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2B產品經理應具備三種能力:產品、業務和技術。

2B產品經理應具備三種能力:產品、業務和技術。

也許有些朋友看到“2B”這個詞會說:標題黨,詛咒。事實上,2B的意思是“做生意”。同樣,2c的意思是“消費”。2B表示公司的主要客戶是企業,2C表示公司的主要客戶是消費者。

當當、淘寶、大眾點評、OFO自行車...這些公司的客戶都是普通消費者,標準的2C公司。IBM、麥肯錫、祁鳴創意(請允許我把我們公司放在這裏,小廣告)...這類公司的主要客戶是企業,標準的2B公司。

1.核心概念: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來源於1927。寶潔公司的眉佳肥皂產品直接與象牙肥皂競爭。雖然寶潔用了各種策略,但銷量始終上不去,很難和象牙香皂競爭。寶潔公司經過分析發現,公司內同類產品的營銷、銷售、廣告、品牌由不同的人負責,在人力、資源成本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同時也沒有形成合力,無法充分服務客戶,於是策劃了產品經理的角色來承擔同壹個品牌的所有工作。

後來產品經理被引入到互聯網領域,具體是指產品經理根據用戶的需求創造產品解決方案,然後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安排、協調、領導產品生命周期的工作。

喬布斯是蘋果最大的產品經理,張小龍是微信的產品經理。小米、魅族、360等企業的大老板都是自己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當然,我也是我們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我負責公司的重大產品決策和關鍵產品創意。將為產品經理或產品助理安排詳細的產品設計。

2.應用場景:2B企業也需要產品經理。

2008年開始工作。我第壹次用企業IT系統的時候,心裏想:怎麽會有這麽難的系統?但是不得不使用,因為企業裏的業務都是靠這些難搞的系統來承載的。沒有制度,業務無法開展。再難用,也得用。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今天,類似的公司很多,企業中的IT系統仍然是業務代表,需求分析,開發經理。

1)業務代表:負責提出要求。有些需求是業務代表自己提出的,有些是代替最終客戶提出的,最終輸出的是需求規格說明;

2)需求分析:也叫BA,負責業務代表提出的需求分析,將業務需求轉化為IT需求,最終輸出需求規格說明書;

3)開發經理:主要負責需求的IT實現,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需求。

當然還有UI設計、前端制作、後端開發、安全設計、部署設計等角色。也有負責項目交付的項目經理,但是缺少壹個負責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角色,尤其是針對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同壹個業務點應該用什麽樣的產品、設計和體驗?這就需要產品經理這個角色。

由於缺少這個角色,下面的場景就會出現:

開發經理:功能已經開發好了。這不就是妳要支持的嗎?快點接受項目,我還有下壹個系統要開發。

業務代表:業務可以支持,但是太難用了。需要這麽多手術嗎?有更好的方案嗎?

需求分析:嗯,好的,妳需要什麽樣的產品和體驗?

業務代表:(無語而已)

這就是產品經理角色缺失導致的問題。

2009年,我在華為引入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詳見《構建以知識主管為核心,運營經理、產品經理、業務經理的鐵三角團隊》壹文。》。

問題是,業務代表或者需求分析是不是進壹步退壹步,成為產品經理?有必要從BAT找產品經理嗎?

根據我多年做2B產品經理的經驗,以及最近和壹位2B公司的美女CEO的交流,我分析總結了壹個2B產品經理需要的三個核心能力:

第壹:產品能力,即2C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了解和理解產品設計的基本原理,有壹定的互聯網產品經驗,有極致的產品思維(眼睛都在產品上,看到問題就想改進,能想到優化方案);

第二:業務能力,最好有壹定的相關業務背景,比如知識管理產品,最好懂知識管理業務。當然,如果妳不懂商業,妳需要有很強的學習2B商業的能力。為什麽是2B商業學習能力而不是2C商業學習能力?因為B端業務極其復雜,除了業務本身,我們還得了解業務背後的組織、文化、流程、周邊。

第三:技術能力。這裏的技術能力不是指技術經理的能力,而是技術理解和技術改造的能力。需要有和這個業務領域相關的技術知識,知道什麽是新的技術點,什麽業務需要用更好的技術方案(當然只是知道,實際操作需要技術經理)。

2B的產品經理實際上是技術驅動業務,業務驅動技術,產品驅動業務,業務驅動產品。運用技術能力和產品手段實現業務目標。核心還是業務。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才不多見。如果妳的團隊裏有這麽厲害的人,那就好好珍惜吧。

3.關鍵摘要:

壹個企業的業務領域需要壹個2B的產品經理。要做好這個角色,需要具備產品、業務、技術的綜合能力。

  • 上一篇:小米集團股票暴跌,投資者迫切需要知道原因和對策。
  • 下一篇:虛假註冊公司罪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