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管是虛假宣傳還是假洋鬼子,康巴赫這兩年的成長給炊具市場帶來的震撼是真實存在的。
十多年來,蘇泊爾和阿斯達被稱為中國炊具市場的“兩大英雄”。從天貓JD.COM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到家樂福、大潤發等線下連鎖店,炊具雙雄以品牌和產品實力構築了較高的行業門檻,占領消費者心智。
專家認為,蘇泊爾和阿斯達的市場優勢是多年努力的結果。
蘇泊爾和阿斯達都是業內知名的上市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壓力下,蘇泊爾炊具主營業務實現收入265438+3600萬元,阿斯達炊具實現營業收入9億元。
但康巴赫短短三年的快速成長,給了竈具行業很多啟發。
2018年,正處於社交電商的蓬勃發展期。在雲集和全球捕手的幫助下,Combach迅速成為社交電商平臺的最愛鍋。短短兩三年,在康巴赫線下渠道不健全的情況下,2020年有望實現近6543.8+04億元的銷售規模,令業界瞠目結舌。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Combach抓住了兩個風口,2018和2019的社交電商,2020的直播。
專利陰謀掩蓋下的品牌傳播陰謀
營銷玩的高的Combach,也是品牌建設的“大粉絲”。
兩年前,或許頭部品牌根本沒把Combach放在眼裏,但也逃不過Combach射出的“利箭”。
2019浙江巴赫炊具有限公司訴武漢蘇泊爾炊具有限公司專利侵權案。
很明顯,孔巴赫是醉了,不是醉了。對於壹個只在網上銷售部分平臺的默默無聞的企業來說,讓其品牌迅速攀升的最好辦法就是和行業龍頭扯上關系。
按照巴赫的廚具計算,能夠和行業老大對簿公堂,已經說明了自己的實力。只要蘇泊爾應訴,康巴赫就已經成功了壹半。每次雙方出庭,巴赫廚具都能把相關細節放大,作為對自己有利的材料,宣傳自己的品牌。至於官司的結果,就沒那麽重要了。
顯然,這不是壹場簡單的由專利引發的企業之間的官司,而是巴赫廚具蓄謀已久的壹場以官司掩蓋的品牌傳播陰謀。
然而,有著多年市場經驗的蘇泊爾並沒有進入康巴赫的法律陷阱。
2020年,巴赫廚具與蘇泊爾的專利糾紛,未經開庭就被宣布無效。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中因巴赫公司主張的獨立專利權利要求已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定不具備創造性,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已被撤銷,涉案專利現處於不穩定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先駁回巴赫的訴訟是合適的。”
孔巴赫的願望算盤落空了。
還有壹個編號為A47J37/10的德國專利,是個笑話。德國專利的編號體系是DEXXXXX,A47J37/10只是國際通用的專利技術分類組號。其實這是康巴赫“德國母公司”在德國申請的壹項專利,專利號為DE2019105646。該專利申請號為2019 10 10月14,其保護範圍大概是“壹種口部有抗菌層,鍋內有壹定高度網眼的不粘鍋。
國貨盛行,品牌甘願做假洋鬼子。好像是企業本身崇洋媚外。
而且巴赫廚具訴訟中提到的專利與公司註冊時間不壹致。巴赫廚具訴訟涉及的專利在先,而康巴赫品牌的子公司浙江巴赫公司是在德國註冊的,浙江巴赫公司根本不擁有專利,導致訴訟根本不成立。這是營銷策劃犯下的極其低級的錯誤,也拉低了康巴奇的品牌價值和行業口碑。
竈具真的能從二俠變成三劍客嗎?
