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的戲劇系列成插圖。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錢乃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版《紅樓夢》完全按照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註釋的120冊《紅樓夢》進行拍攝,實際上觀看新版《紅樓夢》相當於在電視上看原著。比如寶玉被打後,王夫人跟襲人說起管教寶玉的難處,就說:“我常常破嘴壹會兒勸他,壹會兒說他,壹會兒罵他,壹會兒哭。那時候他還好好的,後來就不相幹了,也就虧了。”這是原話,但電視觀眾很難理解。如果非要靠字幕甚至根據上下文猜測來理解對話,觀影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新紅樓夢裏的文言文臺詞都讓觀眾看著有點累,但還不至於像無處不在的“唐僧式”敘述那樣不堪。平均每五分鐘出現壹次的旁白讓觀眾很煩,有些壹眼就能看懂的劇在旁白之後顯得很別扭。有網友表示,畫面中的人邊走邊聊,但總有壹個男中音在講故事,幾乎是在重讀原文,讓想看電視劇的人覺得很煩。“我無法專心看畫面,因為旁白和配樂都是不停的。我只是忘了聽力和口語書。”網友“KISSMM”說。
把紅樓矯枉過正成連載工作室。
與照搬原著不同,新版《紅樓夢》的創新主要用在配樂和剪輯上,但觀眾似乎並不買賬。他們認為昆曲的配樂極其鬼魅,“非常陰森陰森”,而有觀眾則直接感嘆“簡直就是鬼版紅樓夢,尤其是背景音樂,讓我起雞皮疙瘩”。甚至有人笑著評論:“配樂太啰嗦了。比如寶玉夢見進入警幻仙境,看《紅樓十二釵》畫冊時,壹系列縈繞心頭的昆曲,氣氛特別陰暗,蠱惑人心。
矯枉過正的人都是“小步前進”
劇中前衛、另類的剪輯手法和配樂有著同樣的命運,不僅被狂拍,還引起了極大的“笑聲”。特別是劇中人物走路時經常使用快進。比如壹群人走過院子的時候,會突然出現壹個快進鏡頭,讓人物突然從壹端飛到另壹端,或者前景定格在某個人身上,周圍的人會隱約飄過。這種飄忽的風格不僅讓人難以接受,還被稱為“淩波微步”。結合昆曲的音樂,印證了觀眾的評價:“簡直像鬼片。”
矯枉過正的“奶奶”變成了“媽媽”
新版紅樓夢在故事的前期,用的是年輕演員,比舊版紅樓夢好,但也是矯枉過正。觀眾看到的角色選擇反差巨大,讓比孩子爺爺奶奶大的演員扮演父母。尤其是飾演的王夫人,雖然她是李的“法寶”,但她壹點也不像壹個少年的母親,而更像她的祖母。
專家點評:非常尷尬
網友爭議不斷。專家怎麽看?最近紅學名家發表了壹些初步看法,褒貶不壹,但失望的色彩更濃。
中國紅十字會理事鄧穗富說,雖然他還沒有讀完新版《紅樓夢》,但僅從他看過的部分來看,“很多地方都覺得不舒服”。鄧穗府坦言:“從我的審美角度來說,我不太喜歡這種風格。銅錢頭出現在中國古代戲曲的舞臺上,大多是演員裝扮成女性時使用的服飾。但是,妳仔細看新版紅樓夢,本來就是壹部很熱鬧的戲。怎麽能拍成傳統戲曲的樣子呢?”
研究《紅樓夢》多年的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放直言,新版的前幾集漏洞百出。“導演和制片人都太不成熟了,希望後面的部分能好壹點。非常忠於原著,這是它的優點也是缺點。作為影視創作,和文字閱讀完全不同。我覺得導演太追求文字的效果了,影視的視覺效果不如老版。”當被問及最喜歡的版本時,張教授直言:“當然是87版。87版紅樓夢視覺藝術更強,演員文化素養更高,入戲更深。新版紅樓夢的導演,審美不如王扶林導演。”
蔡義江被新版《紅樓夢》聘請為特別顧問,給《紅樓夢》的演員們講課。“我去過壹次,只有壹次,以後再也不去了。”電話那頭的蔡義江仍然有些得意。“十幾歲的演員什麽都不懂。他們可以聽好的故事,但如果他們談論更深層次的理論,他們什麽也不聽。”蔡義江說,學術界對《紅樓夢》還沒有達成基本的認識,這就決定了劇本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劇本有問題,還談什麽拍電視劇?”
劇組特別顧問、民間夢研究者西陵雪雖然言辭謹慎,但委婉地表達了壹些不足,認為導演“矯枉過正”。
西陵雪推測,李邵宏導演是想完整而用心地呈現原著,但他太努力了。導演依然摒棄電視語言,使用慣用的藝術手法,但痕跡太重,給觀眾的感覺是她還在重復她在《大明宮》詩和《橘子紅了》中的表現手法。但《紅樓夢》中壹個沒落家庭的生活背景和《橘子水紅》中的民國明顯不同,《大明宮》詩中的奢靡也不同。
導演回應:別太認真。
昨天正忙著剪輯新版《紅樓夢》最後幾集的導演李承認,她已經預料到了,但她說,“我們交上去之前,紅樓夢專家已經審核過了。”對於備受爭議的鬼樂,李說他選擇昆曲是因為它“最接近《紅樓夢》的感覺”。至於劇中人物的“淩波微步”,李說賈府是深宅大院,出入頻繁。“但是很多畫面我們是刪不掉的,比如演員進門,切換鏡頭不連貫,所以用現在的快鏡頭。觀眾質疑是因為看不慣。畢竟電視劇很少用這種方式。”李說,雖然《紅樓夢》是壹部傑作,“人們不應該把它看得太重”。
新紅樓夢在網上被盜版,版權方想起訴盜版網站。
雖然新版《紅樓夢》的網絡首映被叫停,但網絡上已經出現了大量盜版。盡管版權所有者孫前天緊急公布了等7家盜版網站,並表示將對這些網站提起訴訟。不過,記者昨日發現,通過其他網站仍可觀看《新紅樓》。
新版紅樓夢於本月24日晚在青島電視臺地面頻道首播。第二天早上1,高清版第壹集出現在網上,點擊量相當可觀。根據網絡畫面左上角QTV 1字樣,疑似青島電視臺片源泄露。記者多方打聽後得知,青島地方電視臺有自己的網絡電視臺,《新紅房子》在青島電視臺播出,也登錄了網絡電視臺。但為了保護版權,只有青島本地用戶才能看這個網絡電視臺。
制作方據此推測,很有可能是網友通過更改IP地址的方式第壹次“入侵”了青島電視臺的網絡頻道,並將該劇下載傳輸到其他網站。以前的熱門劇如新版三國誌都有網絡盜版的現象,但大多錄制了電視畫面或DVD。像《新紅樓》這種直接從電視臺下屬網絡采集片源的很少,所以對網絡盜版的界定也很好。
前天,擁有《新紅樓》獨家信息網絡傳播版權的孫公司公布了皮皮等7家盜版網站。com和悠遊影院,並表示,除了起訴這些網站索賠的設置,它還將采取聯合行動,對廣告誰插入盜版。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