的股份。
機隊數據:(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4架小型支線飛機在運營。(不包括直升機情況。
甘泉港航有限公司於2005年2月宣布成立。其主要股東為從事房地產的甘泉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卓民。甘泉航空是香港第壹家廉價航空公司,也是全球第壹家提供遠程航線的航空公司。為了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公司的其他業務大部分將以外包的形式完成,飛機維修由港航飛機工程公司(HAECO)承擔。2006年10月25日正式投入運營。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兩架大型客機,尚未投入運營。
操作基地:香港赤?角國際機場
澳門地區:
有兩家民航運輸企業:
澳門航空:成立於9月3日,1994,10月9日開始運營,1995。由中國航空控股,持股565,438+0%。其他股東包括葡萄牙航空公司、澳門旅遊娛樂公司和臺灣省長榮航空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澳門至大陸和臺灣省的航線,臺灣省遊客是其主要客戶。
運營基地:澳門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NX/AMU
機隊數據:(截至2006年2月底,目前在役中型民航飛機18架。
其中1 A300、1 A320、7 A321、5 A319、4 A300F也是租賃的。
萬歲澳門公司
Viva macau前身是澳門鷹航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WOW!澳門,因與國際貨運品牌“WOW”沖突,於2005年2月9日更名為Viva Macau,正式成立。澳門萬歲是壹家廉價航空公司,已與有關方面達成協議,不會開航至中國內地城市與澳門航空競爭,主要提供低成本的中遠程航線。計劃今年10年底正式開航,近期將租賃波音767運營。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兩架中型客機,尚未投入運營。
運營基地:澳門國際機場
艦隊新聞:
將租賃兩架波音767用於航行,已與波音公司達成協議訂購12架波音787-800客機。在正式交付之前,將以低價將相同數量的波音767租賃給viva macau運營。
臺灣省地區:
主要有六家民航運輸企業:
中華航空公司:成立於1959,是目前臺灣省最大的航空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波音747-400全貨機隊。
營運基地:臺北中正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CI/CAL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66架大中型民航飛機在運營。
波音747系列32架;其中有15架B747-400飛機和19架B747-400F飛機(另有1架飛機濕租賃給港龍航空);
有12波音737-800;
空客300-600R有1。
空客330-300有12。
空客340-300有6架。
長榮航空:1989年4月7日,長榮集團成立長榮航空有限公司,6月6日正式投入運營,1991。憑借長榮集團在航運業的雄厚基礎和資金支持,發展迅速。
營運基地:臺北中正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BR/EVA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2月底,65438+),目前有46架大型民航飛機在運營。
有18波音747系列;包括15架B747-400和3架B747-400 f;
波音MD11F 10飛機
波音777有4架;
空客330-200有11。
3架波音MD90-30客機
華信航空:華信航空成立於6月1991。它是由中國航空公司和何新集團共同投資的,因此被命名為華信。主要目的是開辟華航因政治因素無法執行的航線。因此在成立當年就開通了臺北直飛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際航線。
1992 65438+10月31,何新集團撤資,華信航空成為華航全資子公司,但人事、財務完全獨立。8月8日,1999,華信航空合並臺塑航空,主要經營臺灣省島內航線。
目前,由於華航性質發生了壹些變化,敏感標誌被更改,部分長途國際航線交由華航運營。華信航空主要經營臺灣省島內航線和東南亞、日本的國際航線。
營運基地:臺北中正國際機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民航組織代碼:AE/MDA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9月底),目前有16架中小型民航飛機在運行。
有1空客340-300;(因政治原因租用,原屬於華航)
波音737-800有2架;
FK50渦槳支線飛機5架。
FK100渦扇支線飛機有6臺渦扇發動機。
此外,租賃了李榮航空公司的兩架渦輪螺旋槳支線飛機Dornier228。
復興航空航空:成立於1951,主要經營臺灣省內海島航線,與廈門、上海航空等大陸航空公司合資經營澳門中轉航線。
操作基地:臺北松山機場
IATA/ICAO代碼:GE/TNA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9月底),目前有17架中小型民航飛機在運行。
A320 3架,A321 5架,ATR72系列9架。
李榮立榮航空:李榮航空,前身為馬公航空,成立於1988 August 1。1996年3月8日,為了調整市場形象和業務發展的需要,正式更名為李榮航空。
1998 7月1日,李榮航空公司正式與大華航空公司和臺灣省航空公司合並。目前只經營臺灣省島內航線。
營運基地:高雄小港國際機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民航組織代碼:B7/UIA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9月底),目前有17架中小型民航飛機在運行。
6架MD90-30型號;
DASH8系列11;包括1 DASH8-200和10 DASH8-300。
遠東航空:成立於1957。
操作基地:臺北松山機場
IATA/ICAO代碼:EF/FEA
機隊信息:(截至2006年9月底),目前有19架中小型民航飛機在運行。
包括7架波音757-200、4架MD82、5架MD83和2架MD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