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協和銀行的創始人

協和銀行的創始人

奉行“多做少說”的原則——協和集團董事長王石忠

他和香港的李嘉誠、何鴻燊壹樣有名,但關於他的了解卻很少。王的太平協和集團涉足石化、銀行、地產,資產數百億。

王石忠是謝赫集團的創始人和董事長,多年來壹直奉行“少說話,多做事”的原則。當年,由於資金匱乏,王石忠從臺灣省渡海到香港發展,被譽為“跨海神仙”。事實上,在協和近20年的發展中,王石忠已經涉足多個領域,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剛開始改革開放時打出的“天霸表”和“巴海表”的經典廣告詞:“無法抗拒的誘惑”。

這個廣告已經成為大學的教材。

上述手表連續12年蟬聯同行業冠軍,這也是王石忠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投身商界的壹次偉大實驗。後來,他進入了石油、電信、銀行、房地產和生物技術領域。僅在房地產方面,他就投資了654.38+0.2億美元(654.38+0.848億新元),在香港與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合作建設了大型住宅區,在香港太空島投資了654.38+,在泰國曼谷也有投資。

王石忠在港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1987上市的太平謝赫影響力最大,另外兩家分別是謝赫建設和中華藥業。由於港股交易清淡,股價較低,王先後於2006年5月5438+0和2003年6月10將協和建設和太平協和私有化。他也曾在內地資本市場短暫亮相。2002年3月,太平集團收購*ST 50.45%的股權,王成為* ST的實際控制人。太平謝赫搬入後,沒有向雲升投入任何資產。在過去的四年裏,它經營的所有物業都是公司的遺留項目。

據太平謝赫內部人士透露,王石忠收購雲升實業是試圖將其在國內的地產項目,尤其是位於上海南京路的謝赫世界商業街和上海康城註入雲升,打造地產藍籌。然而,這壹想法遭到了監管部門的拒絕。

2003年,太平謝赫任職的第二年,雲升開始扭虧為盈。進入2005年後,樓市驟然降溫,低迷的資本市場甚至創出新低。股權分置改革推出後,上市公司融資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平謝赫只能另尋出路。

2005年5月,王決定放棄。到2006年2月15,協議終於簽訂,溫州商人錢接盤,50.45%股權中的29.9%作價65438+818億元(3599萬新元)。

據內部人士透露,王石忠正試圖恢復早前私有化的太平協和和協和建設的上市地位。該人士稱,國內房地產項目有望成為香港上市的主角。

4年後,王石忠從內地股市退市,回歸香港。壹路走來的王,不知道對四年壹個周期有何感想?

  • 上一篇:蔚來合肥正式簽約線下門店破百,林賽實名舉報持續發酵。
  • 下一篇:銀行實務2017法律法規考點:企業信用相關概念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