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軍管委接管了原國民黨空軍工兵團修理連,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空軍後勤修理部汽車修理廠”,也就是亞星的前身。
1952更名為“華東空軍上海基地司令部後勤部上海汽車修理廠”。
1953並入中國民用航空局汽車修理廠。當時抗美援朝期間,從前線搶修了大量汽車,為支援前線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後勤部304廠”,8月從上海遷至江西上饒。
1958年4月遷至揚州,與揚州汽車修理廠(創建於1952,1957年成功試制亞星歷史上第壹輛大客車)合並,成立揚州汽車修理廠,隸屬於江蘇省交通廳。
從65438年到0979年,卡車的生產開始向客車發展。
(2)輝煌的八九十年代。
1980年初,參與交通部主持的JT663刑事客車研制,正式轉行客車生產。
1981年更名為“江蘇省揚州汽車修理廠”。同年2月,首輛JT663型客車試制成功,交付江蘇省公交八隊,投入運營。該車型的研制成功,標誌著我國第壹臺乘用車專用底盤的誕生,結束了我國長期以來由貨車場地改裝乘用車的歷史,在我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時這款產品在中國客車市場獨占鰲頭,停產時累計銷量達到65,438+02,890輛。
1985年更名為“江蘇省揚州客車廠”。截止年底,工廠擁有員工1883人,年產值2059.3萬元。
1988年,與Xi安公路學院聯合研制JS6970型客車,中國第壹輛臥鋪客車誕生。到產品停產時,已售出14849臺。
1990,更名為“江蘇省揚州客車制造廠”。
1995 165438+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江蘇省揚州客車總廠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並命名為“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1996年8月,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首批300家國家重點企業,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
(3)為跨世紀合作奠定基礎。
1996年9月,亞星集團與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現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簽署合資協議,* * *共同出資60.65438億美元+組建“亞星-奔馳有限公司”,雙方各占50%股份。
1997 3月1日,亞星-奔馳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5438年6月+2006年10月,亞星奔馳有限公司合資公司簽署協議,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將其持有的亞星奔馳有限公司50%的股權轉讓給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2月,亞星奔馳有限公司更名為“揚州亞星商用車有限公司”。
2007年7月,亞星集團更名為“江蘇亞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011年9月,亞星集團與柴蔚揚州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100%的亞星商用車股份轉讓給柴蔚揚州公司。
2011 65438+2月,股權轉讓正式完成,尚雅公司進入柴蔚集團。