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收直接投資:
吸收直接投資是指企業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原則,直接吸收國家、法人和個人投入的資本。吸收投資的投資者是企業的所有者,他們有權經營和管理企業。各方可以按照出資比例分享利潤和承擔虧損。
(二)發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自有資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它是投資者投資股票並獲得股息的憑證。它代表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3)留存收益的使用:
留存收益,即內部積累,是指企業從所得稅後利潤中提取盈余公積金,然後將其轉為資本的融資方式。
(四)向銀行借款:
銀行借款是指企業根據借款合同向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所需資金的壹種方式。銀行貸款的種類如下:根據貸款期限的長短,可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根據貸款是否有抵押,可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根據貸款機構的不同,可分為政策性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貸款和保險公司貸款。
(5)使用商業信貸:
商業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因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貨而形成的借貸關系,是企業之間的直接信用關系。在商品經營活動中使用商業信用,也稱臨時短期貸款融資。比如賒銷商品、預收貨款、預收服務費、匯票貼現、延期納稅、企業間資金拆借等。這些企業提供的相互信用可以直接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
(六)發行公司債券:
企業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資金,向債權人承諾按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而發行的書面文件。債券發行按債券票面是否記名分為記名債券和無記名債券;根據債券是否有抵押擔保,分為信用債券、抵押債券和保證債券;根據債券能否轉換為公司股票,分為可轉換債券和不可轉換債券。
(7)融資租賃融資
融資租賃是財產所有人將其財產定期出租給有需要的人,後者向前者支付壹定數額的租金作為報酬的經濟行為。租賃也是壹種信用活動。租賃融資為我國廣大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有利於調整企業投資結構和生產結構,促進技術進步。有利於企業節約資金使用,提高資金利用率,註重效益;有利於租賃企業簡化固定資產管理:有利於企業獲得稅收優惠。租賃日益顯示出其多樣性和復雜性,成為現代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