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15年的工作生活中,亮點無數,9次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和19 ITF(國際網球聯合會)單打冠軍,兩次大滿貫冠軍。
她仍然是第壹位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的亞洲運動員。
李娜身上有太多耀眼的光環,她最敬佩的是她面對困難和壓力,銳意進取,贏得成功的能量。
正如她在自傳《壹個人玩》中寫的那樣,網球是壹項獨立的運動。當妳壹個人玩的時候,妳就開始壹個人戰鬥。妳需要獨自面對所有的問題,解決所有的困難。
說到李娜這個名字,它意味著成功、堅毅、奮鬥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個女人帶給人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只要想想球場上揮汗如雨的身影,看起來她充滿了力量。
今天,我們來說說李娜的故事。
01
1982李娜出生於湖北武漢。她的祖父是中學體育老師,她的父親李是湖北羽毛球隊的運動員。後來她因為各種原因離隊,成為長江金屬制品廠的壹名業務員。
李娜4歲前由爺爺奶奶照顧。回到父母身邊後,李看著女兒胖乎乎的身體和圓圓的臉蛋感嘆道:“姑娘,胖乎乎的不漂亮。”
從那以後,李每天早上都帶著胖乎乎的女兒去晨跑。武漢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又濕又冷,都沒能阻擋父女倆晨跑的腳步。
當時李娜的爺爺還在學校當體育老師,正趕上業余體校招生。爺爺覺得孫女體格健壯,個子高,所以李娜參加了業余體校的羽毛球考試。
李娜被成功錄取。
只是李娜打羽毛球比較公平,讓教練比較擔心。李娜總是用手臂打球,不適合羽毛球,適合網球。
獨特的命運是,李娜8歲的時候,就真正走上了網球的道路。
今年,業余體校網球教練夏路過羽毛球場。她當時和李娜的羽毛球教練有個酒會,問“有沒有好的年輕人推薦我?”
教練壹聽,把李娜叫到身邊,讓她在夏面前做幾個基礎動作。夏發現李娜的雙腿充滿了力量,步法移動和回球都很快。
李娜的化身讓夏眼前壹亮。她拍了拍李娜的肩膀,問了幾個問題,然後讓李娜加入業余體校的網球隊。
當時的夏怎麽也不會想到,她看似不經意的壹句話和決議,改變的不僅僅是李娜的命運,更是中國網球的命運。
02
八歲的李娜成為了業余體校網球隊最年輕的球員,也從此離開了父母,開始了團日,這對於壹個8歲的女孩來說,比開始的新奇更想家。
那時候李娜壹周只需要壹天回家。平時,她不得不在隊裏苦練。
那時候李娜最開心的工作就是媽媽下班後來業余體校陪她。但是媽媽要趕晚上10的班車回家,李娜在晚上10之前睡著,可以安全脫身。
所以李娜就用裝睡來騙媽媽,但是媽媽走了以後,她就會躲在被子裏哭。
時間長了,我媽覺得奇怪:“我怎麽每天都這麽快就睡著了?”
有壹次,母親假裝離開,然後悄悄回到宿舍,悄悄往裏看,她發現女兒靠著墻的小肩膀不停地顫抖,還伴有壓抑的哭聲。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媽心疼,但又百般無奈。母女兩個人,壹個在屋裏哭,壹個在外面哭。
人生就像那首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李娜有必要經歷這樣的“分離”。
只是她從來沒有想過,更大的痛苦正向她襲來。
03
在李娜11歲的時候,李被確診為先天性血管狹窄。他怕女兒擔心,耽誤了練習,所以要求家裏所有人都不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訴李娜。
後來,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他給夏教練寫了壹封簡短的信:“夏主任,我因為身體不好,已經住院2個月了。李娜應該只是被當做妳的大姑娘,只是在當地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我只期望在她身上完成我未完成的期望,孩子就托付給妳了。”
那時候李娜還像往常壹樣練習,像往常壹樣給爸爸打電話,聊近況聊練習,而且每次李彭勝都勸李娜:“要自覺,要努力打,要給爸爸拿全國冠軍。”
父親的話刻在了李娜的心裏,她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壹個全國網球冠軍送給父親。
