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新聯電子的公司優勢

新聯電子的公司優勢

壹流技術打造全產業鏈領先優勢2003年9月25日,南京新聯電子儀器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6月,公司變更為南京新聯電子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早進入用電信息采集領域的企業之壹,多年的沈澱和積累使公司具備了壹流的技術研發實力。在此基礎上,公司形成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全產業鏈產品體系,是該領域唯壹的上市公司,領先優勢明顯。

壹流技術打造全產業鏈領先優勢

在主站系統領域,公司自主研發了用電信息采集主站系統平臺,兼容多種通信協議和光纖、230M無線電臺、GPRS/CDMA等通信方式,集終端管理、用戶管理、用電數據采集、分析、發布、異常信息報警等功能於壹體。該系統平臺在江蘇省首次使用,實現了全省統壹的數據采集、管理和發布平臺。

在230M電臺通信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無線數據采集傳感器網絡(WDASN)技術,率先引入網絡技術,將動態分時復用和路由技術集成到230M電臺半雙工通信系統中,使230M電臺實現了數據采集的靈活組網,解決了半雙工系統中的通信效率問題。同時,公司自主研發了19200 bps的230M無線通信調制解調器,將現有調制解調器的通信速率從2400bps提升至19200 bps,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有效解決了系統巡視效率決定的系統規模限制問題。

在采集終端領域,公司自主研發了電網智能采集監控通用軟件平臺,在以32位ARM9為核心的處理平臺上運行Linux操作系統,實現了軟件功能模塊的高度集成,保證了個性化需求的靈活響應能力。該軟件平臺不僅增強了產品的功能和性能,還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集中解決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中電能表數據的通信、加密、壓縮、安全傳輸等性能問題,有效提高了各系統的實用化程度。公司基於該技術平臺生產的XL231電力負荷管理終端、配變監控終端等產品已批量應用於黑龍江、吉林、江蘇、遼寧、重慶、北京等市場,受到用戶好評。

基於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產業鏈優勢和豐富的行業經驗,新聯電子對各系統環節和客戶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公司以模塊化的方式編制產品、技術和設計,利用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在市場第壹時間快速高效地滿足每個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系統建設、協調和維護的全面技術服務支持,贏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公司主站系統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 並且近三年2.3億專網終端的市場份額壹直保持在20%以上,公網終端的銷售增速遠遠超過整個公網終端市場。

智能電網帶來前所未有的行業機遇2009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其目標是實現電力生產和消費的調度、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六個環節的整體升級。智能電網用電環節升級的前提和基礎是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電力用戶的信息,即實現全采集、全覆蓋。作為統壹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是支撐階梯電價實施的基礎條件。截至2008年9月底,國家電網公司運營區域電力用戶整體采集覆蓋率僅為4.5%,遠低於國家發展目標。

智能電網帶來前所未有的行業機遇

2010,11 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其中第十八條規定“電網企業應當通過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開展負荷監測和控制,負荷監測能力應當達到當地最大電力負荷的70%以上,負荷控制能力應當達到當地最大電力負荷的65438+”《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對本地區電網企業的電力負荷監測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這將導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新聯電子將憑借自身優勢獲得巨大的市場空間。

募投項目突破產能瓶頸。公司擬投資265,438+065,438+26萬元建設R&D及電能信息采集產品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後,將新增230M專網終端年產能3萬臺,公網終端年產能6萬臺,采集器產能達到30萬臺,並新建測試、R&D和管理水平先進的R&D中心和數據中心。隨著募投項目的完成,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將進壹步提高,資源將得到有效配置,保證公司的持續快速發展。同時,公司生產能力將大幅提升,規模經濟效應更加顯著,營運資金實力更加雄厚,競爭力將進壹步增強。

募投項目突破產能瓶頸

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和自身優勢,新聯電子將牢牢把握國家智能電網的歷史機遇,實現公司的重大突破。未來五年,我們將努力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供應商。

  • 上一篇:小眾品牌手表排行榜前十
  • 下一篇:信托中,有的要股權質押,有的要股權收益權轉讓。這兩種手段有什麽區別?他們有什麽共同點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