雖然官司沒有打贏,但在兩三年的時間裏,康巴赫改變了炊具的格局,成為了炊具三劍客之壹。
有專業人士認為,Combach贏在營銷,但產品是短板。在中國,從來不缺好產品。只有銷售,才能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響。因此,企業最初建立的品牌效應依賴於營銷技巧。海爾、聯想、小米都是營銷高手。但是,當品牌有了壹定知名度後,僅靠營銷是無法保持行業領先的。產品是核心,技術是引擎。
打開Combach的天貓旗艦店,可見其短板確實在產品上。從五金之都永康走出來的康巴赫,擔心新品牌在產品上的可持續性。如果產品不能持續升級,很可能是壹個曇花壹現的營銷品牌。
雖然地處廚具制造基地,但康巴赫壹直以代工為主。如果說產品是品牌的核心,那麽康巴奇就是壹個先天不足的品牌。2020年,康巴赫開始建造自己的工廠。業內人士認為,Combach此舉未必是為了真正掌握產能,而是為上市做鋪墊。
康巴赫的產品理念,第壹,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打造自己的“德國品牌”背景,給消費者產品質量好的心理暗示。二是聲稱不銹鋼蜂窩炒鍋無塗層,無油煙。在中國,消費者總是害怕塗料。無塗層、無煙是消費者對產品的內心期待。
嚴格來說,業內人士都知道,這些只是營銷噱頭。但是對於專業知識不多的消費者來說,Combach的賣點確實是用消費者的無知換來了自己的尺度。
有人認為康巴赫的產品雖然不強,但對竈具市場有所貢獻,即提升了炒鍋均價。因為康巴赫的促銷炒鍋均價壹直是299元和399元,這讓以前靠價格爭市場的主流品牌很尷尬。
比如2019,某品牌在JD.COM 618促銷期間推出39元的炒鍋。零售39元扣除物流、平臺扣款等各種費用後,品牌賣的越多,虧的越多。而且價格這麽低,很多人不禁質疑它的質量。
當然,在分析了Combach的案例後,很多品牌已經開始扭轉營銷思路,將渠道重心轉移到各個線上平臺,做好新媒體的運營。
第壹,開發適合線上銷售的爆款產品。其實炊具行業不缺好產品,只是缺爆炸思維。康巴赫成功的原因之壹是爆發性思維。電商背景下的爆款,首先看重的是技術和差異化,通過新媒體的運營,成功的幾率更大。
第二,建立開放的心態。網上網絡運營是壹個非常專業的工作。所以相對於品牌成立自己的電商部門,專業的電商團隊擁有更好的資源、產品策劃、直播節奏、流量導入等方法,可以讓品牌成長更快,產生更多的爆款產品。所以品牌要用開放的思維,揚長避短。
但是Combach的未來並不明朗。首先是產品問題。第壹,Combach的復購率很低,意味著回頭客。通過直播,先收獲頂級主播的粉絲,再找幾個二三流主播。如果沒有新的產品,康巴赫的發展將會很困難。而且推新品的核心是必須有更震撼的產品才能繼續守住品牌的流量,否則Combach可能不是慢慢走下坡路,而是壹落千丈。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壹個成熟的品牌必須在產品上保持多個亮點,才能滿足不同品類家庭的需求。明火炊具行業主要包括炒鍋、高壓鍋、湯鍋、煎鍋、奶鍋、蒸鍋等。只有強大的產品才是品牌持續發展的基石。
Combach只有壹個蜂窩不銹鋼炒鍋,這個短板非常明顯。
當商品直播遇到虛假宣傳。
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Viya團隊通知Combach團隊,從2021起終止雙方合作,不再為品牌做直播。據知情人透露,不久前,Combach的炒鍋由Viya和Simba兩位頂級主播發貨,但銷量卻是十幾倍,嚴重影響了Viya的形象,導致Viya團隊與Combach的合作暫停。
為什麽同壹個產品,同壹個時間段,不同主播的銷量差距這麽大?原因是Combach收獲了Viya的粉絲。據內部人士透露,過去Viya和Combach合作的時候,壹場直播至少有4到5萬的銷量,但是在最近壹場直播中,銷量下降到了1萬以上。趁著雙十壹大會,辛巴第壹場卡姆巴赫直播賣出了28萬多盆,實現銷售額65438+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坎巴赫在辛巴收獲的第壹批“韭菜”。
這個事件看起來是兩個頭部主播在爭奪市場地位,證明自己的價值。其實最大的意義就是證明Combach產品單壹,復購率很低。經過同壹個主播的多次直播,Combach收獲了粉絲。產品線短導致的復購率低,壹群粉絲只能收獲壹次。
成功也是直播,失敗也是直播。
雙十壹給辛巴帶來了6543.8億元的商品給康巴赫。拔出“糖水燕窩”的蘿蔔後,康巴赫的虛假宣傳也暴露在世人面前。
狐貍總是露出尾巴。產品缺陷,然後在“德國品牌”、“百年企業”的帽子下,康巴赫面臨虛假宣傳等政府和行業的責難。
我們很想知道,康巴赫接下來的故事會講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