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確培訓目的的要求。培訓前明確要求,引導大家根據培訓內容思考自己的工作。例如,在周小姐公司的“精益生產和車間現場管理”課程中,參與者必須思考“什麽是精益生產,我們的車間現場存在什麽問題?如何改善?如何有效管理?”等等。帶著問題參加培訓,可以激發參與者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參與者也會更加專註於培訓,從而使培訓收益更大。
3.利用考試強化記憶。培訓結束後要進行壹次培訓考試,這是進壹步強化記憶、消化課程內容的最直接手段。
4.制定計劃有助於改進。要求每個參與者制定行動改進計劃,將課堂內容融入實際工作流程,從而有效促進培訓效果的轉化和應用。
5.績效聯動促落地。對培訓績效進行考核,應在每個參訓員工的月度績效指標中加入培訓績效指標,通過績效考核有效促進培訓效果的真正落地。
培訓的本質是“培訓”而不是“訓練”,是培訓後的“培訓”。老師在課堂上只能傳播知識,傳授技巧和方法,只能給出壹個思路。至於怎麽消化,怎麽實施,怎麽執行,需要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持續跟進和監督,也需要企業內部制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