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楊梅園:楊梅認領。
被稱為“楊梅大王”的李濤是湖北宜昌枝江市東石鎮楊梅基地的負責人。他擁有2000棵楊梅樹100畝,是湖北種植面積最大的。
他的策略是:通過共享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最優惠的價格和最優質的產品,這給了他們極大的便利。接下來,他想舉辦壹個采摘節,讓喜歡吃楊梅的朋友來園裏認領自己的楊梅樹。
2.農民共享農場:農村服務共享平臺。
“農夫共享農場”是壹個為農村服務的共享經濟平臺。以“平臺+資源+模式+投資”的創新四位壹體模式,實現閑置農房全產業鏈運營服務。
自2016起,由“莊家”將農村閑置農房改造而成的共享農場正式投入全國市場,與地方政府、區域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通過“莊家”以模式輸出、產業基金投資的形式共享農場平臺,讓閑置的院子活起來,讓城裏人實現壹個農場田園夢。
3.南天的“共享農場”:田園綜合體模式
共享農業,海南跑全國第壹。2018年5月,海南省有關部門公布了第壹批61共享農場。其中,三亞首家共享農場——南天“共享農場”受到好評。
農場已建成熱帶田園精品莊園,是集旅遊觀光、生活度假、休閑體驗、養生保健、親子養老、科普教育、農耕文化、現代物流、網絡小鎮為壹體的特色鮮明、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田園綜合體示範區。項目打造“三亞不僅有海,更有南天生活”的差異化概念。
4.海口力海共享農場:體驗模式
位於海口市三門坡鎮的鴻明農場公司,在利海共享農場的生意非常火爆。在荔海共享農場,遊客不僅可以采摘荔枝,還可以在荔香湖邊垂釣,在農家樂美食園體驗地道的當地美食,住在木屋和別墅裏。為了增加荔枝產業的附加值,荔海共享農場采取了“共享眾籌”的推廣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艾米共享農場:消費升級模式
愛米會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打造智能大米共享平臺。其艾米共享農場將生態稻田標準化與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融合,將生態稻田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用科技提升現代農業。
2015艾米俱樂部將在黑龍江建設自己的艾米農場,為會員供應南北兩種生態主食。農場占地1000畝,加強物流中心建設,同時服務華南地區會員。艾米將實現從純生態種植、傳統加工、無公害、無添加劑、原香的生態米鏈整合,為私人裁縫會員提供壹對壹服務,配置私人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