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軌道反彈。目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784萬輛,中國汽車總量為3.93億輛。2021年,銷售352萬輛。我們自己算算這個空間吧!
2,所以對於新能源汽車,長期看好,大勢所趨!沒有懸念,只是暫時的高估值,但是業績會繼續推動!
3.中信證券2021盈利229億元,同比上漲54%。這個增速確實不錯,但是公司繼續發行股票,不要怪股價不漲!
4、周三疫情概念,預制菜表現不錯,預制菜有望分化,部分還有空間!
5.繼續跟蹤疫苗和新能源汽車方向!
主題金塊
(2)顯示設備:繼4月發布首款搭載Mini-LED背光的新壹代iPadPro之後,蘋果也為5438+10月發布的新款MacbookPro配置了Mini-LED背光屏幕。預計2022年,隨著Mini-LED背光技術從下遊消費電子、電視等高端產品線的逐步下放,以及部分國產終端品牌的技術跟進,明年Mini-LED的滲透率將加速提升,國內相關供應商的業績增長預期將有望落地。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下遊市場需求小於預期的風險;中美貿易摩擦風險;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風險。
電力:用電量激增挑戰傳統電力體系。回顧2021隨著經濟的快速復蘇,疫情反復疊加,極端天氣頻發,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不斷超出預期。IFunD數據顯示,2021-11,全社會用電量749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4%。其中,第二產業累計用電量最大,為502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從發電結構看,2021-11,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光電占比分別為70.74%、15.08%、5.01%、6.86%。目前我國仍以火力發電為主,新能源發電整體占比較小,未來發展空間廣闊。用電量的激增對我國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新的電力系統,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已成為當前的主要目標。
在政策的引導下,新電力系統迎來了快速發展。國資委發布的《關於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業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重大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0%以上。此外,甘肅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也已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30%,可再生能源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0%左右。到6月底5438+10月5日,多晶矽(致密料)最低價、最高價、均價分別為211元/公斤、232元/公斤、230元/公斤。隨著矽材料價格的下跌,以及政策對新能源的大力支持,未來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保持較高增速。從長遠來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目標明確,產業基本定向。
風險提示:疫情波動超預期;電價漲幅低於預期。
新聞快報
1,歐美股市普遍上漲,道指上漲0.11%,納斯達克上漲0.23%,S&P上漲0.28%;新能源汽車股集體上漲,特斯拉漲近4%;熱門中概股延續漲勢,阿裏巴巴漲近4%;國際油價漲幅超過1%。歐股主要指數集體上漲。截至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81%。法國CAC40指數上漲0.75%;德國DAX30指數上漲0.43%。
2.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出臺,到2025年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6月5438+10月12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上漲8.1%。今年物價漲幅預計總體可控。
4.深交所和港交所聯合舉辦跨境投資推介會。
5.2021的業績預告上演“冰火兩重天”,石化行業“大賺”,火電企業“巨虧”。
上市公司公告
1.安乃爾:擬收購紅動視界20%股權。
2.彭博士:控股股東擬將其10.58%的股份轉讓給雲易慧。
3.CSSC: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將於6月65438+10月13復牌。
4.鎮海股份:趙立偉等40名自然人擬向順通集團轉讓公司5.04%的股份。
5.華蘭生物:控股子公司華蘭疫苗創業板IPO獲證監會註冊。
6.富春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
7.中富通:實際控制人擬向濟南鐵富轉讓7.04%股權。
8.麥迪科技:籌劃控制權變更,公司股票將於1.03+65438停牌。
9.和邦生物:2021凈利潤同比增長7227.36%-7960.09%。
10,天奈科技:2021凈利潤同比增長166%-184%。
11,亞華集團:2021凈利潤同比增長184.09%-224.23%。
12、傳智教育:股東上海創基擬減持不超過2.7%。
13,晶科科技:畢華創投擬減持不超過2%。
14.愛爾眼科:副董事長擬增持不低於500萬股公司股份。
15、新材:股東陸擬減持不超過1.17%。
16、科恩醫療: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承諾不減持公司股份。
17、長城汽車:控股股東* * *擬減持10%的“長汽轉債”。
18、國安達:實際控制人擬10萬元增持公司股份至2000萬元。
19,金龍藥業:股東李星實業擬減持不超過6%。
20.恒通股份:控股股東同意增持公司股份3000萬元至6000萬元。
21.長江健康:股東中山松德擬減持不超過2%。
22.舒:股東湘糖集團擬減持不超過2%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