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信用債為什麽這麽強?

信用債為什麽這麽強?

從各類機構的負債配置行為來看,銀行偏好同業存單和利率債,信用債降低久期,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有壹定的延長久期行為。廣義基金凈融入規模超過城商行,證券公司凈融入規模與農商行大致相當。兩大非銀機構凈整合規模同比大幅上升,絕對規模超過城商行和農商行。結合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整體的負債配置情況,有壹定的加杠桿和延長信用債的跡象。

海外機構結束連續20個月持有國債,減持國債近200億。

概況:地方債首次下降,信用債融資大增。

165438+10月期間,中債委托管債券總額增加3688億元至56.89萬億元,主要來自國債、國開債和農開債,地方債托管規模首次下降。2015年發行的三年期地方債逐步到期,110年新發行的再融資地方債沒有到期。上海清算所債券總托管規模增加6417億元,至19.27萬億元,主要信用債托管規模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同業存單托管規模大幅增加,短期和超短期融資也大幅增加,而定向工具結束了9個月的跌勢,出現壹定增長;銀行間債券托管總額增加10105億元至7616萬億元,同比增加14.1%,增速基本持平。

165438+10月托管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壹方面,地方債發行規模大幅收縮導致利率債整體增速下降;另壹方面,各類信用債發行大幅增加,同業存單增速為年內第二高,非金融信用債融資規模也明顯回升。目標工具的凈融資在9個月後首次轉為正值。

債券類型:利率債供給下降,信用債需求上升。

利率債:海外機構開始減持國債。

記賬式國債托管規模增加616億;商業銀行仍是增持的最主要機構,主要是全國性商業銀行較大幅度增持國債,城商行和農商行略有增減;廣義基金和保險機構也增持了國債;境外機構在連續20個月增持後首次減持國債,減持規模不足200億。

CDB托管規模增加742億;廣義基金繼續大規模增持CDB,商業銀行也小幅增持,主要來自全國性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減持;信用社、保險機構和證券公司小幅減持CDB,海外機構連續兩個月減持CDB。

進出口債券托管規模減少6543.8+082億;商業銀行是最主要的減持機構,主要來自全國性銀行;廣義基金也有減持,但主要來自銀行理財;特別結算會員、證券公司、境外機構小幅增持進出口債券。

農債發行托管規模增加691億;除信用社小幅減持外,其他主要金融機構均有增持,增持需求主要來自商業銀行,三類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持;廣義基金、證券公司、海外機構也進行了增持。

主要利率債托管規模增加6543.8+0867億;債券品種方面,國債、CDB債、農債托管規模有所上升,進出口債略有下降;從機構來看,商業銀行是增持的最主要機構,主要來自全國性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整體減持利率債,廣義基金連續8個月增持利率債,與商業銀行整體步調壹致;這是20個月來海外機構首次整體減持利率債,主要是減持國債。

此外,根據我們對各類機構持有地方債規模的測算結果,由於地方債到期規模大於發行規模,商業銀行托管地方債規模有所下降,證券公司和特別結算會員也有減持行為;但廣義基金大幅增持地方債,交易所轉托管規模也略有增加。

信用債: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明顯加大了對信用債的配置。

公司債托管規模減少47億,已持續14個月下降,但降幅明顯收窄;廣義基金(主要是銀行理財)和證券公司是最主要的增持機構。廣義基金結束了連續14個月減持公司債的趨勢,持有量顯示交易機構有延長久期的行為。

中國門票托管規模增加656億;廣義基金繼續大幅增持,逼近6543.8+000億,證券公司也增持近6543.8+000億;其他主要金融機構均有壹定程度的減持,其中商業銀行已連續三個月減持。

短期和超短期理財托管規模增加902億;廣義基金為最大持有機構,結束此前連續兩個月減持;商業銀行的持有規模接近廣義基金,持有需求主要來自國家銀行;證券公司也小幅增持;其他機制在短融和超短融方面有小幅增減。

非金融信用債總托管規模增加65,438+0,565,438+0,654,38+0億;廣義基金整體增持信用債最多,連續5個月大幅增持非金融信用債,結束了連續14個月減持公司債的行為。廣義基金對信用債的配置需求強烈,且有久期增加的趨勢;證券公司持有信用債也比較多,超過商業銀行整體持有量;保險機構、境外機構、信用社均連續數月減持信用債。