她刻苦練習,1997加入湖北網球隊。她父親在這之前壹年去世了。
李娜很清楚,只有拿了全國冠軍,父親才能安心。
最終,在1997青島全國網球聯賽中,李娜獲得了人生中第壹個全國冠軍,也成為了最年輕的成年人全國單打冠軍。
李娜完成了父親的夢想,卻再也無法和父女壹起享受這份巨大的幸福。這是李娜心中說不出的痛。
04
除了獲得人生第壹個全國冠軍,李娜在進入省隊後不久就被耐克選中去美國參加集訓。李娜,15歲,獨自踏上征程。
旅途中,因為語言不通,手續不全,李娜被關進了“小黑屋”。雖然她很小的時候就獨立生活了,但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李娜嚇得不知所措,在黑暗中獨自抹眼淚。大約20分鐘後,海關人員聯系了學校,李娜被釋放。
這樣的履歷不斷提醒李娜,她有必要學會獨自面對壹切困難,不要害怕,不要退縮。
在美國待了十個月,不僅球技提高了,英語水平也提高了。十個月後,壹個剛來美國時不會說英語的小女孩,現在可以用英語和當地人交流了。
從美國回來後,李娜開始到處打拼。她就像壹個充滿力量的女戰士。這也讓她在1999成為了壹名打工運動員,並在深圳舉辦的ITF挑戰賽中獲得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第壹個單打冠軍。
2000年,李娜和來自李婷的搭檔獲得了WTA巡回賽女雙冠軍。2001,壹舉奪得女單、女雙、混雙冠軍。同年,在廣東全運會上,李娜壹起奪得女單、雙打金牌。
那時,李娜在冉冉正成為壹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到2002年,李娜的國際排名已經上升到了第296位。對於這個排名,李娜並不滿意。她想達到更高的排名。
然而,就在李娜下定決心迎接更多挑戰和榮譽的時候,她的健康出了問題。
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和巨大的心理壓力讓李娜的內分泌系統紊亂,而要應對這個問題,需要服用含有激素的藥物,但李娜對這種藥物過敏,隊醫面對這種情況也很無奈。
有壹天,網球中心有人推薦了壹位醫生來治療李娜。醫生檢查後說:“她的身體狀況確實不理想。”
引起李娜轟動的是網球中心某個人的壹句話。他對醫生說:“妳只需要給她打壹針。”
聽了這句話,李娜的情緒降到了冰點,再次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狀態。她立即打電話給她的母親。當她得知這壹情況後,她媽媽非常堅定地說:“我們不要打了,我們的健康會永存的。”
沒有媽媽的任何猶豫,李娜瞬間變得堅強。那壹刻她才真正體會到什麽是:有的人只在乎妳飛得高不高,只有愛妳的人才會在乎妳累不累。
沒有任何猶豫,李娜把寫好的《退役請求》放在了宿舍的桌子上。
退役後的日子並沒有讓李娜感到任何不習慣。甚至她多年來從未有過如此輕松悠閑的日子,尤其是她的男友姜山,他早在半年前就退休了。兩人都是“回國”。
05
2002年9月,李娜和姜山壹起走進了華中科技大學的校門。兩人都選擇了新聞專業,希望以後能做體育記者,報道更多關於運動員的負面故事。
大學裏關於李娜的壹切都是那麽新鮮有趣。她就像壹片幹涸的土地,在久旱之後,在常識的海洋裏遊泳。
雖然她在學校不是壹名積極分子,但她經常和同學壹起參加各種學校活動,如跳舞、打羽毛球和練習跆拳道。她從不落下。當然,最開心的事還是和姜山壹起在學校裏散步。
但是這樣美好的壹天並沒有持續多久。大壹的時候,李娜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去青島參加全國大學生競賽。比賽結束後不久,早有隊友找到李娜,對她說:“球隊要妳回來。”
但那時候李娜還沈浸在無憂無慮的學校日子裏,根本沒有回答這些話。這些話左耳進右耳出。
直到網球中心新主任孫晉芳親自找李娜談話,她才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從頭再來”。
當時,孫晉芳問李娜:“打球是妳如何完成自己的?為什麽不自己打?”?如果妳想回來,我可以給妳壹個機會。"
這句話前所未有地觸動了李娜的心,但要從頭“回來”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李娜有所顧忌。她去找姜山商量,得到的答復是:“不管妳做出什麽樣的決議,我都全力支持妳。”
憑借強大的背景,李娜做出了選擇。
李娜復出後的第壹場比賽並不短暫。傳言她的對手很厲害,她壓力很大。這種壓力直接導致她的身體再次出現問題,早期的內分泌失調再次襲來。而且因為高強度訓練,她的老背傷復發了。
