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23年才剛剛開始,就有迷妳基金拉響了清盤警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65438+10月14,2023年以來,長盛基金、通泰基金等公募產品均發布了“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預警通知。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在1,000多只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迷妳基金中,有不少是成立不到壹年的“次新基金”。這些基金大多成立於2022年,在遭遇當年股債市場波折後規模迅速縮水,並於2023年初拉響規模預警,從而拉開了新壹年基金市場“新陳代謝”的序幕。
偏股混合型基金募集失敗。
根據中信建投基金6月5438+10月14日公告,中信建投均衡增長混合型基金募集期截止至6月5438+10月12日(募集期為2022年6月5438+10月至2023年6月5438+02日)。本基金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投資於港股的股票比例為股票資產的0-50%)。Wind數據顯示,這是2023年第壹例融資失敗案例。
此外,根據長盛安迎混合基金6月5438+10月13日公告,截至6月5438+10月12日,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45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該基金於2022年2月22日和2023年10月6日兩次發布規模預警公告,連續30個工作日和40個工作日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
根據長盛安迎混合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合同生效後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人數不足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可以直接終止基金合同,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無獨有偶,根據同泰基金1.6的公告,截至0.5+65438,同泰同鑫混合型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3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敬請投資者關註相關風險。通泰同鑫混合基金成立於2021 1年2月27日,規模為2.07億元。截至2022年壹季度末,通泰同鑫混合型基金規模縮水至3531.58萬元。2022年4月22日,本基金首次發布規模預警公告,隨後於當年5月、7月、65438+10月、165438+10月多次發布預警公告。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四十壹條規定,基金合同生效後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足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提出變更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並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解決方案,並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基於上述規定,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基金,因為瀕臨清盤,壹直被市場稱為“迷妳基金”。數據顯示,截至6月65438+10月14,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迷妳基金超過1000只。
這些基金成立還不到壹年。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在這些迷妳基金中,有相當壹部分產品是成立不到壹年的“次新基金”。例如,長盛安迎混合型基金成立於2022年6月28日,規模為3.03億元。三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本基金A份額和C份額規模分別為135951萬元和4081.08萬元,合計5440.59萬元,較成立時大幅縮減。
此外,民生加銀中證企業核心競爭力50ETF成立於2022年6月13日,規模為5.07億元。到2022年三季度末,規模縮水至3855.39萬元。綠色新興產業Mix成立於2022年3月8日,規模3.07億元。到2022年三季度末,規模不足400萬元。南華豐匯混合型基金成立於2022年2月28日,規模為2.03億元。到2022年三季度末,規模不足10萬元。
這些次新基金在2022年成為迷妳基金,並在2023年初拉響規模警報,這與階段性市場狀況密切相關。2022年以來,市場壹波三折,權益類和固定資產類均出現過度波動,相關基金份額規模因大額贖回而縮水。
以長盛安迎混合基金為例,三季報顯示,該基金A份額由2900.65萬份降至654388+0387.3萬份,C份額由2.74億份降至4167.93萬份。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損失率約為2%,至今損失率已擴大至4%以上。第三季度出現單個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單個投資者贖回第三季度持有的全部5000萬份基金份額。
從倉位來看,該基金為偏債混合型基金。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持有的債券資產規模為465,438+0,965,300元,股票資產規模為65,438+0,465,438+0,465,438+0,300元,分別占基金總資產的74.32%和25.04%。按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排序,前五名債券分別為21國債08、22農發行04、22交行CD181、浦發銀行可轉債、22國債14,其中22農發行04、22交行CD1865438。
優勝劣汰的過程在加速。
在規模縮水的壓力下,截至2023年6月65438+10月65438+4月,已有9只基金選擇在召開持有人大會的基礎上主動清盤。
新年第壹只清盤的基金是新華增強債券基金。新華基金公告顯示,根據持有人大會通過的議案和方案,新華增強債券基金將於2023年6月5438+10月3日進入清算期,自進入清算程序之日起停止辦理申購、贖回、轉換、再托管、定期定額投資等業務,不再恢復。
根據九泰基金公告,九泰長期穩定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最終運作日為65438+2023年10月9日,將於2023年65438+10月10日進入清算程序,停止辦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定期定額投資、轉換及再托管等業務。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券商中國表示,2022年以來,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不佳,冷門主題基金規模越來越小,最終導致清盤。其實規模太小的基金維護成本更高,通過清盤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做好優秀的基金。由此看來,基金行業的優勝劣汰確實在加速。
但也有部分基金選擇了繼續操作。南華豐匯混合型基金公告顯示,該基金於2022年65438+2月12日至2023年65438+10月10日召開股東大會,會議於2023年65438+10月11日進行表決。
雲臺資本首席經濟學家付立春表示,只要基金市場充分競爭或者自由競爭,長期來看,基金公司可以基於自身約束實現部分清算,從而實現整體清算。“關鍵是要建立壹個規則完備、信息對稱、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讓基金公司和投資者自主選擇,基金產品的供求將趨於動態平衡的匹配狀態。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西方發達市場的經驗,但不能直接照搬,也不能套用當前的主觀意誌來規定某種發展模式,而要在實踐中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