同業存單托管規模增加4323億元;廣義基金是最主要的持有機構,增持超2700億;商業銀行也大幅增持,增持額超過2400億。其中,全國性銀行和農商行均有增持,城商行僅增持不到200億。特別清算成員減持同業存單超過6543.8億份,境外機構連續三個月減持同業存單。

分機構:有利率和存單的銀行,基金券商的授信期限。

特別結算會員托管規模下降6543.8+0057億元,主要是同業存單大規模減少,其他品種債券整體增幅較小。

商業銀行整體托管規模增加了4441億;利率債除同業存單大規模增持外,主要增持國債、國有債和農債,小幅減持進出口債;信用債中,短期融資和超短期融資的增加是主要原因,而債券和公司債的減少有壹定的降低信用債久期的行為。

從銀行類型來看,不同類型銀行的債券配置行為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國家銀行是商業銀行增持需求的主要來源。整體來看,增持同業存單和利率債,信用債主要增持短期融資券和短期融資券,減持中票;城商行主要增持主要債券,但總體增持規模不大;農商行主要增持同業存單,整體堅持其他品種債券,尤其是減持利率債。

信用社托管規模增加6543.8+039億,主要增加同業存單、國債和短期融資券,減少其他債券。

保險機構托管規模減少565438+億,小幅增加整體利率債,減少整體信用債。

壹般基金托管規模增加5034億元;廣義基金除了小幅減持進出口債券外,其他主要債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持。利率債整體增量接近6543.8+000億,同業存單增量超過2700億。中信建投短期融資和超短期融資的規模也很大。公司債方面,結束了654.38+04個月的減持,轉為小幅上漲。廣義基金對債券配置的需求明顯增強。

證券公司托管規模增加439億;除了小幅減持國債和CDB債,我們增持了其他主要債券,包括同業存單和各類信用債,證券公司的配置需求也比較旺盛。

境外機構整體托管規模下降344億元,降幅明顯擴大;除進出口債和農債小幅上漲外,其他債券均有所減持。壹是各類信用債普遍減持。二是結束了連續20個月的國債增加,國債減少了近200億。

總體來看,6月5438+065438+10月配置需求最強的主要來自廣義基金和商業銀行,其中廣義基金對債券的配置需求明顯增強,尤其是信用債,存在壹定的展期行為;商業銀行整體配置規模較大,但主要針對同業存單和利率債,對信用債整體配置需求不高,主要增加短期融資券和超短期融資券,減少長期中期票據和企業債;證券公司持有規模不大,但信用債持有量較高,且主要集中在中票和公司債,延長久期的行為較為明顯;海外機構整體減持,20個月來首次減持國債。從各類機構的負債配置行為來看,銀行偏好同業存單和利率債,信用債降低久期,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有壹定的延長久期行為。

資金拆借: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大規模整合資金。

6月55438+065438+10月質押式回購總規模為56.20萬億元,環比大增,同比增長15.5%;11月,整體資金面非常寬松,銀行資金供給能力依然較高,廣義資金與券商資金的融合需求也明顯增強。

從主要出借機構看,當月特別清算會員出借資金規模為9.45萬億,環比增長40.1%,同比減少15.3%。全國商業銀行凈放貸15.54萬億,環比增加15.8%,同比大幅增長47.8%。全國銀行凈放貸規模連續12個月超過特別結算會員,信用社連續兩個月由凈放貸轉為凈放貸。商業銀行體系整體凈放貸規模為11個月。

從主要資金拆借機構來看,城商行和農商行凈融入規模分別增長17.1%和4.5%。廣義基金凈融入規模超過城商行,證券公司凈融入規模與農商行大致相當。兩大非銀機構凈整合規模同比大幅上升,絕對規模超過城商行和農商行。結合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整體的負債配置情況,有壹定的加杠桿和延長信用債的跡象。

總體來說,6月5438+065438+10月,資金市場整體寬松,機構整體資金整合需求旺盛。廣義基金和證券公司凈融入的絕對規模超過了城商行和農商行,出現了壹定的杠桿和信用債跡象。

  • 上一篇:三大新能源城市群
  • 下一篇:雅德匯龍中標。家家樂註冊商標了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