比賽開始時,李娜的情況讓裁判以為她要放棄退出了。甚至他把所有的棄賽表格都填好了,就等著李娜收手。
但是李娜沒有停下來。她堅持下來了,越玩越晚,越玩越好。畢竟她贏了比賽,卸下了思想包袱。
這次成功給了李娜壹個很大的決定,也為她走向巔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06
接下來的幾天,李娜比賽趕了四場,都是冠軍。當時媒體新聞的標題是:李娜強勢復出。
李娜開始了她的網壇“封神”之路。
2004年9月,在廣州舉行的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WTA)上,李娜與國際冠軍、斯洛伐克選手蘇查對陣。李娜成功了,她成為了中國第壹個WTA級別的單打冠軍。
2006年,李娜在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上闖入四分之壹決賽,創造了她自己和中國的最好成績。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李娜獲得了第四名。雖然無緣獎牌,但也創造了中國女子網球奧運會的最好效果。
5438年6月+2009年10月,經網球運動管理中心批準,李娜開始“單飛”,踏上了中國運動員從未踏足的征程。這既是壹次考驗,也是壹次冒險,但令人意外的是,李娜單飛後的狀態非常好,國際排名和效果持續上升。
2065 438+01 6月4日是個好日子。中國網球迎來了歷史性的壹天,李娜也走上了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法網,李娜擊敗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獲得中國乃至亞洲第壹座大滿貫單打獎杯。
那年夏天,央視體育頻道連續兩天改變播出計劃,改變了原來的節目組織,聚焦李娜的比賽,全國有超過6543.8億人觀看。就連新聞聯播也很少報道李娜奪冠的英雄行為。
此戰過後,李娜的國際排名從第七躍升至第四,追平了日本名將戴德克拉姆(Kimiko Date Krumm)創下的亞洲最高紀錄。
07
當李娜到達她運動生涯的巔峰時,她不得不談到她的另壹半,姜山。
兩人在湖北省開始相識。當時李南剛進了省隊。她是壹個年輕的女孩,但姜山很有名。
起初,李娜是姜山的壹名小女孩粉絲。後來他們壹起打混雙,接觸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李娜父親剛走的那段日子,姜山對楊格照顧得無微不至。
雖然李娜從來不在人前哭,但姜山知道她對面的脆弱和悲傷。
後來,姜山和李娜相愛了。無論李娜退役還是復出,姜山都陪伴著她。
2006年6月27日,姜山和李娜在經歷了漫長的愛情之後,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姜山全力支持李娜。他放棄了追求,成為李娜的專屬教練。
說起來,李娜有壹個很奇妙的習慣。每當她覺得情況不好,或者發揮不正常的時候,就會無緣無故地對姜山發脾氣,甚至“破口大罵”。更詭異的是,每次李娜“罵”姜山,她都會打得越來越好。
有趣的是,姜山也贏得了“國際第壹名”。2012澳網後,姜山在澳網官網舉辦的“十佳老公/男友”評選活動中,擊敗高爾夫巨星麥克羅伊和NBA球星武賈西奇等人,獲得“十佳老公”稱號。
姜山獲獎的原因是:“姜山不僅是李娜幸福的丈夫,也是她場邊的教練。他經常被大滿貫老婆討厭,成為他的發泄政策。”
08
2014,墨爾本,李娜殺入澳網決賽,並成功奪冠。她成為壹個世紀以來第壹個贏得澳大利亞公開賽的亞洲人。
再次站在體育生計的巔峰,李娜對網球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她說,“網球幾乎每周都有比賽。我覺得我賺得最多的不是獎杯,而是輸與贏之間的履歷。”
經歷了這麽多年的風風雨雨,這份冷靜對於李娜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也是在這壹年的9月19,李娜因傷正式宣布退役。
亞洲首位網球大滿貫得主宣布退役後,開始了幸福的三年擁抱。
現在她偶爾和姜山壹起去開會,為中國網球做壹些宣傳工作,她不更新她的社交賬戶。最後壹個動態還停留在2020年7月31。
不得不說,她早年能在聚光燈下如此低調的生活,令人欽佩。
在此,我也祝願李娜和姜山的未來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